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足不出户,
带你环游神奇世界
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单元目标
1.通过前期阅读、查阅资料、交流分享,了解《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的价值:丰富的知识、神奇的想象、科学的预见、深刻的人文内涵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思维、审美素养。
2.在“速读”阅读方法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猜读、默读、跳读、扫读等,按照阅读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方向地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建构适合自己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和经验,扩大阅读视野,发展思维、文化素养。
3.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如速度比拼、航行线路图、航海日记、尼摩船长介绍、潜水艇示意图、海底生物博物馆、“我”拍历险微视频等,分享阅读心得;开展主题探究,能从“科学与幻想的关系”“人类救星VS杀人狂魔”“科幻小说三味”“话剧编排”、“脚本改写”“电影《海底两万里》vs小说《海底两万里》谁更精彩?”等一个方面入手开展探究活动,发展语言、思维、审美等素养。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速度”之旅,神奇之旅 ——速读阅读方法指导
第二课时:岂是“神奇”两字了得?——《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
第三课时:第3课时 用镜头记录神奇故事,用剧本再展海底魅影——小组合作创作《海底两万里》独幕剧
“速读”之旅,神奇之旅
——速读阅读方法指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浏览目录回溯内容,了解整本书结构内容。
2.能通过速读的实践活动,完成“典型篇章”的阅读。
3.能借鉴《骆驼祥子》所学的圈点批注法,进一步实践《海底两万里》的批注活动。
评价任务
1.能根据目录,回顾寒假初读的收获,口头叙述整本书的内容、结构。(指向目标1)
2.能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猜读、默读、跳读、扫读等方法,读完“典型篇章”,并口头概括(指向目标2)
3.能用圈点批注法,在速读的基础上,对“典型篇章”进行进一步阅读(指向目标3)
环节一:目录回溯,温故知新(指向学习目标1、评价检测目标1
活动1:展示学生航行路线图优秀作品
环节一:目录回溯,温故知新(指向学习目标1、评价检测目标1)
活动2:浏览目录,回忆内容,标记章节
小结:目录包含了人物、路线、历险事件等,通过目录我们可以知其大略,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内容。
环节二:“速度”之旅,意外之旅(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活动一:学习“速读”之法
对于这样一部39万字之多的大部头名著,仅靠寒假的阅读时不够的,今天我们要新学一种阅读方法——速读法。请同学们把课本翻至163页,阅读“读书方法指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要点:
一、快速熟悉,了解梗概
二、停止心音,默读为主
三、拓宽视域,避免回视
四、抓住关键,有所取舍
环节二:“速度”之旅,意外之旅(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速读指定章节第七章 《不知种属的鱼》
要求
①集中精力,默读,不回读,扩大扫视范围,每分钟不少于40字
②高度关注《不知种属的鱼》写的是什么内容?勾画出人物在遇到危险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对这只“不知种属的鱼”的描写,其他内容可以跳过。
③此章内容约4600字,根据所花时间,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读后知识抢答。
④电子计时器计时
环节二:“速度”之旅,意外之旅(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知识抢答
问题1:不知种属的鱼是什么?
问题2:发生了什么事件?
问题3: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按照出场顺序依次回答。
问题4: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A.白天 B.夜晚 C.从白天到夜晚 D.从夜晚到白天
问题5:你对故事中哪一个人物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需结合内容表述)
环节三:科学规划,计划起航(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某同学的速读打卡表
阅读进度图
环节三:科学规划,计划起航(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一、快速熟悉,了解梗概
二、停止心音,默读为主
三、拓宽视域,避免回视
四、抓住关键,有所取舍
活动2:根据老师的讲解,标记刚刚完成的第七章阅读时间,阅读质量过关,用向上箭头△,质量不过关,请用向下箭头▽。
【环节四】:精批品读,体味神奇(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回顾批注法
批 注 1.赏析式 对文章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仔细品味。
2.概括式 对层意、段意、文章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归纳。
3.评价式 对文章中某一人或物,某一修辞和某一写法的评价性文字。
4.感想式 表达心得体会方面的文字。
5.疑问式 理解课文中产生的疑难点的文字记录。
6.见解式 就文章、文段、句子提出新的见解。
7.补白式 对文章内容产生的联想、想象,或对文章留白处的补充。
8.拓展式 对文章层次结构的理解、勾连
对第七章《不知种属的鱼》感兴趣、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然后学生选自己的批注进行全班交流。
①我浑身湿透,衣服全贴在了身上,使我的动作不灵,使不上劲儿,像麻木似的。我要沉下去了!我不能透气了!……
“救命!”
这是我发出的最后呼声。我嘴里满是海水。我挣扎着,但身体却在往深渊中沉……
批注:细致的描写,突出了阿龙纳斯在深陷绝境中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恐惧。使人感同身受。
②“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着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
……
“就是刚才的一撞把你跟我同时抛人海中来的吗?”
“不是。为了服侍先生,我就跟着先生下来了!”
……
“那么,我们完了!”
“也许完了,”康塞尔安静地回答,“不过,我们还可以支持几个钟头,在几个钟头内,我们可以做不少的事!”
批注:康塞尔与“我”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作为“我”的仆人的康塞尔,忠心耿耿、遇事沉着冷静,要是没有他的相伴,不敢想象我能否完成后续的冒险。
对第七章《不知种属的鱼》感兴趣、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然后学生选自己的批注进行全班交流。
③我用脚踢了踢它,很明显,它是一个难以穿透的坚硬物体,而不是构成大多数巨大的海洋哺乳类动物的软体物质,但这个坚硬物体有可能是一种骨质甲壳,,宛如上古时期的动物的甲壳似的……我脚下踩着的这个背脊,是浅黑色,很光溜,有光泽,无鳞状花纹。敲击时,它会发出一种金属的回声,而且,同样不可思议的是,它好像是用螺丝铆起来的金属板制造的。
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必须承认,这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畜生、怪物或自然奇观,这个让整个学术界困惑不解、让两个半球的海员们想人非非的象征,是一种更加奇特的东西,是人工制造出来的……眼见为实,没什么好怀疑的了。我们正躺在一艘潜水艇的背上。我判断,它形似一条钢质大鱼。
批注:神秘的怪物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凡尔纳对“怪物”外形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现代的潜艇外形十分相似,他的丰富的想象力、科学预见性真让人叹为观止!
【环节五】:速读打卡,披读精彩,规划全书(指向学习目标1、2、3,检测目标1、2、3)
速读打卡规划表
我的批注
章节 原文 我的批注
【课堂小结】
速读可以让我们把厚厚的名著读薄,观其大略;
批注法则可以让我们把名著读厚,品其精彩。
下面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开始我们的“速读之旅、神奇之旅”吧!
【学后反思】
1、统计全班学生的阅读速度,计算班级平均速度和中位速度,作为后续教学的参照标准。
2、科幻小说有三味——“科学味”“幻想味”“人文味”,速读的第七章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三点?
足不出户,
带你环游神奇世界
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
第二课时
“岂是“神奇”两字了得?
————《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海底奇遇,品读海底美景,分析奇妙的小说结尾等,感受体会科幻小说的生动性与艺术性。
2. 圈点“鹦鹉螺号”的“黑科技”,了解潜水艇的结构,比读现代潜艇,感受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 通过对“尼摩船长”人物弧光的分析揣摩,探究尼摩船长的性格的复杂性,尝试多角度、多侧面辩证看待人物形象。
评价任务
1.能梳理海底奇遇、用文字与图片的比读方式品读名著中相关的篇章。(指向目标1)
2.圈点、自我讲解潜水艇的结构、“鹦鹉螺号”的“黑科技”,了解凡尔纳的神奇的想象力。(指向目标2)
3.选读有关尼摩船长的片段,客观辩证地评价尼摩船长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指向目标3)
速读之旅
评选速读之星
航海之星
【环节一】:奇遇与奇景(指向学习目标1,评价检测目标1)
活动1:梳理海底旅行的奇遇,填写《海底两万里》的航海日志图
【环节一】:奇遇与奇景(指向学习目标1,评价检测目标1)
活动2:品读海底奇丽的景象——任选一幅图片,比读《海底两万里》所描绘的相应段落,比较图片与选读内容,说一说文本和图片存在哪些差异。
书中的描写更加细腻、视角更加多样;更富有动态美和梦幻感;更富有紧张感和刺激感;更富有想象空间,有身临其境之感。
海底平原
海底火山
海底遗迹
【环节二】物之奇、思之奇(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活动1:讲解“鹦鹉螺”号,老师出示寻找到的现代核潜艇图片补充。
【环节二】物之奇、思之奇(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活动1:讲解“鹦鹉螺”号,老师出示寻找到的现代核潜艇图片补充。
图为“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971型攻击核潜艇)。
①锚链绞盘,用于潜艇起锚系统②警报弹出式浮标,是一种用于潜艇遇险求援、发射报警信号的通信浮标③非声学探测装置SOX,能够额外提升对其它潜艇的发现概率④声呐,这个应该不用多说⑤潜望镜,顾名思义是由水下伸出水面用以窥探水面活动的装置⑥耐压漂浮救生舱,科技的日趋成熟赋予了潜艇兵更多的安全保障,各强国大多为自家潜艇装备了漂浮式救生舱,此类救生舱通常装备在耐压的指挥塔围壳中,在潜艇遇难下沉时给艇员留下了一线生机⑦雷达天线、测向仪和通讯装置⑧柴油机排气系统⑨排水孔⑩拖拽式声呐,能有效提升潜艇对于各方位尤其是尾端的探测能力(11)螺旋桨(12)溢流口(13)辅助推进器螺丝柱的盖子(14)流体附件(15)排水孔(16)水平方向盘(17)鱼雷发射口盖
【环节二】物之奇、思之奇(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活动2:感受凡尔纳“思之奇”
1.“鹦鹉螺号”的取名:鹦鹉螺是头足纲海洋软体动物,以自身薄薄的几毫米螺壳承受下潜到百米深海后所面临的巨大水压力——1886年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1954年第一艘核潜艇均取名为“鹦鹉螺号”,凡尔纳的科学预言比现实早了:16年和84年
2.潜艇的照明与动力依靠电力——爱迪生1879年才研制成功电灯
3.海底打猎的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高压电玻璃作为子弹,射程100米,中弹后爆炸——目前没有此种水下作战神器
4.红海到地中海的“阿拉伯隧道”——现代海底隧道
5.双重船壳,极限深潜1400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极限下潜记录7060米
……
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
儒勒 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潜水艇发明者西蒙 莱克
凡尔纳是启发我发明的人
——无线电发明者马可尼
凡尔纳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幻想。
——航天动力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二十世纪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把凡尔纳的预言变为现实的过程而已。”
——法国利奥泰元帅
【环节二】物之奇、思之奇(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环节三】奇人、奇事(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问题1:你能想到哪些关于尼摩船长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
建造“鹦鹉螺号”潜艇并制造很多黑科技、开展海洋的各项探索(大洋深度、南极测量、)、珊瑚公墓埋葬海员、勇救采珠人、阻止尼德兰捕杀长须鲸、与章鱼搏斗、沉着应对南极遇险、救阿龙纳斯不许离开、撞沉敌舰……
【环节三】奇人、奇事(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结合这些情节,以及你阅读时的的圈点批注,你觉得尼摩船长_________的人?
预设:知识渊博,热爱海洋、勇于探索;善良有正义感、同情弱者;沉着冷静、勇敢;孤独、冷酷无情……
【知识卡片】
“人物弧光”是一种塑造人物的高级技巧,指人物的本性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呈现出动态的渐进性和对抗性等变化,这使得作品能够在更深层次揭示人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必须要有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否则会因人物性格的前后分裂而让情节出戏。
【环节三】奇人、奇事(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情节1:我立即看出了他的主要特点:自信,因为他的脑袋在肩膀曲线构成的弧形上高傲地昂着,他的那双黑眼睛沉着冷静地注视着别人;冷静,因为他的肤色苍白而不红润,说明血液流动平稳,性情平和;坚定,这从他皱眉时肌肉的快速收缩就可以看得出来;勇敢,因为他呼吸时粗声粗气,说明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坚定沉着的目光似乎折射出一些高深的思想。
情节2:“此人活不过两小时了。”“就没有什么法子可想了吗?”“没有。”,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眼里也溢出了泪水,我原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流泪呢。
情节3:船长突然以颤抖的手掩面,想止住悲声,但却未能如愿,他抽泣着说道:“那离波涛汹涌的海面数百尺的地方,就是我们静谧的墓地!”“船长,您那些死去的伙伴至少能够安静地长眠,不会受到鲨鱼的的侵扰!”“是的,先生,”尼摩船长神情严肃地说,“不会受到鲨鱼以及人的侵扰!”
情节4:他立即俯下身体,以无比的沉着镇静等待着朝他猛扑过来的那头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船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的攻击与此同时,他已将匕首刺中鲨鱼的的腹部。
情节5:他稍稍有点激动地回答我说:“那个采珠人,教授先生,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的一边。”
情节6:“我是个被压迫者,而眼前的就是压迫者!全是因为它,我所喜欢的,我所热爱的,我所尊敬的一切之一切,我的祖国,我的父母我的妻室儿女,我全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毁灭了!”
情节7:尼摩船长待在客厅里。他阴沉着脸,默然无声,一副冷酷无情的的样子……在他的房间里面的壁板上,在他所崇敬的那些英雄的肖像下面,我看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年轻绰约的女子和两个小孩。尼摩船长注视了他们几分钟,然后,他向他们伸出自己的双臂,跪倒在地,哽咽抽泣起来。
问题3:综合以下典型情节,结合自己阅读时的批注,揣摩尼摩船长的人物弧光。
【环节三】奇人、奇事(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提示1:尼摩船长的人物弧光属于“成长型”、“堕落型”还是“揭示型”?
提示2:尼摩船长在作品前后呈现的人物性格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3:这种变化是如何逐步表现出来的?
提示4:这种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合乎逻辑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文中是否有铺垫或伏笔?
小说最后其实并未揭示尼摩船长的真实身份,同学们可以根据对尼摩船长人物弧光的揣摩,进行大胆推理,推测一下“面具”下的他的身份吧。
【环节四】未知结局的神奇(指向学习目标1、3,评价检测目标1、3)
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使我赞赏不已,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凡尔纳是个大师。
——列夫托尔斯泰
【环节四】未知结局的神奇(指向学习目标1、3,评价检测目标1、3)
尼摩船长没有来处,小说结尾的“鹦鹉螺号”也没有归处,小说为什么使用这样的结尾
阿罗纳克斯教授是否会通过调查得知船长的身份?
教授一行三人上岸之后是否还会因为怀念海上生活而重聚?
教授是否会再次遇到船长呢?
可是,诺第留斯号怎样了?它抵住了迈尔海峡的大漩涡了吗?尼摩船长还活着吗?他在海洋底下继续执行他的可怕报复吗?或者他在上一次的大屠杀后,就停止了报复吗?海波有一天能把写有他整个生活历史的手稿带到人间来吗?到底我可能知道这个人的真名字吗?那只隐没不见的潜水船可以表明它的国籍,同时把尼摩船长的国籍也告诉我们吗?
【课堂小结】神秘色彩再探究
海底不止两万里……
想象不止两万里……
阅读不止两万里……
探索不止两万里……
【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查一查世界海洋之谜,然后根据所给材料与和《海底两万里》《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填写表格,说说如果你要去冒险,你更喜欢哪一条路和哪个团队。
主要人物 历险工具 历险路线 历险事件 著名景点
《海底两万里》
《西游记》
再游海底两万里
材料:
1、“蛟龙号”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长8.2米、宽3米、高3.4米、载员3人、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是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可以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自由行动。
2、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
3、“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对小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测量,可定点获取结核样品、水样、沉积物样、生物样,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丰度等进行评价等;对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喷口进行温度测量,采集热液喷口周围的水样,并能保真储存热液水样等;对钴结壳资源的勘查,利用潜钻进行钻芯取样作业,测量钴结壳矿床的覆盖率和厚度等;可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完成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材料:
4、深海未解之谜
(1)、比米尼道
在巴哈马的比米尼海岸外,有一块石头结构在水下,看上去像一条道路。科学家们参观了这个地点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虽然有人说它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但另一些人则不那么确定。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一座失落的城市,甚至是失落的亚特兰蒂斯之城。
(2)、上扫
科学家于1991年首次发现了一种不是鲸鱼或船舶振动的声音,他们称其为“上扫”,几十年来一直令他们感到困惑。从太平洋的一端到另一端都被检测到了,虽然他们假设是海水与熔岩接触的声音,但并不确定。
(3)、坎巴湾发现号
2002年,在印度海岸外,海洋科学家发现了考古遗骸,他们说,这可能是九千多年来丢失的文明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的话,它比已知的最古老的建筑早了5000年,完全改写了历史。
(3)、百慕大魔鬼三角
人们来把美国东南沿海的西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迈阿密,然后通过巴哈马群岛,穿过波多黎各,到西经40线附近的圣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区,称为百慕大三角区或“魔鬼三角”,在这个地区,已有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失事,数以千计的人在此丧生。
(5)、海洋无底洞
在地中海东部的爱奥尼亚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吞吸着大量海水的“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科学家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着又察看了附近的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湖,满怀希望能发现这种染料的踪迹和同染料在一起的那股神秘水流,然而这些实验毫无结果。
【学后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幻想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
2、《海底两万里》在情节引入入胜方面,除了结尾,还有开头和伏笔的设计也匠心独运,你试着从文中去找一找分析分析,开头与伏笔的设计是怎样让情节生动的。
足不出户,
带你环游神奇世界
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
第三课时
“用镜头记录神奇故事,
用剧本再展海底魅影
——小组合作创作《海底两万里》独幕剧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圈点批注,再次回归海底旅行,选择适合自己改编剧本的相关情节,提高有效筛选的能力。
2.能通过剧本示例与名著的对比学习,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掌握剧本撰写的基本思路和格式,培养比较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通过小组合作撰写剧本的方式,提高个人的合作能力和沟通应变能力,也进一步促进对名著文本的理解和内化,激发学生对科学幻想的探索。
评价任务
1.能比较熟悉名著情节的精妙之处,选择恰当的情节改编(指向目标1)
2.比较分析剧本与名著节选内容的异同点,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结构思路(指向目标2)
3.能参与小组合作,完成独幕剧本的撰写和评价(指向目标3)
我的发现
我们课前观看了1954年美国科幻影片《海底两万里》的10分钟解说视频,请同学们观看下面《海底两万里》的路线图,思考电影删去了原著中哪些行踪、哪些情节?
【环节一】我来选一选(指向学习目标1、评价检测目标1)
现在微电影、短视频盛行,假如你也想将《海底两万里》翻拍成微电影上传到抖音,那么你会选择哪些情节来进行拍摄?又会按什么线索来安排情节呢?
1.直接按照原著的小说情节,按照时间排列(紧贴原著,但缺乏创新)
2.选取惊险的情节、凸显科幻电影的惊险刺激:与海怪作战、与土著遭遇、与大章鱼搏斗、遭遇北冰洋风暴……
3.选取奇幻的情节:海底森林打猎、冰山、亚特兰蒂斯城……
4.选取突出人物性格的情节:
尼摩:救采珠人、杀鲨鱼、杀章鱼尼德兰“鹦鹉螺号”黑科技展
阿龙纳斯:落水被俘、海底平原漫步、逃离潜艇
康塞尔与尼德兰之间有趣的对话
……
【环节二】我来比一比(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学生活动1:合格的微电影、短视频都需要事先写好剧本,我们来看看课前下发的剧本示例与名著节选。请根据表格内容,自行研读填写,并思考:剧本和名著文本的联系和区别。
剧本要素 与原著的区别 与原著的相同
幕名
时间 人物 地点 场景 场景描述 对白(动作/补充说明) ……
【环节二】我来比一比(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独幕剧:走火入魔的分类狂
时间:1867年11月8日
人物:康塞尔、尼德·兰、阿龙纳斯教授
地点:“鹦鹉螺号”舷窗处
(阿龙纳斯随着尼摩船长正式开始航行,地点是太平洋距日本海300海里的某处海面以下50米处,阿龙纳斯“鹦鹉螺号”透明舷窗处,观看大海下鲜为人知的风景,尼德兰、康塞尔对眼前看见的各种鱼类发表看法)
康塞尔(有点炫耀):尼德·兰老朋友,不错,您是一个打鱼手,一个很能干的渔夫。您曾经捕捉过许多这些很有趣味的动物。不过我可以跟您打赌,您不知道人们怎样把它们分类。
尼德·兰(正经地说到):我知道,人们把它们分为可吃的鱼类和不可吃的鱼类!
康塞尔(不置可否,一本正经):尼德·兰老朋友,好吧,请您听我说,请您好好的记下来吧!硬骨鱼类可分为六目。第一目是硬鳍鱼,上鳃是完整的,能动的,鳃作梳子形。这一目共有十五科,就是说,包括已经知道的鱼类的四分之三。这目的类型是:普通鲫鱼。
尼德·兰(仿佛在回味):相当好吃的鱼。
【环节二】我来比一比(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康塞尔(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第二目是腹鳍鱼,腹鳍是垂在肚腹下面和在胸鳍后边,而不是长在肩骨上;这一目分为五科,包括大部分的淡水鱼。这目的类型是:鲤鱼、鱼。
尼德·兰(露出嫌弃的神情):呸!淡水鱼!
康塞尔(不受影响):第三目:鲟鱼,鳃跟平常的一样,只由一个有盖的孔开合;这一目有四科。类型:鱼。
尼德·兰(插科打诨油嘴滑舌):啊!康塞尔好朋友,你把最好吃的放在最后了——至少我的意见是这样。现在你的话完了吗?
康塞尔(耐心沉稳):是的,完了,尼德·兰好朋友,不过你得注意,就是知道了这些,仍是一无所知,因为科又分为属,属又分为亚属,为种,为变种……
尼德·兰(用手指着鱼,挑衅地语调):好哇,康塞尔好朋友,你现在说说这些鱼的名目吧,说说这些鱼的名目吧!
康塞尔(转向主人,面露难色):那我可说不上来。这是我主人的事!
阿龙纳斯(沉静地):是一条箭鱼。
尼德·兰(得意地高声说):是一条中国箭鱼。
康塞尔(低声说):箭鱼属,硬皮科,固颚目。
(改变自第一部第十四章《黑潮暖流》
【环节二】我来比一比(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剧本要素 对应剧本 与原著的区别 与原著的相同
幕名 走火入魔的分类狂 只有二人对话,最后“我”的总结,语言描写。 剧本与名著节选情节与人物形象相同
时间 1867年11月8日 人物 康塞尔、尼德·兰、阿龙纳斯教授 地点 随着尼摩船厂正式开始航行,太平洋距日本海300海里的某处海面以下50米处 场景 讨论鱼的分类 场景描述 阿龙纳斯随着尼摩船长正式开始航行,地点是太平洋距日本海300海里的某处海面以下50米处,阿龙纳斯“鹦鹉螺号”透明舷窗处,观看大海下鲜为人知的风景,尼德兰、康塞尔对眼前看见的各种鱼类发表看法。 对白(动作/补充说明) 人物对话式(略) 【环节二】我来比一比(指向学习目标2、评价检测目标2)
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个情节改变成剧本?它们的优势或价值是什么?
预设:
1.时间、空间跨度不宜过大
2.有较强的剧情冲突(悬念)——本幕有趣
3.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阿龙纳斯:博学幽默
尼德兰:捕鱼经验丰富、善于辨别鱼类、毫无科学知识,酷爱美食,心直口快, 性格直爽(热烈火)
康塞尔: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冷静的冰)
4.内容情节相对完整
【环节三】我来写一写(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剧本知识资料卡: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说明(场景描述)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剧本中的舞台提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还有其他要求九年级下期会学。
【环节三】我来写一写(指向学习目标3、评价检测目标3)
学生活动1:
①每个同学独立思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原著章节,提出自己的剧本创意改变想法。
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内交流讨论,筛选出一个大家最认可的改编想法。
剧本创意改编筛选表
(所选章节) 筛选项目 筛选标准 评价结果
容量 时间、空间跨度不宜过大,内容不宜过多 良好 一般 较差
情节 情节是否惊险、有趣,能吸引人;情节是否相对完整 良好 一般 较差
人物 人物形象是否鲜明、对白是否能突显个性 良好 一般 较差
思想 所选章节是否蕴涵深刻思想 良好 一般 较差
评委意见 总分:(满分50) 【环节四】我来赛一赛(指向学习目标1、2、3,评价检测目标1、2、3)
微剧本撰写完成后,组内先修改,各组互评、请教老师,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成稿后,张贴在教室后面,师生共同贴笑脸,贴的笑脸多的组为“最佳编剧”。
剧本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评价结果
剧本格式 改写合适、准确、规范、符合剧本要素 良好 一般 较差
主题思想 明确积极,符合原著 良好 一般 较差
所选情节 戏剧冲突、波澜起伏、有创意 良好 一般 较差
人物形象 对白准确、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良好 一般 较差
舞台场景 表述完整,提示准确 良好 一般 较差
版面 字迹清晰,排版整洁 良好 一般 较差
评委意见 总分:(满分100)
【环节四】我来赛一赛(指向学习目标1、2、3,评价检测目标1、2、3)
学生活动规划表
步骤 要求
分组 全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好组长及组员分工
选材 从名著中选择最喜欢的人物、最喜欢(有趣、惊险、新颖)的情节作为素材
学法 结合今天所学的剧本知识、课前看的科幻片《海底两万里》的介绍,模仿进行创编
创作 小组商讨确定剧本方向和故事脉络,以及题材、篇幅,分步骤创作一幕独幕剧,或由一、两同学主笔,其他同学做角色扮演来补充也可。
修改 组内先修改,各组互评或请教老师,根据建议修改完善
评议 成稿后,张贴在教室后面,师生共同贴笑脸,贴的笑脸多的组为“最佳编剧”
【课堂小结】
凡尔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科幻的代名词,他的作品充满科幻本原的精神,以纯真和明丽的笔触,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以及用新科技创造新世界的激情,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科幻想象力起飞的地方。
——刘慈欣
【学后反思】
1、电影《海底两万里》与名著《海底两万里》谁更精彩?
2、通过这几周和3节课集中学习,你认为凡尔纳为什么么要创造《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