(共37张PPT)
垂直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第2节 课时2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结合图表,说明垂直分异的含义和基本规律。(地理实践力)
2.结合图表资料,分析影响垂直分异的因素。(综合思维)
3.结合图文资料,比较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差异,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和特点,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垂直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1
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
分异基础:水热的垂直变化
垂直自然带
2
垂直自然带: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
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
基带与山地所处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
拓展延伸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地带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坡、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
(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
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地带,因位于垂直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
问题:图中山体位于哪个半球?哪个热量带?
答案:北半球,温带地区
拓展延伸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3)比较不同山体纬度的高低
同类自然地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4)判断自然地带的多少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影响雪线的因素
2
雪线是山地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北半球山体阳坡与阴坡雪线示意图
雪线高
储雪少
N
冰川
阳坡 阴坡
N
气温(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影响雪线的因素
2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N
冰川
N
背风坡 迎风坡
雪线低
降雪多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影响雪线的因素
2
地貌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因而雪线高
影响雪线的因素
2
季节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
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
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
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影响雪线的因素
2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影响雪线的因素
2
影响林线的因素
林线 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温度、降水、强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一般指的是高山森林上限,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3
影响林线的因素
3
森林上限的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强风也有影响。
一般规律为:纬度较低,最热月气温越高的山体,林线越高;水热条件充足的山体,林线越高。
影响林线的因素
3
气温
纬度低,气温高,林线高
阳坡,气温高,林线高
同纬地区,海拔高,林线低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林线高
风力
风力弱,林线高
土壤
土壤厚,湿度大,无冻土,林线高
(1)所有山地都存在垂直地域分异。( )
(2)赤道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复杂。( )
(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 )
(4)雪线高度是山地水热组合的综合反映。( )
判断题
×
×
√
√
/ 02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形成: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
表现:有序性和重复性;小尺度
1
核心归纳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
成因 地方地形 如华北平原地形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是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并由此产生水文、土壤、植被、地表物质的分异
地方气候 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
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 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表现 有序性 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重复性 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思考题
答案:从内部向边缘依次有农作物(人工植被)、灌木丛、防风固沙林等。
问题:受地方性分异的影响,新疆绿洲地区植被分布有何特点?
非地带性分异的成因
2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洋 流
水 分
非地带性分异的表现
3
海陆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缺失
地形、洋流→改变原自然带发育热带雨林带
地形→约束自然带分布
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因素→绿洲呈块状
易错提醒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合称陆地(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除陆地(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外,一般统称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是北冰洋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4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地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向南北延伸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4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地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4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洋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较高纬地区 针阔混交 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4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水分 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4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多种因素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信风来自海洋,性质暖湿;暖流增温增湿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4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5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关系
地带性指自然带沿某一方向延伸和按某个方向更替的现象;非地带性指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起伏等干扰破坏了地带性分异规律,使自然带未按或未完全按某一方向延伸或更替的现象。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是区域的两种属性,也是区域性的具体表现。
(1)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变得不完整或不明显。
(2)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3)在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制约下,自然界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各地的自然环境都具有其所处自然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素养培优
巧克力山是菲律宾保和岛的一处自然奇景,由1 200多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高度介于40~120米之间,小丘由石灰岩和不透水黏土构成,山麓森林茂密,山上长草不长树,每年旱季山上野草枯萎,呈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
问题:1.[区域认知]说出巧克力山山麓地带的自然带类型。
答案:
热带季雨林带。
问题:2.[综合思维]巧克力山高度介于40~120米之间,水热垂直差异不显著,影响山上发育草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
土壤。
问题:3.[综合思维]说出巧克力山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答案:
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