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7 23: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说一说:
当你遇到难题或者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提示
略读课文
学习要求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广东香山县人,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
(1866-1925)
三民主义
大元帅府
题字
纪念邮票
1
2
3
关注课前学习提示。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检查预习
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读词语
背诵 诵读 照例 圈画 段落 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私塾 极短时间。
照例 是我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庭、宗或乡村内部的民间
幼儿教育机构。
霎时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也不明白。
戒尺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 非常静。
糊里糊涂 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摇头晃脑 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所用的木板。
鸦雀无声 依照惯例或常情。
◇ 连一连 解词语
我会填
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私人所办的学校。
私塾
1
3
2
4
5
6
7
8
9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们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
说说先讲了什么,
接着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略读课文可以读的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了。
课文讲了孙中山不明白书里说的什么意思,壮胆向先生提问的事情。
默读课文:
1.画一画: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画面读一读。
2.说一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学习提示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合作探究
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理解课文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朗读句子,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拟声词,形容某些物体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或小孩子说话、低哭的声音。
2.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的词语。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壮着胆子”问是怎样地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
理解课文
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里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壮着胆子请教老师表明他追求真理的欲望强烈。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有礼貌、勇敢、态度诚恳;恳求,期待先生给他讲解。
“壮着胆子”说明了什么?
理解课文
◇ 有趣的词语
咿咿呀呀 糊里糊涂 照例
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戒尺 一字不漏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
试着说一个比喻句!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 有趣的句子一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作者使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了疑问的语气。
试着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 有趣的句子二
含义:反问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感情更强烈。课文中,“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用疑问的句式,表达了孙中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勤学好问的品质。
运用:反问,把答案藏在句子中,并且思想更鲜明、强烈,结尾用问号。
写作手法:反问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表现了孙中山勇敢,有礼貌,诚恳的态度。
◇ 有趣的句子三
“问”的原因
不懂
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不明白书中的意思)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表现了学生读书的状态,以及立刻安静的气氛。
尝试续写同学们的表现
◇ 有趣的句子四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有的同学( );有的同学想( )有的同学小声议论( )。
尝试续写同学们的表现
惊得目瞪口呆
孙中山吃了豹子胆啦!
孙中山这下可要挨揍了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示了赞扬与肯定。
◇ 有趣的句子五
◇ 有趣的句子六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壮胆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积累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名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4)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陶行知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诵(bèi bēi)   背包(bèi bēi)
圆圈(quān juàn)  猪圈(quān juàn)








课堂练习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雅雀无声
1.他背书总喜欢(    )。
2.你这样(    )地背,有什么用呢?
3.老师刚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    )。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雅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