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千古江山复习课教案+课件+检测(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千古江山复习课教案+课件+检测(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3 10:34:25

文档简介

“诗情鉴赏”教学设计

【遵循原则】
一要课堂重点突出,二要多让学生参与,三要讲练结合,四要联系高考。
从课堂开始的歌曲导入,到文本问题的思考,到思维训练的探究,再到巩固训练的设计都紧紧围绕“诗情鉴赏”展开。
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搭建一方参与的舞台。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小组合作等适时贯穿在课堂学习中。
在教学中,力争做到精讲精练。选题力求有代表性,有针对性。训练力求有时效性。讲解时,强调重点,点拨难点,既要适时,又要到位。
走进高考,梳理出2014年全国各地和近几年山东对该学习点的考查题,把握高考对该学习点的考查。
【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备好音频材料。
印发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材料。
【教学过程】
课堂前奏。一堂好的语文课,开场是很重要的。如何营造课前氛围?如何让其和课堂紧密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和设计。结合本课豪放词的特点,特意选择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雄浑壮阔的乐曲极好地创设了课堂情境。
夯实基础。先从课内的字词夯实、作者及豪放词特点入手,再联系近几年高考名句的填写,接着展示近几年全国各地诗词鉴赏题中考查情感的题目,明确高考的考查热点——鉴赏思想感情。
文本探究。联系文本,精心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解答、归纳方法。
合作探究。选编有代表性的三首诗词,小组合作探究鉴赏诗情的方法。
总结规律。结合示例一二三的探讨,及时总结诗情鉴赏的方法。
强化训练。归纳诗情鉴赏的方法后,应做到学以致用。为此,选编可供强化训练的诗词。联系课堂前奏,把歌词编定为训练题。这样,既做到了内容上的深化,又做到了课堂结构的首尾呼应。
诗 情 鉴 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复习
【复习目标】
1、积累字词,默写名句,夯实基础。
2、领略词人豪放雄迈的词风,体味词人抒发的思想情感。
3、把握“诗歌情感”题的鉴赏技巧。
【自主学习】
1、加点字注音:
故垒( ) 公瑾( ) 纶( )巾
强虏( ) ( )华发 还( )酹江月
舞榭( ) 金戈( ) 封狼居胥( )
2、文学常识
(1)苏轼,字 ,号 ,四川眉州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 ,弟 并称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 的意境和 的风格。
(2)辛弃疾,字 ,号 ,济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 为主,与苏轼并称为“ ”,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烈的 ,倾诉 的悲愤,乃“ ”。
3、名句默写
(1)大江东去, 。
(2) , ,卷起千堆雪。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 。
(4)人间如梦, 。
(5) , ,人道寄奴曾住。
(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4、问题探究
(1)《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了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了辛弃疾什么情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有何鲜明特色?
【思维训练】
示例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靠朋友、成都尹严武接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诗人只得离开成都,此诗即作于作者至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得出川途中。
这首诗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简要分析。
示例二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示例三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总结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强化训练】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作者24岁就中了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受廷杖,贬谪云南,在此度过整整35年,72岁终老于戍地。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课后作业】
(2010,山东)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