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比例
3.比例的应用(例4)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重点:掌握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性,掌握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方法。
三张变大的图片与原来的图片相比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图3形状没变
图1
图2
图3
一
导 入
(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放大前后,图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有什么关系?
长8cm
长16cm
宽
5
cm
宽
10
cm
放大后的长是放大前长的( ),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宽是放大前宽的( ),
2倍
2倍
(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长8cm
长16cm
宽
5
cm
宽
10
cm
放大后的长与放大前长的比是( )
放大后的宽与放大前宽的比是( );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放大前的长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是2:1;
2:1
2:1
(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长8cm
长16cm
宽
5
cm
宽
10
cm
把一个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放大后和放大前长的比是( )
放大后和放大前宽的比是( )
放大后的长是放大前的( )倍
放大后的宽是放大前的( )倍
2:1
2:1
2
2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怎样理解按2:1放大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谁来标记数字?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谁来标记数字?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谁来标记数字?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每个图形各边的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
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内角不变。
图形变大,但形状不变。
形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按1:3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图形在缩小时对应边长变小了,周长也变小了,内角没有变。
小王拖动电脑的鼠标,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按1:2的比缩小。
8cm
5cm
4cm
2.5cm
缩小后的长是原来的
( )
( )
缩小后的宽是原来的
( )
( )
缩小后的长和原来的比是( )
缩小后的长和原来的比是( )
2
1
2
1
1:2
1:2
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按4:1放大
按1:2缩小
图形放大和缩小后,( )变了,( )不变。
大小
形状
精挑细选
(1)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 )
A 形状相同,大小不变
B 形状不同,大小不变
C 形状相同,大小改变
D 形状不同,大小改变
C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1/4后,其斜边( )
A 扩大4倍
B 不变
C 缩小到原来的1/4
D 无法判断
C
(3)把一个图形按3:1变化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 面积扩大3倍
B 面积缩小3倍
C 周长扩大3倍
D 周长缩小3倍
C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通过观察和计算我发现放大前后的图形,图形的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我还发现图形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我发现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也满足“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图形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特点。
A
二、知识应用
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
只将宽度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度没变。
×
×
只将高度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度没变。
B
C
D
1
1
2
3
4
5
三、布置作业
作业:第63页练习十一,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