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纺、织、编、抽、消”等 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小毛虫——茧——蝴蝶”这 3 个阶段。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感悟小毛虫的自信心,培养“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信念。
5.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小毛虫的自信心,培养“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信念。
2.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
1.单元主题回顾师:孩子们,在第七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耷拉着耳朵,勇敢做自己的(大象),知道了思维简单、但一直努力开店的(蜘蛛),了解了懂得做出改变使泥塘越来越美的(青蛙)。
今天,我们将继续在“巧借提示讲故事,围绕“改变”思成长”的单元主题活动中继续畅游。故事会最后一位主人公是谁呢?对,——《小毛虫》(板书),伸处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好,齐读。
2.怎样讲好故事
师:既然是讲故事,那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呢?预设:先把故事读通顺;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表情,还可以加上动作......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根据大家的建议,我们把这次讲故事的活动分为以下三部分:
活动一、字正腔圆读故事
活动二、研读故事知内容
活动三、借助提示讲故事
那我们就开启今天的讲故事之旅吧。
二、活动一:字正腔圆读故事
1.生字词
(1)自读——个别,领读
师:活动一,字正腔圆读故事。借助拼音,和词语朋友打声招呼吧。谁来读一读第一行,......发音准确,领读第二行,......字正腔圆,领读。
(2)多音字(师讲——生读)
师:这儿有一个多音字——尽。“尽”在“尽管”中读三声,他的另一个读音——对,四声,“尽”。当读三声的时候表示力求达到最大限度,比如尽早尽快;在读四声时表示全部用出,达到极限,比如用尽、尽情。来,读一读。
(3)同桌互相说说识记方法师:现在同桌互相说说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4)去音(个别——任意指)
师:看大家伙讨论得热火朝天,相信大家已经借助各种办法记住了生字,来,去掉拼音考考你们。
2. 读文
师:掌握好生字词是读好故事的基础,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朗朗的读书声,证明大家已经闯过了“字正腔圆读故事”的关卡。恭喜你们。
三、任务二:研读故事知内容
1.变化过程师:现在进入第二关:研读故事知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生读)
师:有不少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你来说......开始是小毛虫,然后在茧屋里,最后变成了蝴蝶。
(板书)
由此,我们就可以通过“走近毛虫、感受织茧和欣赏化蝶”这三个环节来探知故事的内容。
2.1-2自然段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毛虫。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毛虫呢?请大家读第 1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1)可怜:(可怜、生机勃勃、个别读、男女生读)
①师:你来。哦,可怜(板书:可怜)的毛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回答别的昆虫怎样,而毛虫怎样......
②师:别的昆虫唱、跳,飞、跑......给你什么感觉?
(特别有活力,有生命力,特别热闹......)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生机勃勃。来,读——(两遍),同时贴板书。
师:瞧,我们联系上文理解了“生机勃勃”的意思,多了不起啊。
③师:别的昆虫活动的场面是生机勃勃的。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多可怜啊,谁来读一读......
(生读出可怜)
嗯,可怜的毛虫。
师:现在,男生读小昆虫们生机勃勃的状态,女生读小毛虫可怜的样子。大大小小的昆虫......起。
(2)笨拙
(笨拙、九牛、挪动、师解说并放挪动动画)
①师:多可怜的小毛虫啊,现在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由此我们知道它还是一只怎样的毛虫?
(生读)
师:他还是一只怎样毛虫?——笨拙
(板书)的小毛虫。你从哪里看出它是笨拙的?
(生说“九牛二虎之力”等)
②师:“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
(预设: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
哦,这么大的力气呀。来,读......
板书:九牛二虎之力“挪动”是怎样动?
(生回答)
你来表演,哦,缓慢地移动。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手势)。
所以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ppt动画),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可真够笨拙的。
3.3——6自然段
(1)事情(板书长条 1、该做的事情、抽丝纺织)
师:尽管可怜、笨拙,但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因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板书)
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搬运食物,蜘蛛呢——结网,你们现在该做的事情
(找 2-3人回答)——好好长大,好好学习就是你们该做的事情......小毛虫呢?它眼前最要紧的就是学会抽丝纺织。(板书)
(2)写字师:“纺”和“织”都带绞丝旁,由此我们猜想——带绞丝旁的字大多和——丝线、编织有关。观察“纺”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边写边讲:绞丝旁,上折平下折钩,两撇平行向内收,提画靠左右齐平。“方”的最后一笔穿插到绞丝旁的提画下。现在,请大家书写带绞丝旁的“纺”和“织”两个字。
(3)茧屋
①怎么编织、尽心竭力、采访
师:小毛虫开始抽丝纺织、编织茧屋了,他是怎样编织茧屋的?快在文中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写了他编织茧屋。
预设:生读出 4自然段
师:“尽心竭力”?瞧,这个字又出现了,在这里他读——jìn。在前边我们说过,读jìn时表示全部用出,达到极限。那“尽心”怎么了解?
(生说)
师:尽心就是用尽了所有的心思。师介绍字的演变:竭呢,他的本意就是站在地上用尽力气举着重物。那结合起来,尽心竭力怎么解释呢?
(生说)
师:“尽心竭力”就是用上了所有的心思和力气。师(随意找几个学生回答):小毛虫,你织的时候有没有休息?你累的时候有没有给自己放个假?你织得这么无聊,出去玩玩吧。
(学生扮演毛虫,回答老师的预设情境:不行,我不能停止,我要一直织,直到茧屋织成功)
师:是啊,这,就是尽心竭力!来,读。板书:尽心竭力
②怎样的茧屋
(三个短语、与世隔绝、)
师:小毛虫尽心竭力地编织着茧屋,它编织了怎样的茧屋呢?请你在文中找到形容茧屋的短语,并用横线画出。(生找)
找到了吗?你来说,一起读一读。同一个茧屋,却有三种不同的描述。语言多有趣啊!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牢固指的是茧屋的硬度很大,很坚固;温暖是指温度比较舒服;与世隔绝是指茧屋完全封闭,没有和外界接触。
师:没有和外界接触就叫——与世隔绝。男生读女生读贴
(与世隔绝)
什么地方可以被称为“与世隔绝”?我们学校是与世隔绝吗?
(不是)大海里的孤岛呢?
(是)
(4)规律(做什么、听到、自己说话、为什么、读、板书并扩展)
师:小毛虫在这牢固、温暖、与世隔绝的茧屋里会做什么呢?
(预设:睡觉、思考、做美梦......)
它还在里面听到一个声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这是谁在对它说话?
(它自己)他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这些话呢?
(鼓励自己)自己对自己说话,应该怎样读。
(生读)好坚定的毛虫......很会鼓励自己的毛虫......是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板书)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是规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规律......而小毛虫的变化也是它自身成长的规律。
4.7自然段
(1)蝴蝶的样子(师读、怎样的蝴蝶并板书)
师:叮......时辰到了,小毛虫破茧而出了,师配乐读......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 你来说......灵巧、轻盈、色彩斑斓(板书)
(2)色彩斑斓,心情,读
师:(图片出示)多种颜色,错杂而耀眼,就叫色彩斑斓。多美的蝴蝶呀,让我们一起见证它变化的奇迹过程吧(视频)这色彩斑斓的蝴蝶灵巧、轻盈,和之前的可怜、笨拙相比,真是脱胎换骨。小毛虫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激动、惊喜......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师:小毛虫们,我们一起读一读吧,边读边想象毛虫破茧成蝶的画面。生配乐读
(3)感受师:此时,你想对毛虫说什么 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预设:小毛虫,你终于破茧成蝶了!以后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会读故事,而且还领会到了故事中的深意。
四、任务三:借助提示讲故事
1.讲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讲故事。同桌之间,借助黑板上信息的提示讲一讲这个故事。开始吧同桌,个别师:你们不仅读得美,讲得还好呢,为你们点赞。
2.总结师: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要我们记住......懂得......并做到......,那我们就一定会有化茧成蝶的那一天。
五、作业
师:
课后,请大家把小毛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读一读《丑小鸭》的故事。
《小毛虫》课后反思
《小毛虫》一文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小毛虫的蜕变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通过讲授本课,我有了以下思考:
一、课前做足功课,让学生感悟文本。课前,我做足了准备工作,让学生对生字和新词有了初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在学习小毛虫蜕变成蝴蝶这一情节中,我用视频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明白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懂得小毛虫是自信的、坚强的、乐观向上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朗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上,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比如"生机勃勃、笨拙、九牛二虎之力、轻盈”等词的理解。通过比较朗读,激励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当然遗憾也有不少,比如应该让尽量多的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在讲故事时,提问的孩子有点少。心向学,学必有方!作为语文大课堂的初学者,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