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内力作用、地质构造第1课时 课件 (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2内力作用、地质构造第1课时 课件 (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8 14:5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内力作用 地质构造
地形变化的原因
第二单元
第2节 课时1
新课导入
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020年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大约升高0.33~1.27厘米。
是什么力量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
【材 料】
【思考题】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结合实例,利用景观照片、示意图、模型等,解释地质构造的概念,分析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2.据图判定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说出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的重要指导作用。(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表现
1
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
概念:内力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作用力。
表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水平运动
巨大的褶皱山系
如喜马拉雅山
陆:断裂带,如东非大裂谷
海:海岭或大洋中脊
内力作用的表现
1
构造运动
垂直运动
巨大的褶皱山系
如喜马拉雅山
陆:断裂带,如东非大裂谷
海:海岭或大洋中脊
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
内力作用的表现
1
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喷出后形成火山。
内力作用的表现
1
岩浆活动
中心式喷发
往往会形成火山地貌
世界大多数火山都具备这种特征
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熔岩物质溢出地表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如美国哥伦比亚高原 印度西部高原等
按喷发状况分类
岩浆活动
按活动情况分类
2
岩浆活动
活火山
印尼的默拉皮火山日本富士山
休眠火山
中国长白山天池
黑龙江五大连池
死火山
东非乞力马扎罗山
山西大同火山群
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的表现
1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有些内力作用经过长期的作用使地表形态产生显著的变化。
有些内力作用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如火山喷发、地震。
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在以每年1~2厘米的速度上升着
基拉韦厄火山从1983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喷发。
思考题
答案 ①它们往往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问题:在构造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有什么关系?
/ 02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概念:构造运动引起岩层永久性的变形或变位。
断层
褶皱
1
2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叫作褶皱
褶皱构造与地貌
褶皱构造与地貌
2
背斜
向斜
核部
翼部
翼部
核部
翼部
翼部
褶皱的基本形态
褶皱构造与地貌
2
褶皱的形态与地貌
向斜
背斜
背斜 向斜
基本形态
岩层 新老关系
构造地貌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常形成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常形成盆地或谷地
图识背斜成山
【思考】图中地质构造属于向斜还是背斜?形成的地貌是山岭还是山谷?
2
褶皱构造与地貌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常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背斜
向斜
向斜核部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
褶皱构造与地貌
褶 皱
2
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谷
向斜山
【背斜谷的形成】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常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山的形成】
向斜核部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合作与探究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问题: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答案: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
问题: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A
A′
B
B′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褶皱山特征:
岩层发生拱起或凹陷;
规模一般较大,可绵延数千米;
坡度较为和缓;
阿特拉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1
褶皱构造与地貌:小结
断层构造与地貌
3
概念:构造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张力等作用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致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
断层地貌
泰山
圣安德列斯断层
判断断层的依据:
一看岩层是否断裂,
二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
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
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
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垒
地堑
3
断层构造与地貌
地堑
地垒
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3
断层构造与地貌
断块山特征:
岩层发生破裂和位移;
相对于褶皱山而言较为低矮;
坡度较大;


断层构造与地貌:小结
“自古华山一条路”
为何华山有如此陡峭的崖壁
哪位神仙劈出如此险峻的山势
学习到这里
你找到答案了吗?
素养培优
华山
张乔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造成华山挺拔如削的原因是什么?
2.[综合思维]除了诗中所描述的这种地质构造外,常见的地质构造还有哪些?它们所形成的基本地形有何不同?
3.[综合思维]如何从岩石形态上区分断层、背斜、向斜?
4.[区域认知]说出我国的华山北部紧邻的主要地形区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问题: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造成华山挺拔如削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华山是断层构造形成的断块山,因此挺拔如削。
问题:2.[综合思维]除了诗中所描述的这种地质构造外,常见的地质构造还有哪些?它们所形成的基本地形有何不同?
答案:
还有背斜和向斜。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
问题:3.[综合思维]如何从岩石形态上区分断层、背斜、向斜?
答案:
断层中岩层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问题:
4.[区域认知]说出我国的华山北部紧邻的主要地形区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答案:
华山北部紧邻的主要地形区是渭河平原,是因断层活动导致的地壳下陷形成渭河谷地,后因河流冲积而成。
/ 03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
背斜构造地质学实践意义
沉积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
熔化
沉积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
熔化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层为天然气,中部为石油,下层为水
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构造地质学实践意义
沉积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
熔化
沉积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
熔化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水库大坝选址点:岩性坚硬,基础牢固。
断层构造地质学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