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古代历史上某帝国扩张示意图,这个帝国最可能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11世纪,位于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宰府,将通过贸易获取的“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天皇观阅“唐物”并将其分赏给王公贵族,这一套仪式被称作“唐物御览”。这一举动( )
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B.宣示了天皇的统治权威
C.旨在加快日本封建化进程 D.消除了割据势力的威胁
3.下表所示为629—707年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统计(部分)。这些使者的派遣( )
期数 时间 次数
第一期 舒明天皇(629—641年在位)到齐明女皇(655—661年在位)时期 共派三次
第二期 天智天皇(662671年在位)时期 共派出两次
第三期 文武天皇(697—707年在位)到孝谦女皇(749—758年在位)时期 共派出四次
A.将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日本 B.促进了日本幕府体制的形成
C.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构建 D.解决了日本社会的严重危机
4.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反映了( )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 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的见证
C.新罗接受了唐中央政府的册封 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
5.以下两图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日本具有同西欧较为相似的社会形态,对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君主都掌握着实际上的最高权力 B.都通过层层分封强化了专制
C.都以封建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 D.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
6.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被认为是贵族生命和财产的保护者,而贵族是苏丹的奴仆;苏丹是农民的“牧羊人”,农民则是苏丹圈养的“羊群”。这说明( )
A.苏丹成为凝聚社会的重要力量 B.苏丹的地位高于宗教领袖
C.苏丹是由各界共同推举产生的 D.苏丹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7.该城市扼黑海门户,是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古代“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该城市曾是下列哪个古代帝国的首都( )
A.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B.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C.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8.印度德里苏丹国的苏丹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国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德里苏丹国的国教是( )
A.明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如图体现的主题是( )
A.数字起源历史悠久 B.文明在交流中发展融合
C.印度文明最为先进 D.国家因知识归属而斗争
10.以下两图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日本具有同西欧较为相似的社会形态,对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 B.都以封建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
C.都通过层层分封强化了专制 D.君主都掌握着实际上的最高权力
11.“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更是帝国的政治中心所在。不过,它代表的不再是希腊正教的拜占庭文明,而是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文明。”这里是( )
A.巴格达 B.伊斯坦布尔 C.巴比伦 D.安条克
12.日本镰仓幕府时期(1185~1333年),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被尊称为“御家人”,其平时须为将军修筑御所,战时则自备武器出战。将军对御家人则会赐予一定的官职和土地,并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由此可知,当时的将军和武士之间( )
A.带有强烈的互利互惠色彩 B.注重政治分封和军事义务相结合
C.形成相对平等的契约关系 D.形成依附性和独立性的有机统一
13.在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时期,统治者“一方面在各个领域紧紧地依靠阿拉伯人并表现出强烈的阿拉伯性,另一方面又背离了许多伊斯兰传统……伊斯兰反对的部落偏见被重新复活”,伍麦叶人主动适应并逐渐采取了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和超经济强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 )
A.商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 B.统治政策兼顾宗教性与世俗性
C.政治和文化发展方向背离 D.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
14.757年,日本颁行的《养老令·考课令》载,“凡秀才,试方略策二条。……凡明经,试《周礼》《左传》《礼记》《毛诗》各四条,余经各三条,《孝经》《论语》共三条。……凡进士,试时务策二条。帖所读《文选》上秩七帖,《尔雅》三帖”。这反映出日本( )
A.士人的汉文水平较高 B.注重官员的儒学素养
C.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D.仿照中国的科举制度
15.书云观与观象监是明、清藩属国朝鲜李朝的司天机构,李朝政府屡派天文官赴北京学习天文历法、购置天文书籍和观测仪象,形成“赴燕官”制度。由此可知( )
A.宗藩体制下朝鲜李朝对中国政治认同 B.中国天文学向东亚周边国家广泛传播
C.朝鲜积极向外学习促进本国经济发限 D.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长期领先世界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至8世纪,阿拉伯人在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亚、非、欧三大洲,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冲击,尤其对两河流域的波斯地区影响至深;同时,具有悠久文明积淀的波斯文化在政治、宗教、文学、语言等多方面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摘编自李敏等《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文化与波斯文化的交往》
材料二 在上千年的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最深远的,唐文化对于在其影响下所推动的且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大化改新,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日本学习中国政治文化的极好例证之一。
——摘编自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材料三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承袭了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核心地区,而且其政治、经济制度也未在阿拉伯帝国基础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奥斯曼帝国内,苏丹作为帝国最高元首,统辖军队;帝国宰相听命于苏丹总揽国政;许多大臣分管行政、司法、财经和宫廷事务。地方诸州均设有军事、民政和财政长官等遍布各地的苏丹耳目和四通八达的邮递驿站,全国处于苏丹的严密统治下。
——摘编自田瑾等《奥斯曼帝国后期中东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斯曼帝国和古代日本改革政治的共同目的,并简述二者所体现的中古亚洲文明发展的突出特性。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61—1258年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大举向外扩张,建立了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帝国。希腊、波斯、印度等多种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交相辉映、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阿拉伯语言文学、伊斯兰宗教学以及哲学、医药学、化学、星占学、天文学逐渐兴起;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各种艺术也百花齐放、日臻完美,建筑艺术更具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安康与幸福,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多彩。
——摘编自王根明《阿拉伯文化的分期和界定》
材料二 中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阿拉伯文化曾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但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绚丽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同时也留下了那个时代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开放进取、奋发创造的文化精神。阿拉伯帝国控制了重要的贸易路线,如丝绸之路和地中海贸易,为帝国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了繁荣。
——摘编自张桂荣、诸海燕《略论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根据“麦加”“麦地那”“阿拉伯半岛”以及“750年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判断是阿拉伯帝国,D项正确。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灭亡于前330年,其统治范围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时间、疆域范围均不符合,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兴起于前4世纪晚期,其统治范围不包括阿拉伯地区,排除B项;罗马帝国时期统地中海成为其内海,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世纪(日本)。据材料可知,11世纪日本的“唐物御览”指的是由日本九州地方政府将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再由天皇将唐物分给王公贵族的一套仪式,这套仪式体现了天皇地位和权威,B项正确;这一举措并不能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排除A项;当时日本已确立封建制度,排除C项;D项表述夸大了这一举动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629—707年(日本)。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的遣唐使,把中华文化带到日本,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项正确;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排除A项;这一时期主要是中央集权时代,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新罗)。材料体现了新罗受唐朝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了唐朝的年号,这反映了两国政府关系往来密切,高层之间友好交往,B项正确;借鉴唐朝年号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指出本质问题,排除A项;新罗借鉴唐朝年号并不能说明接受了唐中央政府的册封,排除C项;新罗借鉴唐朝年号并不能得出来往的频繁的论断,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和日本。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效忠封君,封君给予封臣土地和保护,日本封建等级下,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即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D项正确;日本幕府体制下,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排除A项;中古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B项;中古西欧和日本都以庄园制为经济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奥斯曼帝国。根据材料中苏丹对贵族、农民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成为统治贵族、农民的核心,这说明苏丹成为凝聚社会的重要力量,A项正确;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既是最高统治者,也是帝国范围内的宗教领袖,权力极大,并非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排除BD项;材料不涉及苏丹的产生方式,排除C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据材料“扼黑海门户,位处欧亚交通要冲”,是古代“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指的是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以巴比伦为首都,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先后以大马士革和巴格达为首都,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印度德里苏丹国的苏丹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国教是伊斯兰教,D项正确;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排除A项;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排除B项;基督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世界)。据本题材料“我们印度人创造了你们”“我们不姓印度”“我们是阿拉伯数字”等概括得出结论是: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创造的,后经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才成为我们今天的阿拉伯数字,因而阿拉伯数字的创造和传播,正是文明在交流中发展融合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文明的交流,而不是数字起源是否悠久,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却不能证明印度文明最为先进,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表现出国家因知识归属而斗争这样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效忠封君,封君给予封臣土地和保护;日本封建等级下,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即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A项正确;中古西欧和日本都以庄园制为经济基础,排除B项;中古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C项;日本幕府体制下,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中心,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据此,“这里”应该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B项正确;巴格达是古代西亚文明,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巴比伦是古代西亚文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安条克是最早建立十字军政权的叙利亚大城市,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镰仓幕府时期的日本。根据材料可知,幕府时期,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需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和军事义务,而将军则须授予并保护武士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双方之间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与“政治分封”无关,排除B项;将军和武士是主从关系,“平等”的说法有误,排除C项;武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一方面体现出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另一方面体现出与宗教中非歧视性、超阶级性相背离的、服务于世俗阶级统治的政策特点,统治政策兼具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B项正确;材料未描述商业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阿拉伯统治者对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的借鉴,而非政治与文化的背离,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统治政策,而非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757年(日本)。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日本推行选拔人才的考试,该考试制度无论考试程序还是考试内容,多借鉴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D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参与考试的士人文化水平的高低,排除A项;日本的《养老令·考课令》主要参照中国考试制度进行人才选拔无法看出是否重视官员的儒学素养,排除B项;题干信息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朝鲜。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天文历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政治统治服务,朝鲜李朝运用明清时期的历法,奉明清王朝的正朔,体现了宗藩体制下李朝对中国政治认同,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天文学对朝鲜李朝的影响,“广泛传播”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天文学的影响,“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长期领先世界”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帝国疆域广阔;对异域文化的吸收;政治稳定;开明的经济政策;国际环境有利;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知识阶层的推动。(答出三点即可)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稳定。
特性:中古亚洲文明在开放互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其内部不同范围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也相当突出。(其他答案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原因: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亚、非、欧三大洲”得出优越的地理位置,帝国疆域广阔;根据材料“同时,具有悠久文明积淀的波斯文化在政治、宗教、文学、语言等多方面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得出对异域文化的吸收;政治稳定;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实行开明的经济政策;当时国际环境有利;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知识阶层的推动。
(2)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奥斯曼帝国、日本。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在奥斯曼帝国内,苏丹作为帝国最高元首,统辖军队;……全国处于苏丹的严密统治下”结合日本大化改新可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稳定。
第二小问特性:根据材料“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最深远的,唐文化对于在其影响下所推动的且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大化改新”“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承袭了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核心地区,而且其政治、经济制度也未在阿拉伯帝国基础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得出中古亚洲文明在开放互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其内部不同范围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也相当突出。
17.(1)特点:兼容并包,交相辉映;领域广博,宗教、艺术、科学多元发展;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文化生活丰富。
(2)影响:政治方面,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对后来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方面,加强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保存和传承了许多古代学术成果,推动了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对许多地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但要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给分)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特点:由材料“希腊、波斯、印度等多种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交相辉映、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可得出兼容并包,交相辉映;由材料“阿拉伯语言文学、伊斯兰宗教学以及哲学、医药学、化学、星占学、天文学逐渐兴起;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各种艺术也百花齐放、日臻完美,建筑艺术更具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可得出领域广博,宗教、艺术、科学多元发展;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由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安康与幸福,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多彩。”可得出文化生活丰富。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积极影响:由材料“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大举向外扩张,建立了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帝国。”“中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及所学可知,政治方面,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对后来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材料“阿拉伯帝国控制了重要的贸易路线,如丝绸之路和地中海贸易,为帝国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了繁荣。”及所学可知,经济方面,加强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希腊、波斯、印度等多种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交相辉映、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阿拉伯语言文学、伊斯兰宗教学以及哲学、医药学、化学、星占学、天文学逐渐兴起;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各种艺术也百花齐放、日臻完美,建筑艺术更具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阿拉伯文化曾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但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绚丽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同时也留下了那个时代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开放进取、奋发创造的文化精神。”及所学可知,文化方面,保存和传承了许多古代学术成果,推动了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结合所学可得出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对许多地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