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共23张ppt)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共23张ppt)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8 06: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2.通过不同史料的呈现进一步明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具体表现;3.通过对史料的深度解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厘清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间的关联,并从中认识其“变”与“不变”的实质,形成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整体认知;4. 通过本课学习,探讨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PART 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早期
资本主义
自由
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萌芽
国家
宏观调控
国内:强化国家干预
国际:建立国际经济组织
自由放任
材料:“凯恩斯理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核心:国家干预经济
何为宏观调控?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材料一:经济危机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大大加深了危机。 ——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材料二: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材料三: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苏联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4.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5.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影响;
6.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协调和有效管理;
7.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国内调控: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
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
材料二:为了引导经济发展,日本政府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计划,如1955年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的《新长期经济计划》和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有效的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四:英国执政的工党提出的社会改革措施中,其中有一项是国有化改革。政府通过一系列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路、电力、煤气、电报及无线电通信等8个部门收归有。
材料三:西德减免税收鼓励投资,英国和意大利也为钢铁及石油工业的投资提供补贴。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宏观调控;
4.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国内调控:国家干预经济 调整
50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通货膨胀)
1973年底至1974年,中东石油价格提高了近三倍,资本主义国家不得 不付更多的钱购买石油,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导致经济危机发生。
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未解决(根本);
2.中东石油危机(直接);
3.国家过度干预经济。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
新自由主义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国际协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12月成立
世界银行
1945年成立
关贸总协定
1947年10月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995年世贸组织(WTO)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一个中心 两个体系 三大支柱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国际协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建立
有何影响?
材料一: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材料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
1.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
2.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PART 二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背景:
二.兴起:
三.影响: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两次世界大战的促进;
3.国家经济的大力扶持。
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
1.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极大提高了生产力;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PART 三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一.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二.表现:
产业结构变化
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阶级概念淡化
社会矛盾缓和
实质: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PART 四
“福利国家”
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一.福利国家
材料一: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肯尼迪
材料二: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撒切尔夫人
概念: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
目的:
1.主要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一.福利国家
调整:
材料: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 1970年6月10日)
1.调整的原因:
2.调整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20世纪80年代英、法、美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实质:由国家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一.福利国家
评价:
材料:1946年《英国国家保险法》
英国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或者说“从出生到死亡”的社会保障项目,投保人在怀孕、残疾、工伤、失业到妇女丧偶、退休,死亡都可以申请得到补助。另外,新生婴儿和儿童受到教育时期,也可以获得补助金。
——王斯德《世界通史》
积极性:
消极性:
启 示:
可以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滋生懒汉。
社会福利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不断调整。高福利未必完全等于社会和谐,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是关键。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二.社会运动
总体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对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
目的: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
结果:通过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二.社会运动
2.妇女运动: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背景:
目的:
结果:
二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
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二.社会运动
3.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材料:20世纪中叶以后,在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影响着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本质上说,它是以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并扩展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本主题……衍生出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诸多矛盾,矛盾的对立双方,既彼此相通,又相互对立,难以完全协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如何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
积极性:
消极性:
使资本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使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实质:
2.目的: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课堂小结
思维拓展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对中国有何启示?
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
中国
国家调控新手段
科学技术新发展
社会结构新变化
社会福利新改革
社会运动新进程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视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
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注民生,公平高效解决社会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