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优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千古江山 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优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千古江山 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3 10:36:29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以《三国演义》人物----周瑜导入“千古江山”一课。
两同学分别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放音乐)其他同学小声背诵。
【展示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课堂教学环节】
(一)、学习目标
(二)、自主巩固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2、默写填空
教师强调重点字的书写。
二、自主学习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运用的手法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运用的些典故及其表现的思想情感
三、探究归纳
1、《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运用的手法及其作者的感情
2、赏析《金陵驿》(作者文天祥)的表达技巧
3、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1)《过华清宫》(作者李约)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2)《石头城》(作者刘翰)运用的手法及其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合作探究,推举代表,分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4、学生总结诗歌手法问题的答题步骤
四、拓展提升
1、阅读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赏析此诗的写作手法
2、学生整理本节课学习内容,掌握答题步骤
五、教师总结
评测练习
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过华清宫其一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赏析本诗用的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
三、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卷起红尘,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开支。表达了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
(1)全诗即景抒情,作者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换,不觉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抒发了世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虑。
用典,借助葛亮辅佐刘备成就霸业的典故,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报负,大有澄清天下气概。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三.用了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课件38张PPT。自主巩固千 古 江 山 复习目标1、背诵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准确判断咏史怀古诗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规范答题。
3.体会古代爱国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旧心系天下,希望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感
重点字形强调
淘、公瑾、初嫁、羽扇纶巾、一尊还酹江月、
华发、舞榭、元嘉、封狼居胥、仓皇 、佛狸祠下
自主巩固 自主学习答案
一、写周瑜是为写自己,与自己形成 鲜明对比。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感慨。               手法:用典、对比
二、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寄奴——怀念古人,表达北伐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咏叹近事,即北宋大将北伐失败之事。
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廉颇——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咏史怀古诗常用手法-----对比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咏史怀古诗常用手法-----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的限制,因此,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寓言、历史故事④引用古地名或古人名
执子之手,与子偕行(探究归纳)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昔今今昔形成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讽喻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点手法析手法明确效果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赏析。
(1)颈联两句用典,分别化用了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故垒萧萧芦荻秋”《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诗人化用此典故,抒发国家沦丧之感和悲痛哀伤之情。点手法析手法明确效果(2)尾联用典,化用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被迫离开故乡,决无生还之望,但一片忠魂终归南土。表达了诗人的耿耿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3)颔联运用对比,诗人举目四望,山川河流依旧,而金陵的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如今早已是“半已非”了。这里诗人用山川与人事作比,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爱民的情怀。
 点手法析手法明确效果明确效果点手法析手法 石头城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
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
石头明月雁声中。借景抒情;通过离离芳草、寥落吴宫、台城旧苑、烟波寒江、明月飞雁等意象,营造了悲凉凄清破败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头城昔盛今衰(繁华凋零,故城萧瑟)的感慨。 常用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点手法析手法明确效果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虚实相生;故垒是眼前之景,为实,“遥想”一句是想象之辞,为虚;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常用表现手法—虚实结合(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2)已逝之景之境。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用典、 对比、 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侧面烘托 、借古讽今答题步骤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
一是判定与确认(该诗或该联)使用的表达技巧;
二是对这种表达技巧作出相应分析(如何运用的);
三是明确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作者思想感情、作用、好处)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拓展●提升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山名,在安徽省当涂县西北。②西江: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 ③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他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加赞赏,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从此声名大振。
本诗用了哪些手法,简要赏析。(1)颔联“空忆谢将军”用典,以古人自况,袁宏能 得到谢将军的赏识,而“我”虽然也有袁的文才却不能得到像谢将军那样的人的信赖,寓含着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2)虚实结合, “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去, 枫叶落纷纷”是想象是虚。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牛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 结合学习目标,反思目标达成情况。
总结反刍(2分钟)
请从形式、常用手法、情感主旨探讨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讨论作业今日感慨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