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水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新课导入
【材料】
【思考】
据研究,每隔2~7年就会发生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几乎每次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世界气候异常。
实际上,厄尔尼诺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你知道海—气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吗?厄尔尼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 结合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区域认知)
2. 结合实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气候的关系。(综合思维)
3. 结合资料,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特点及产生的条件。(综合思维)
4. 结合案例,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 01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1
蒸发
提供潜热
长波辐射
潜热
提供水汽
调节气温
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滞后于陆地上空
海洋使大气温度的变化比较和缓
陆地比热容小
升温降温快
海洋比热容大
升温降温慢
缓解温室效应
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生物固碳;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提供再生氧气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2
推动海水运动
风
海水运动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大气因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
提供营养元素
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3
促进水平衡
海洋
陆地
水汽
577
降水
458
505
47
降水
119
径流
72
蒸发
单位/1000km3
领域 水平衡公式 海—气间水平衡关系
海洋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陆地上流入海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 海洋蒸发量>海洋降水量;
陆地蒸发量<陆地降水量
大陆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流出大陆的多年平均径流量
全球(内流河流域)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促进热量平衡
地球上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低纬地区
高纬地区
海洋热量
收>支
收:太阳辐射
支:海水长波辐射
蒸发吸热
海洋热量
收<支
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热量输送
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形成
不同纬度海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海陆间季风环流
海洋上的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
不同纬度海洋与陆地对大气加热的差异
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
大洋环流
风海流
补偿流
密度流
判断
(1)海洋通过蒸发、海水运动等途径向大气输送水热。( )
(2)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使其温差减小。( )
(3)海—气间只能通过大气循环实现水分交换。( )
(4)暖流流经地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
(5)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海洋热量收入小于热量支出。( )
√
×
√
√
√
/ 02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正常年份
1
洋流:秘鲁寒流沿海岸向西北流
生物: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大气环流: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天气气候: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厄尔尼诺现象
2
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情况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
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东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现象消失,暖水回流加剧,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
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生物影响
秘
鲁
基岩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等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大幅度减产,大批鸟类也因饥饿而死。
水平
补偿流
垂直
补偿流
拉尼娜现象
3
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情况
拉尼娜现象成因
太平洋东南信风异常增强,把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表层海水产生强大的离岸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辐散;下层冷海水上泛增多,同时秘鲁寒流也北上补充,导致海面温度大幅降低。
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生物的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鱼类丰富
水平
补偿流
垂直
补偿流
秘
鲁
拓展延伸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判断
(1)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 )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只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 )
(3)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升温的现象叫拉尼娜。( )
(4)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洪灾的概率增大。( )
√
×
√
×
素养培优
材料一 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 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 ℃,最冷月平均气温曾达-25 ℃;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材料二 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大气及海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图。
问题:1.[区域认知]A、B两图中哪一幅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的图?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答案:
A图。影响:东岸因水温升高,气流上升,多雨;西岸因水温下降,气流下沉,少雨。
问题:2.[综合思维]据研究,1950年冬季长津湖出现的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请画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沃克环流。
答案:
问题:3.[综合思维]试分析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答案:
成因: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大规模向西流动,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强烈,水温异常偏低,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影响: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极端天气频发。
跟踪训练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