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形变化的原因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二节课时3
新课导入
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曾经矗立着12根巨大的海蚀柱,这里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些海蚀柱最高约45米。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
1.这些海蚀柱是如何形成的
2.海蚀柱为什么会倒塌
3.预测未来这一景观的演变趋势。
【材料】
【思考题】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1.结合实例,利用景观照片、示意图、动画或视频等,说明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的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图文材料,解释冰川作用和海浪作用的特点及其地貌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阅读教材P31,完成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外力作用?它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 外力作用的形式有哪些?
1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地球重力能等。
1
1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合作探究:一粒沙的独白
干燥辽阔的西北大地是我的出生地。我,出生是岩石,历经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打,蜕变成为一粒沙!而我的故乡也在大风千年的侵蚀下,成为了令人胆寒的魔鬼城——雅丹地貌。有一天,狂风四起,我随风游走在蓝天下,我借助于风的力量越过了昆仑山,走过了青藏高原。风停了,我的旅程也结束了,我在黄土高原安了新家,这里有很多我的兄弟姐妹,我们沉积在一构成了另世人震惊的黄土地貌。又有一天,暴雨倾注,河流不断的侵蚀着我的第二故乡黄土高原,使我的新家千沟万壑,我不得以离开黄土高原,又成为了随水奔走在黄河中的一粒沙。但是,不曾想,在黄河的入海口,随着河流速度的减缓,外加海水的作用,我的旅程再次结束,我在河流入海口安了新家。但幸运的是,借助于流水的堆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再度相遇,我们一起生活在了河口三角洲。虽然有了新家,但是仍然要受到风出日晒雨打。海纳百川,河水的终点是大海,但是我的终点真的就在这里吗?
思考:1. 沙子的诞生体现了哪种外力作用的形式?你是如何理解的。
思考:
1. 上述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其结果是什么?
2. 风化作用与风力有关系吗?
风化作用
3
一定有风的参与,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风化作用 风力作用
概 念 区 分
风化作用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没有风的参与,分布广泛
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物理风化
概念: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其物理性状发生变化的过程
主要方式:
①热胀冷缩:岩石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
②反复冻融:孔隙水的冻胀过程对岩石的挤压;
③重复结晶:干湿变化使岩石中盐类物质重复结晶
分布地区:在高寒和干燥地区往往以物理风化为主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化学风化
概念: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其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主要方式:岩石与水溶液、氧气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矿物
分布地区:潮湿炎热地区化学风化作用占优势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生物风化
概念:指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发生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变化的过程
主要方式:
①生物物理风化作用:植物根系的楔子作用、动物的挖掘和穿凿活动;
②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各种有机酸腐蚀岩石
分布地区:普遍存在
花岗岩球状风化: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化作用的结果及意义
结果: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如果风化物残留原地,则称为风化壳。
意义:①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
②风化产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合作探究:一粒沙的独白
干燥辽阔的西北大地是我的出生地。我,出生是岩石,历经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打,蜕变成为一粒沙!而我的故乡也在大风千年的侵蚀下,成为了令人胆寒的魔鬼城——雅丹地貌。有一天,狂风四起,我随风游走在蓝天下,我借助于风的力量越过了昆仑山,走过了青藏高原。风停了,我的旅程也结束了,我在黄土高原安了新家,这里有很多我的兄弟姐妹,我们沉积在一构成了另世人震惊的黄土地貌。又有一天,暴雨倾注,河流不断的侵蚀着我的第二故乡黄土高原,使我的新家千沟万壑,我不得以离开黄土高原,又成为了随水奔走在黄河中的一粒沙。但是,不曾想,在黄河的入海口,随着河流速度的减缓,外加海水的作用,我的旅程再次结束,我在河流入海口安了新家。但幸运的是,借助于流水的堆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再度相遇,我们一起生活在了河口三角洲。虽然有了新家,但是仍然要受到风出日晒雨打。海纳百川,河水的终点是大海,但是我的终点真的就在这里吗?
思考: 2. 沙子的旅途还受到了哪些外力的影响?每次离开后它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沙子每次安家又体现了哪种外力作用的形式?
侵蚀作用
地表岩石和土壤等物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松散、溶解和破坏,且发生位移的过程。
侵蚀和搬运
4
搬运作用
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的各种物质,在自然力作用下,发生进一步较长距离位移的过程。
侵蚀和搬运
4
风力侵蚀: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千沟万壑
侵蚀和搬运
4
风力搬运
流水搬运
飞沙走石
侵蚀和搬运
4
侵蚀和搬运
4
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侵蚀和搬运
4
波浪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堆积作用
5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搬运能力减弱等原因不再继续搬运而发生沉淀、沉积的过程。
堆积作用
5
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作用
河流堆积作用
思考:堆积地貌的组成物质在空间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5
拓展延伸
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山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沿海地区
拓展延伸
不同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
(1)大尺度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以流水作用为主,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 以冰川作用为主,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冰川地貌
沿海地区 以波浪作用为主,多海蚀崖、海蚀柱和沙滩等海岸地貌
拓展延伸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及主要外力作用
地貌形态 主要外力作用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 风化作用
山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
坡面沟壑纵横 流水的侵蚀作用
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溶蚀作用
沙丘 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海边嶙峋海岸 波浪的侵蚀作用
导思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
长193 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出了三峡的景色。如今,随着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以及三峡水库的蓄水,原先水流湍急的三峡水文景观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碧波荡漾的湖泊风光。
问题:1.[综合思维]长江三峡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三峡地区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侵蚀而成。
问题:2.[综合思维]如今的长江三峡库区段呈现出的流水作用的主要形式是哪种?判断理由是什么?
答案:
流水堆积作用。
理由:三峡大坝的修建,阻挡了河水的快速流动,形成了大面积的水库,水流速度大大减缓,流水侵蚀减弱,流水堆积增强。
问题:3.[地理实践力]材料中显示的长江三峡河段“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体现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有哪些?
答案:
流水作用中的沉积作用、搬运作用和侵蚀作用。
/ 02
冰川作用与地貌
冰川
(1)概念: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2)类型及分布
1
山岳冰川
大陆冰川
(1)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2)地貌
①概念: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②类型:如右图所示。
侵蚀地貌: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峡湾)、冰蚀湖等。
沉积地貌:冰碛平原、冰碛丘陵等。
思考1:把示意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
2
冰川作用与地貌
冰斗、角峰、刃脊
角峰
刃脊
冰斗
挪威峡湾风光
③ 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
峡湾地貌: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面上升;谷地底部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思考2:借助示意图,描述该地貌形成过程。
冰蚀湖
冰蚀湖: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
思考3:借助示意图,描述该地貌形成过程。
③ 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a
冰蚀湖的形成过程
冰碛丘陵
/ 03
海浪作用与地貌
海蚀地貌
1
海蚀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波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
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穴
海蚀平台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海蚀拱桥
海积地貌
2
海积地貌
波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沙滩、沙坝、贝壳堤等
海 滩
沙 坝
思考:结合沙坝的含义,描述沙坝的形成过程。
指滨海沙砾或卵石顺延海岸方向所构成的狭长海岸堆积地貌
沙 坝 形 成 过 程
由于河流入海后水流扩散、坡度减小,又受海水作用的影响,所携泥沙堆积而成。
小 结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海浪侵 蚀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波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 海蚀崖 沿岩石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
海蚀平台 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
海浪沉 积地貌 波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沙滩、沙坝、贝壳堤等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
沙坝 与海岸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
小 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