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统编版 纲要上 第8课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社会发展,认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2.发展
【知识梳理】儒学的发展历程
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成为蔚然大宗。
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受重创。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呈现繁盛之势。
魏晋南北朝:儒学地位收到挑战;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朝:“三教合归儒”。
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1.儒学的发展历程
一、思想发展
三圣图
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2.道教、佛教东传与本土化
道教:
(1)魏晋南北朝: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2)唐朝: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一、思想发展
2.道教、佛教东传与本土化
佛教东传与本土化:
(1)两汉: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
(3)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一、思想发展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汉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佛寺,这就是洛阳的白马寺。
【任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佛教传播的影响
材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材料: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僧侣)又有白徒(未出家而为僧院服役的男丁),尼则皆蓄养女(未出家而为尼寺服役的女子),皆不贯人(民)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唐】李延寿《南史·循吏·郭祖深传》
一、思想发展
【参考答案】佛教广修寺庙,僧侣众多;耗费钱财;影响政府对人口的控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进一步推动统治者灭佛。
问题: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影响角度 举例说明 影响角度 举例说明
宗教信仰 礼仪风俗
哲学观念 书法绘画
语言词汇 建筑艺术
诗词文学 消极观念
人们信奉善恶有报、因果观念、轮回投胎
柳公权书《金刚经》;寺庙、诸佛菩萨、金刚罗汉绘画
因果轮回、消极避世,削发出家,遁入空门。
世界本源;理学、心学
一尘不染、四大皆空、缘、慈悲、忏悔
龙门石窟
人们信奉善恶有报、因果观念、轮回投胎
腊八节(佛成道节)、观音菩萨诞辰等;烧香拜佛
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佛王维。
【14年新课标1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C
【链接高考】
(2022·山东中学联盟高考押题·3)表2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 )
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 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
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 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
【答案】B
【链接高考】
2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链接高考】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归纳、概括以及辨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结合韩愈生活的时代,提炼材料中“皇帝崇信佛教”、“士大夫热衷于”“骈体文”等相关信息分析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第(2)问提炼材料中“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等相关信息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答案】
(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拓展与延伸——历史纵横】
魏晋玄学
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
内容:
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政治上应“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
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代表:竹林七贤
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推动了文学艺术的新发展。玄学具有思辨性,推动了中国哲学发展。
【拓展与延伸——历史纵横】
【拓展与延伸——历史纵横】
魏晋玄学——竹林七贤
二、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
(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2.书法
(1)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融汇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筋柳骨”。
二、文学艺术
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田园诗歌:以陶渊明为代表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归田园居》
北朝民歌:语言质朴,风格豪迈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因利乘便。——庾信《哀江南赋序》
【概念解读】
李斯《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曹全碑》
怀素《自叙帖》
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兰亭序》(摹本)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拓本)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3.绘画
魏晋南北朝: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顾恺之“以形写神”
隋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画圣”吴道子
4、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二、文学艺术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莫高窟飞天壁画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任务】总结该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1)政治:国家的统一和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
(2)经济: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
(3)文化:教育发达,科举“以诗取士”
(4)各民族、中外的文化交流频繁;
(5)统治者的推崇和重视;
(6)吸收前代文学艺术精华;
(7)中唐以后,社会动汤、政治黑暗,提供了另一种社会基础。
(2022·全国乙卷·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B
【高考链接】
三、科学技术
时期 领域 人物 主要成就
南朝 数学 祖冲之 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北朝 农学 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西晋 地理 裴秀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制图六体”
隋朝 建筑 李春 设计建造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朝 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唐中期 火药 书籍中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唐末 火药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唐朝 天文学 僧一行 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唐朝 医药学 孙思邈 《千金方》
唐高宗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世界领先、领域众多
三、科学技术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任务】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数量多、水平高;
②主要服务于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
③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
④主要是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技术总结,缺少实验创新;
⑤对外影响巨大,对外来科技吸收少。
【任务】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政治:
政府支持促进了相关科技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稳定、统一)
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利于科技发展;
天人感应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发展;
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
科学家的探索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农耕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交通发展,促进科技交流和传播;
②经济:
③文化:
④其他:
【任务】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四、中外文化交流
四、中外交流
佛教传入与佛教外传
玄奘西行路线图
鉴真东渡路线图
鉴真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中华文化圈
(1)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四、中外交流
材料:。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而波罗球之盛行唐代,太宗即与有力焉。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升平,而玄宗以声色犬马为羁縻诸王之策,重以蕃将大盛,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任务】教材第50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唐朝所受域外文化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