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你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
情境导入
走进孔孟时代
感受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梁惠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为上、下。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称为“四书”。
“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重要取材依据。
关于《孟子》
孟子思想
①.性善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封建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格:保有气节)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同义也。(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⑥.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
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
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
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历史背景
齐桓 晋文 之 事
齐桓公
晋文公
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关于题目
春秋时期的霸主
他们实行的是“霸道”,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而孟子转移了话题,谈论“王道”才是正道,“霸道”是不可行的
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2.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1.根据孟子劝说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0),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21—33),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34—35),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关于层次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霸道”
以仁义治天下
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
第1层(1—2),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关于内容
“王道”
第一部分(1—20),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圣人也会说谎么
质疑探究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
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列举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2层(3—14),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条件。
积极意义:把“保民而王”的帽子牢牢地扣在齐宣王的头上。
孟子智慧
孟子提出“以羊易牛”事例
肯定齐宣王不忍之心,
具备行王道条件
孟子策略: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百姓皆以王为爱”“无伤也”
仁政
王道
有基础(不忍之心)
以羊易牛
“诚有百姓者”
“王笑曰”
“王说”
齐宣王表现
心有戚戚,有所接受
论辩艺术:
因势利导,层层推进, 攻心为上
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壹
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对照性比喻,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贰
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
叁
第3层(15—20),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答:“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
孟子未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巧设比喻,婉转反问,又将话题抛回到齐宣王身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推己心于彼,推彼心于己。以人之推心拓展到推亲于众再到推恩于民;主观有心推之,而非不能推也。
反证逆推
齐宣王否定
二次设喻:主观不为与客观不能
运用类比:推亲于众与推恩于民
用心于民
曲折委婉,逻辑明确
原因
孟子智慧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质疑思考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孟子提出了怎样具体的治国方法?采用了何种策略来说服齐宣王呢?
推恩
方法
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推恩可以保四海。
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效果
①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论辩技巧
②把握对方的漏洞
③运用比喻,阐述浅显道理。
④正反对比,突出后果。
⑤排比句式,增强语势。
总结
第二部分:(21——34)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一层(21—29),论述“霸道”的危害。
第二层(30—33),敦促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分两层:
关于内容
(2)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
论辩思路
(1)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
(3)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
(4)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齐宣王
观点:求大欲
孟子
旁敲侧击
提出
否定回答
笑而不言
表现:无话可说,
躲躲闪闪
心虚尴尬
快于心与
仍未放弃霸道,再次狡辩
可得闻乎?
二问
步步紧逼
击溃谎言
逐渐丧失立场
第一次正面交锋:霸道弗成
孟子智慧
对话第四阶段
齐宣王
孟子
吾惛
缘木求鱼
无奈承认
再述仁政:孰能御之?
彻底击碎
陈述利弊
第一次正面回应与解答:霸道之灾
心悦诚服
邹、楚类比
小大寡众弱敌
愿景诱惑
霸道失去基础
故意惊吓
若是其甚与?
反其本
楚人胜
孟子智慧
铺陈排比,迂回包围迫使齐王说出“吾不为是也”,直言道出齐王“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
比喻手法:“缘木求鱼”比喻“霸道”不可行;
类比说理:以邹与楚战说明应行“王道”
论辩技巧
总结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第三部分:孟子的论辩思路。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物质
精神
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关于内容
以两组排比句,对比说出古之明君与今之昏君在生产和教化两方面的不同做法,进而又以排比句展示“王道乐土”的美好图景,且又一一对应,整齐严密。
论辩技巧
总结
提出话题
正面劝导
反面论述
破其“大欲”
引出主张
阐述措施
岔开提问,转谈王道
提出论点,以例引导
正面晓谕,指明方向
保民而王
以羊易牛
是不为,非不能
推恩
引出“大欲”,指出危害
以战为喻,主张施仁
辟田地,朝秦楚
后必有灾
宣王请教
孟子说仁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总结全文思路
齐桓晋文之事
王道可为
霸道有害
具体措施
艺术特色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内容 齐宣王 孟子 结果
第一回合 畏难: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从齐宣王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不忍之心,王道基础
心悦诚服
信心不足:他人之心,予忖度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比喻说理: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折枝之喻。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跃跃欲试
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激,连续反问: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然后求鱼之喻、邹与楚战
恍然大悟
请求帮助
总结交锋过程
(1)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为长者折枝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盖亦反其本矣
(5)是罔民也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假字
关于文言知识
“说”同“悦”,高兴
“枝”同“肢”,肢体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同“盍”,何不
“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颁”同“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至于兄弟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今异义
古义:从而推广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古义:推广到。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古义:吝惜,舍不得。
今义:爱护,爱惜;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等。
(1)孰
①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 )
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
③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 )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
一词多义
(2)是
①是心足以王矣 ( )
②觉今是而昨非 ( )
③唯利是图 ( )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
⑤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 )
谁,哪一个
什么
成熟
仔细,周详
代词,这样
正确
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表判断
认为……正确
(3)舍
①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 )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 ( )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
(4)因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 )
②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 ( )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
④因地制宜 ( )
⑤王者必因前王之礼 ( )
⑥于今无会因 ( )
释放
房屋
停止
名作动,筑舍定居
舍弃
连词,因而
连词,于是,就
介词,通过
介词,根据,依据
动词,因袭,沿袭
名词,机会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无以,则王乎 ( )
②刑于寡妻 ( )
③然后从而刑之 ( )
④是罔民也 ( )
⑤树之以桑 ( )
词类活用
(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
②老吾老 ( )
③幼吾幼 ( )
④谨庠序之教( )
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做榜样
处罚
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种植
远离
敬爱
爱护
谨慎从事,慎重办理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
②以及人之老 ( )
③以及人之幼 ( )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 )
⑤轻暖不足于体与 ( )
⑥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
⑦寡固不可以敌众 ( )
视力
老人
小孩
美味的食物
又轻又暖的衣服
小的国家 大的国家
人口稀少的国家 人口众多的国家
(4)使动用法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 )
②危士臣 ( )
③朝秦楚 ( )
(5)意动用法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
使……听到
使……处于险境
使……来朝见
对……感到奇怪
(1)是乃仁术也
(2)百姓之不见保
(3)夫子之谓也
(4)臣未之闻也
(5)莫之能御也
(6)何由知吾可也
(7)牛何之
(8)然则一羽之不举
(9)舆薪之不见
(10)王坐于堂上
(11)未之有也
(1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主谓倒置句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宾语前置)
译文:安抚百姓才能称王(天下),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
(主谓倒装)
译文:(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宾语前置)
译文: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这话)说的是您这样的人啊
4、然则一羽之不举( ),为( )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 )保,为不用恩焉。
宾语前置
是
被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被)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翻译句子
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
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用来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用来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译文:不肯做和不能做的表现,用什么(怎样)区别?
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译文:(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
课堂小结
文章中,随着齐宣王发出的不同问题,他的关注点不断地变化,孟子紧紧抓住了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层层推进,运用多种论辩技巧,破立结合,娓娓道来,最终成功说服了齐宣王,充分展示了他善辩能言的才能。
《孟子》一书也具有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论辩技巧娴熟的特点。这不仅使孟子在当时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其对后世政论史、文学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