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分式的运算(课件、教案及观课记录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分式的运算(课件、教案及观课记录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2 21:56:43

文档简介

《分式的运算》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约分、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受到思维训练。
初二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较高,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课下多做练习,探究数学的热情也很高,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但是,有些学生进入初二后,不再像初一时那样,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制造一些机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思维。
《分式的运算》效果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随机抽取学生座谈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节课上课学生。此次调查主要从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序号
调查项目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1
课堂表现
携带教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等学习资料。
100%
0%
0%
0%
2
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形成师生良好互动。
95%
5%
0%
0%
3
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95%
5%
0%
0%
4
学习效果
认真完成课堂达标练习。
100%
0%
10%
0%
(二)调查分析
1、课堂表现调查
(1)第1项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态度方面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精神面貌良好。
(2)第2、3项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从调查结果来看,百分之五的学生未能很好发挥主体能动性,课堂参与度不够。
2、学习效果调查
第4项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调查,通过与学生交流,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当堂达标练习。
三、结果分析
授课教师打造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能够认真备课,把知识输入设计的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自我预习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从课上回答问题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课堂教学内容没有积极投入课堂,教师要做好课后跟踪辅导,了解知识掌握情况。
《分式的运算》教学设计
学 校
高峰头中学
主备人
蒋小花
时 间
2014年4月7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约分、因式分解及乘除法法则熟练的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1和例2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再进一步体会因式分解、约分及乘除法法则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分式方程乘除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变式训练,进一步影响学生在学习上能够主动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做法;通过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激发和促进学生对于“简易”的数学问题也要严谨对待的学习态度。
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难点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方法
类比思考、举一反三、小组讨论
课 型
新 授 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问题1 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 时,水高多少?

问题2 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 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

生尝试做两个实际问题,师给予引导。
师从而引出分式的乘除法。感知分式的乘除法在数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突出自主学习;
通过在运算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学生对于分式乘除运算需要严肃认真的求算意识。带着求知的欲望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独立探索
问题3 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分数的什么法则?怎样叙述这个法则?
如果将分数换成分式,你能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吗?
如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字母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要求学生类比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全面参与、独立思考,由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遇到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时,要善于将“不可解决的问题”中“可解决”的部分先解决然后,再分析疑难处,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三、例题解析
1、计算:
质疑问难: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该如何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2、计算
计算
质疑再探: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的分式应如何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做题的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师给予引导补充强调。
学生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得出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四、巩固练习
1.计算 等于( )

A. B. C.
2.化 的结果是( )
A. B.a C.a-1 D.
计算: __________



4.计算:
学生做练习,上黑板板演。
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五、体验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升华。
将问题归结为方法,是学生在数学问题面前能够增强自信和成功突破的一种做法
六、拓展提升
先化简:
从-1,1,2中选取一个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拓展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课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