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08 14:12:46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
1.人口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不能有效调控好人口数量,将会导致( )
①粮食匮乏
②交通堵塞
③住房紧张
④水资源短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根据2022年联合国对世界人口的预测,印度在2023年4月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轨道。中国人口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是( )
A.城市环境 B.生态环境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3.下列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环境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中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的是( )
A.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B.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
4.1949年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B.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C.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D.以上三项都是
5.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B.人类能够改造环境,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C.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无限充足的生活资源
D.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6.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可以无限制生育
B.据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
C.优化生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D.过量的人口将造成粮食、淡水、土地等需求加大
7.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你认为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消除人口素质差异 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滥砍滥伐 B.乱排废气 C.捕杀动物 D.植树造林
9.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每年约产生4亿吨塑料垃圾。在全球已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据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为此开展“人民战塑”行动,以响应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符合地球日主题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少喝瓶装水 D.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10.环境污染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B.重金属污染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C.温室效应主要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11.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温室效应
B.为扩大粮食种植,大面积围湖造田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拒绝过度包装
1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酸雨
②臭氧空洞
③白色污染
④温室效应
⑤赤潮
⑥潮汐
⑦噪声。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⑦
13.近期,日本单方面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做法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危害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河流和湖泊酸化,严重威胁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B.温室效应: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会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
C.臭氧层破坏:可使阳光中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量大大增加,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核污染:会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诱发癌症
14.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问题,世界气候大会2018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首脑就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行协商并签订“减排”协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依次是指( )
A.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二氧化碳
B.水蒸气和甲烷、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D.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氮气
15.提倡大家不要乱扔废电池,将废电池回收集中处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B.回收电池中的石墨
C.阻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D.电池中的渗出液体属于有毒有害物质
16.为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模拟酸雨
B.实验过程中,种子应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保证无氧条件
C.多做几次实验,能消除实验误差
D.若甲组种子萌发率高于乙组,说明酸雨能抑制小麦种子萌发
17.“低碳生活”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下列行为中能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的是( )
①外出用餐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②多用手帕,少用纸巾
③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
④打印纸两面使用
⑤用洗菜、洗衣水冲厕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8.垃圾分好类,地球不落泪。如图为垃圾分类图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废旧电池应投放到乙垃圾箱 B.废纸和塑料应投放到丁垃圾箱
C.餐厨垃圾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D.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废物再利用
19.“绿色窗帘法”,即在住宅墙体外种植绿色植物来遮挡太阳光,从而节省开放空调冷气所需的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各项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C.少开汽车多走路 D.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
20.陇南市聚力工业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倡导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B.植树造林
C.垃圾处理分类 D.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将会导致①粮食匮乏、②交通拥堵、③住房紧张、④水资源短缺,因此ABC错误,D正确。
2.答案:B
解析: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生态环境。故选:B。
3.答案:B
解析:
A 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的活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A不符合题意
B 长期使用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符合题意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即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C不符合题意
D 燃煤发电会放出大量的浓烟污染环境,建设核电站可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人们的生活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的寿命会不断延长,这些发展都会促进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而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会增长。故选D。
5.答案:D
解析:A.人类的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A错误。
B.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B错误。
C.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C错误。
D.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是人口的过度增长,因此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虽然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但是不可以无限制生育,无限制势必会增加对生活资料的需求,更严重的是将会产生大量的人口闲置,还可能会增加对环境的负荷等问题,A错误。
B.联合国人口司发表的最新人口预测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到2012年预计将从目前的68亿增加到70亿,到2050年则会突破90亿,B正确。
C.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C正确。
D.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加大,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粮食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尤其突出的短缺是粮食,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是国家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实国情,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完善和调整,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需要,优化人口结构,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而消除人口素质差异不属于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D
解析:乱砍滥伐、乱排废气、捕杀动物都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循环放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符合题意。
B.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是一种环保行为,它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B不符合题意。
C.生产瓶装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少喝瓶装水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C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处理,资源重复利用,防止污染,节约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B.与酸雨一样,其他的环境污染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例如,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水体中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在生物的体内不能被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这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AB正确。
C.温室效应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C正确。
D.酸雨中含有多种有机酸、无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酸雨的形成不仅与工厂排放的烟雾有关,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D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温室效应,A正确。
B.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塑料袋不易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使用过多、废弃过多,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拒绝过度包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①酸雨是由于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硫使雨水的pH<5.6,酸雨会腐蚀建筑物等,能造成环境污染;②臭氧层空洞是因含氟化合物的排放,破坏臭氧层引起的,使人类皮肤癌变的机会增大,能造成环境污染③白色污染是大量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的;④温室效应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⑤赤潮是水体污染造成的;⑥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⑦噪声会造成污染。所以只有⑥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故选:C。
13.答案:C
解析:A.酸雨是二氧化硫气体导致,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河流和湖泊酸化,严重威胁生物的生存和健康,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会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B说法不符合题意。
C.臭氧层破坏可使阳光中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量大大增加,可能会导致人类患皮肤癌等疾病,不利于生物的生存,C符合题意。
D.核污染会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诱发癌症,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人类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白浓度急剧升高,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会产生二氧化硫、硫代氢等气体,这些酸性物质与水结合形成酸雨。
15.答案:D
解析:废电池中的渗出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铅、镍和铬等重金属,以及酸等化学物质。如果这些物质进入环境中,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回收废电池并进行集中处理是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A.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模拟酸雨,A正确。
B.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实验过程中,种子不能完全浸没在溶液中,B错误。
C.多做几次重复实验,能减小但不能消除实验误差,C错误。
D.若甲组种子萌发率高于乙组,说明酸雨能促进小麦种子萌发,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题述行为都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
18.答案:B
解析:A、废旧电池含有害物质,应投放到乙号垃圾箱。A正确;
B、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织物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投放到丙垃圾箱,B错误;
C、餐厨垃圾废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C正确;
D、垃圾分类后,有一部分垃圾可回收再利用,有一部分有害物质可得到妥善处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D正确。
故选:B。
19.答案:D
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正确。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正确。
C.少开汽车多走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正确。
D.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时需要消耗能量,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错误。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A.倡导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能加大植被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会直接导致大量树木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环境保护,D符合题意。
故选D。
2第四单元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非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未能再循环的工业生产废物严重侵蚀着环境和人类健康。人类现在产生二氧化碳、家庭污水和其他“无毒”废物的速度超过了自然循环能够吸收它们的速度。这些废物积聚在土壤、空气和水中,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例如,森林被酸雨和烟雾毁坏;农业系统被破坏,例如,收成被土壤退化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所毁掉;以及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例如,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在未来一些年里,有关污染的流行病很可能会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同学们应该熟知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造成的后果以及为消灭它们需要付出的代价。
(1)文中关于污染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____(填序号)。
A.污染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B.污染速度低于环境自净能力
C.污染速度与环境自净能力大体相当
(2)文中提到的环境污染的后果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
(3)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填序号)。
2.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披露,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人口专家:负增长可能提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如表是第三、四、五、六、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总数(亿) 年增长率(%)
全国人口总数(亿) 男性(%) 女性(%)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第三次 1982年7月1日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年7月1日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年11月1日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年11月1日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第七次 2020年11月1日 14.118 51.24 48.76 105.07 0.53
(1)历次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_______。普查时首先要明确普查_______和普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2)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第七次人口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_______(填“快速增长”“低速增长”或“低速减少”)态势。
(3)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调查,也就是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为“小普查”。“小普查”时,不可能逐一调查,需要选取1%调查对象作为_______。
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显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雾霾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渐增加。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对人体的____系统影响严重。
为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火车站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多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2)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实验的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3)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测得的数据做怎样处理____。
(4)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越____。
(5)绿色环保,人人有责。为了我们的天空更蓝环境更美同学们应该做些什么____。
4.科学调查表明,一颗纽扣电池随意丢弃到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分为镉、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灌胃液体镉浓 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小时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mg/mL 1mL 10只 10%
C 0.02mg/mL 1mL 10只 20%
D 0.03mg/mL 1mL 10只 30%
E 0.04mg/mL 1ml 10只 40%
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_____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人如果食用了这类鸡,最终也对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_。
实验启示:
(5)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
5.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于是我市某校学生进行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实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了pH为3和5的两种“模拟酸雨”。设计过程如下:
Ⅰ.取三个培养皿,分别标号甲、乙、丙,在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三层湿润的纱布,并均匀的摆放30粒大小一致且新鲜的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Ⅱ.每天在甲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在乙中喷洒等量pH为3的“模拟酸雨”,在丙中喷洒等量pH为5的“模拟酸雨”。
Ⅲ.记录和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一周后,甲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多,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较少,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少。
根据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
(3)三个培养皿放入相同数量且大小一致的新鲜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
(4)每个培养皿不用1粒绿豆种子而用30粒绿豆种子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5)酸雨主要是由于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的。作为中学生,请你为控制酸雨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6.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BeatPlasticPollution)。中国主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1)酸雨是指pH<[____________]的雨水,其污染源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雨对人类危害很多。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____________](填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2)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____________]。减缓该效应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3)如果臭氧层遭破坏,大量的[____________]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导致人患皮肤癌数量的增加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下列消费方式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使用再生纸 B.夏天使用空调调至最冷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
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即将迈入“有法依”的时代。生活垃圾按照不同属性、处置方式和国家规定,主要分为四类(如图所示)。
资料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资料三: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1)香蕉皮应放入___________垃圾桶中。
(2)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禁止旅客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菜入境。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威胁我国的生物安全。
(3)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酸雨一般是指pH小于___________的雨水。
(4)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③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A
(2)破坏自然环境;破坏农业系统,影响人类健康
(3)D全对
解析:(1)文中关于污染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环境污染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2)文中提到的环境污染的后果主要是在破坏自然环境、破坏农业系统和影响人类健康三个方面。
(3)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下降,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已经更多地关注环境质量的提高,并用财力和技术治理环境问题,环境质量已经得到有效改善,题图D符合这种变化。
2.答案:(1)调查法;目的
(2)多于;低速增长
(3)样本
解析:(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历次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调查(法)。
(2)由表格的最后一栏可以看出,年增长率逐渐下降。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50%,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50%,男性多于女性;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60%,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40%,男性多于女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63%,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37%,男性多于女性;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27%,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73%,男性多于女性。所以,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第七次人口数据表明,我国的人口每年都增长,但增长率在降低,因此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3)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1%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3.答案:(1)呼吸
(2)变量
(3)求平均值
(4)大或高
(5)少用私家车,植树造林
解析:(1)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雾霾颗粒物微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3个小组同学测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4)由表中数据知,下班时段PM2.5的平均值最高,为98微克/立方米,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5)绿色环保,人人有责,为了我们的天空更蓝环境更美,同学们应该多植树造林,少用私家车。
4.答案:(1)对照实验/对照组;避免偶然性
(2)保持单一变量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越大
(5)回收处理废电池/不乱扔废电池
解析:(1)探究实验要遵从对照原则;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的样本数量要合理,需做重复实验的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要进行求平均值等,这要些要求都是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因此,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2)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灌胃液体的镉浓度,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保持单一变量。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镉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进行富集,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4)根据本实验的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镉溶液浓度的提高,小鼠的死亡率也随之升高;这就说明镉对生物体的危害与镉的浓度有关,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就越大。
(5)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镉、铅、汞等,这些重金属如果随意丢弃,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废电池,如回收利用、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而不是随意丢弃。
5.答案:(1)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对照
(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5)步行上学、上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某校学生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甲培养皿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甲培养皿是对照组,所以实验中设置甲培养皿的作用是对照。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酸雨;对照实验要求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酸雨,其余条件都相同,由此可知,三个培养皿放入相同数量且大小一致的新鲜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的原因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在进行实验时用30粒种子而非1粒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
(5)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由此可知,为控制酸雨提出合理的建议有:节约用电可以减少煤的燃烧,从而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也可以步行上学、上班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石油的燃烧,从而可以减少石油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这些建议都可以控制酸雨。
6.答案:(1)5.6;二氧化硫
(2)温室效应;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
(3)紫外线;B
解析:(1)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杂质粒子的催化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形成酸雨。(2)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等,可大幅度减缓该效应。(3)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如果臭氧层遭到破坏,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例如,可能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夏天使用空调调至最冷,不但不利于人体健康,还会使用电量大增,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是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不相符的。使用再生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都是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所以B符合题意。
7.答案:(1)厨余
(2)生物入侵
(3)二氧化碳;5.6
(4)①③
解析:(1)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应放到厨余的垃圾箱中。(2)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禁止旅客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菜入境。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外国的害虫等入侵我国,威胁我国的生物安全。(3)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4)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等措施不能从源头有效地防止酸雨的形成,①少用煤作燃料、③燃料脱硫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