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导入——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结合书本,找出该歌曲中唱出第2课哪些历史名词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底格里斯河
苏美尔
古巴比伦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学习目标
新课标要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1.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认识到古代两河流域是古代东方文明之一,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家国情怀)
古代
两河流域文明
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阅读教材第6页并回答:根据地图指出两河是哪两河?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新月沃地
两河流域(约BC3500—BC539)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找出苏美尔人最早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文明成就
▲历法:
▲文字:
▲数学:
发明了楔(xiē )形文字
根据月相制定了阴历
发明了60进位制
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历程
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产生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595年
公元前539年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波斯帝国消灭了新巴比伦王国。
阿卡德王国
城市遗址
汉谟拉比
空中花园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巴比伦王国
贰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阶段 文明 政权 时间
(公元前)
第一阶段 苏美尔 文明 (公元前4000-2006年) 苏美尔早期王朝 2900-2334
阿卡德帝国 2334-3193
古提王国与拉格什第二王朝 2193-2120
乌尔第三王朝 2112-2006
第二阶段 巴比伦 文明 (公元前2006-539年) 伊辛-拉尔萨 2006-1763
古巴比伦王国 1894-1595
加喜特王朝 1595-1157
伊辛第二王朝 1157-1025
巴比伦第五王朝 1025-732
亚述帝国 732-627
新巴比伦王国 612-539
二、古巴比伦王国
阅读课本和人物扫描,归纳汉谟拉比国王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统治?
第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
(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
政治
思想
军事
经济
法律
结果
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大力兴修水利,开凿河渠
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利用宗教,神化王权
古巴比伦王国进入最强盛时期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浮雕
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马什
猜一猜谁是汉谟拉比?他们在干什么?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
目的: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汉谟拉比法典》
叁
《汉谟拉比法典》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高2.25米。
《汉谟拉比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三、《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问题1:依据材料,思考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了几个等级?
三个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体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
三、《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问题2:依据第200条,该法律体现了法典怎样的原则?
“同态复仇”原则——“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三、《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问题3:根据材料,其真的符合同态复仇的原则吗?为何有这样的区别?
不符合,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第6条 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家庭奴隶制
商品经济活跃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张宏生《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 》
美国国会大厦
汉谟拉比浮雕
三、《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知识拓展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据说,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园内种满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
古代两河流域
发展历程
文明代表
兴
起
统一
强盛
衰亡
苏美尔文明——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
发源地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的统治
《汉谟拉比法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23·江苏镇江)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从中找到它的影子,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部法典,它也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2023·辽宁大连)世界文明古国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大竞技场
A
B
随堂练习
3.(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古代亚非文明成就辉煌。其中,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 )
A.美索不达米亚 B.非洲东北角 C.小亚细亚半岛 D.南亚次大陆
4.(2023·江苏泰州)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A
山水相逢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