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多校联考中考信息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湖北省多校联考中考信息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8 16:0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领航学校联盟6月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以“徜徉山水间”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小武和小文特邀你参与,请完成如下学习任务。
1、(2分)小武在为班刊的“山河之声”栏目挑选朗读材料,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武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若夫(fú)淫雨霏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xíng),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B.小武希望读出作者的孤独,他这样处理节奏: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看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C.小武想读出济南的小山带给人们的温情,他这样处理停连(“V”表示停,“∧”表示连):真的,济南的人们V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D.小武想强调诗人对祖国发自内心的深沉含蓄的爱,他这样处理重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2分)在班刊“汉字之趣”栏目中,小文写了个“尧”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抓耳□腮 B.□首以盼 C.美丽富□ D.分外妖□
3、(2分)小武在班刊的“名胜之美”栏目中,为十堰市茅箭区回龙寺创作了一副对联。请将下列短语组合成上下联填入横线处。
藏古寺 伏盘龙 云山环绕 林坚幽深
上联:
下联:
4、(3分)班刊开设“雪中见闻”栏目,大家积极投稿。小文在审核时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某稿件的标题:《各大景区严阵以待,迎接“小长假”旅游高峰到来》
②某稿件里写道:大雪封路,郑老师首当其冲,拿出工具铲雪。
③某稿件的标题:《抗击冰雪,保障供应,超市菜场门庭若市》
5、(3分)小武在写班刊的刊首语时,准备对湖北各地进行推介,于是收集了全国各地文旅局的宣传文案,如河北的“钵钵冀”,贵州的“黔年等一回”,河南郑州的“郑道的光,照到了大地上”,云南玉溪的“一次‘玉’见,一生‘溪’欢”……小文认为这类谐音梗既有趣又有创意,小武却认为这是词语滥用。请结合一两个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6、(8分)在班刊的“水之韵”栏目中,小文以“水”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观沧海》)
② ,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
③逝者如斯夫, 。 (《论语》)
④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 。 (《黄鹤楼》)
⑥仍怜故乡水, 。 (《渡荆门送别》
⑦ ,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⑧长风破浪会有时, 。 (《行路难》)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4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释】①行子;远行的人,指李侍御。②骢(cōng):指黑色的骏马。③房(lǔ)障:阻挡外敌的关塞,这里指安西。④燕支;山名。⑤秦城:长安城。⑥太白:秦岭太白峰,长安在峰以东。
7、(2分)诗人借“飞蓬”比喻远行之人,由此我联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也有这样的用法: , 。
8.(2分)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诗人在殷切劝慰之后,以“
”(摘录诗中句子填空)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4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A)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②为有年。既而弥月③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④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B)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⑤,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以乐于此亭,其可得(C)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⑥,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上天下麦子,这是由龙卷风造成的。②占:占卜。③弥月:满月。④忭:欢乐。⑤荐饥:连年灾荒。⑥优游:悠闲地游玩。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宴酣之乐
查阅词典法:①连接;②类;③嘱托;④劝请。 以属客而告之
课内迁移法:小大之狱 狱讼繁兴
联想词语法:适逢其时 而吾亭适成
10、(2分)请将“于”“耶”“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官 吏 相 与 庆 于 庭 商 贾 相 与 歌 于 市 农 夫 相 与 忭 于 野
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3、(2分)甲文中勾勒了四幅风习画,表现了百姓生活安乐,滁州政事清明。请用文中的短语给每幅图景取个名字。
14、(2分)两文作者,同为贬谪之身,志趣追求却十分相似。欧阳修的“乐”与苏轼的“乐”,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你说说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7分)
如何让“电子榨菜”变得有“营养”
①最近,“电子榨菜”成了网络热词。顾名思义,该词是指在用餐场景下观看,像榨菜一样被赋予“下饭”功能的视频。
②随着视频观看渠道越来越多。人们的观看诉求出现了碎片化、即时性等新特点。所以,“电子榨菜”这种能刺激食欲、获得心理慰藉、实现娱乐放松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起初,它出现在就餐场景中。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结构演变,独来独往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多观众喜欢在吃饭时由“电子榨菜”陪伴。后来逐渐发展为媒介赋权时代人们消磨闲暇时光的新常态。大家经常在社交平台热烈讨论哪些影视作品更“下饭”,欣赏“电子榨菜”演变成了很多年轻人吃饭甚至日常文化生活的标配,构筑了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观。
③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电子榨菜”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看用户的喜好和选择。梳理被很多人称为“电子榨菜”的内容,我们发现,它糅合了影视剧、纪录片、短视频等多种形态,具有生活化、节奏慢、不费脑,让人轻松愉悦,缺乏戏剧冲突,信息增量有限等特点。如《花间提壶方大厨》《卿卿日常》等展现平凡日子里的家长里短、人际互动的慢生活影视剧,或是《脱口秀大会》《武林外传》这类“梗”和“段子”频出的喜剧。但归根结底,“电子榨菜”只是小菜,能下饭,且仅能下饭。这些作品剧情逻辑无需仔细推敲,精神内涵不必深层挖掘,没法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思想启迪或情感体验。作为片方在场景化营销过程中使用的标签,本无可厚非,一旦将这个概念从标签上升到文化现象乃至创作趋势,则必须引起业界的关注和警惕。当下影视行业已出现为了“下饭”制造“电子榨菜”的不良倾向。一些创作者迎合用户浅阅读、碎片化等低水平欣赏诉求,满足大众浅层的感官愉悦,在创作中回避深邃,解构崇高,追求浅白,注重视听效果却忽视现实逻辑、注重娱乐性却放弃引领性,消解了影视创作对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的价值追求。有的作品情节低智无脑,有的作品内容注水乏味,有的作品一味通过叠加流行元素增加“网感”,还有的作品直接以“下饭”为卖点。这些作品给创作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若任由这种“走捷径”的创作方式发展下去,此类简单迎合的作品越来越多,“电子榨菜”将沦为供人消费、为人牟利的快餐式商品,甚至失去审美价值变成电子污染物。而一旦“榨菜化”创作成为影视餐桌的“主菜”,观众对艺术创新、精神引领的追求也将停滞不前,社会审美取向将受到深远影响。在低级趣味与低俗之作的恶性循环之间,最终使文艺创作患上“失语症”。
④因此当下各界都应警惕“榨菜化”创作欣赏问题。创作者应力求在作品的艺术属性、社会属性、娱乐属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疏导社会情绪、观照受众诉求的同时,展开对历史的解读、现实的洞察,对人类情感、人性命运的深度思考,力求将作品从“榨菜”变成“营养餐”。广大受众应该意识到,即使是娱乐,也要有自我把控意识。不能盲目地被营销控制、被噱头吸引、被评价误导、被观感驱使。过度沉迷于通俗娱乐的虚幻满足中,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审美鉴赏力。“电子榨菜”好吃也不能多吃,我们应该摄取更多“营养餐”。多管齐下,“电子榨菜”之问当可破解。
(文/藏花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5.(2分)“电子榨菜”为何会在当下流行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电子榨菜”迎合了人们碎片化、即时性的视频观看诉求。
B.“电子榨菜”能缓解消极的情绪,使人们获得身心的放松。
C.“电子榨菜”能刺激人们的食欲,营造出陪伴就餐的氛围。
D.“电子榨菜”加快了生活节奏,为年轻人提供社交热门话题。
16.(3分)“电子榨菜”的盛行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17.(2分)近几年,“电子榨菜”在青年网民中很火,很多人没有“电子榨菜”甚至吃不下饭。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自己如何才能让“电子榨菜”变得有“营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散 步
●李娟
①我是腊月二十九晚上回到阿克哈拉的。大年三十我们大扫除了一通,晚上我们一边吃年夜饭,一边商量明天怎么过年。后来妈妈想出一个主意来,她说:“我们一大早起来,穿得厚厚的,暖暖和和的。把家里的三条狗也带上,一起穿过村子进入荒原,一直向南面走,直到走累了为止。”她还说:“这一次要去到最远的——远得从未去过的地方看看。”我们都是喜欢散步的。
②于是,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吃得饱饱的上路了。最近这几天天气非常暖和,清晨一丝微风也没有,天空明净地向前方的地平线倾斜。远远的积雪的沙丘上,牛群缓缓向沙漠腹心移动,红色衣裙的放牛人孤独地走在回村的途中。
③除此之外,视野中空空荡荡,大地微微起伏。
④戈壁坦阔无边,我们两人三狗微渺弱小地行走在大地的起伏之中。有时来到高处,看到更远处的高地。起风了,三条狗蹲立在风中向远方眺望,狗耳朵吹得微微抖动。我们把衣领竖起来,解下围巾包住脑门,继续往前走。渐渐走进了一道干涸宽阔的旧河床里。这是一条山洪冲刷出来的沟壑。每年初夏暴雨时分,洪水都会从这里经过,奔向地势低的乌伦古河谷。长长的风刮去平坦处的积雪,裸露出大地的颜色。走在上面,脚下的泥沙细腻而有弹性,背阴的河岸下白雪皑皑。
⑤越往前走风越大,天空越蓝。我妈说拐过前面那座沙丘就会有树。不久后,果然就看到了树。已经走过那么远的空无一物的荒野,突然看到树,真是难以言喻的感觉。在阿克哈拉,以为树只长在湿润的乌河两岸。想不到离水源那么远的戈壁滩中也有。
⑥一共大约十来棵,都是杨树。有三棵在远一点的地方安静地并排生长着,其余的凑成了一片小小的树林。林子里长着芨芨草、红柳和铃铛刺等灌木。我们走出河床,向三棵树那边走去。看到树下有毡房驻扎过的圆形痕迹。这些树离地两米高的地方一点树皮也没有。肯定是被骆驼啃的。虽然裸露着光滑结实的木质,但它们并没有死亡。
⑦出了林子继续向南,风越来越大。快中午了,赛虎和蛋蛋都累得直吐舌头。只有阿黄仍兴致勃勃地东跑西跑,神出鬼没。我们又走上一处高地,这里满地都是被晒得焦黑的拳头大小的扁形卵石,一块一块平整地排列在脚下,放眼望去黑压压一大片。而大约两百米远的地方,又有一个铺满白色花岗岩碎片的沙丘。两块隆出大地的高地就这样一黑一白地紧挨在大地上,相连处截然分明。天空光滑湛蓝,太阳像是突然降临的发光体一般。每当抬头看到这太阳,都好像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一样——心里微微一动,惊奇感转瞬即逝,但记起现实后的那种猛然而至的空洞感却难以愈合。
⑧月亮静静地浮在天空的另一边,边缘薄而锋利。
⑨虽然脑袋上包着围巾,但我的额头和后脑勺还是被风吹得冰冷发疼。咽喉也有些疼。大家便开始往回走。回去的路恰好迎着风,于是我们都不再说话了。满世界只有风声,呜呜地南北纵行、通达无碍。
(选自《我的阿勒泰》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减)
18.(2分)文章描写了沙丘、 、 等西北特有的自然风貌,展现了 的阿勒泰风光。文章语言 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有一种原生态的美。
19.(2分)请结合加点词谈谈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戈壁坦阔无边,我们两人三狗微渺弱小地行走在大地的起伏之中。
20.(2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中“妈妈”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1.(3分)本书自序中写道:“对于阅读者,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生活态度和美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22.(3分)近日,央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完播,这部剧唤醒了人们久远记忆中的田园牧歌、无限憧憬的世外桃源。那么这篇文章引发了你怎样感悟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8分)
【甲】
①不久以后,孙中山做西南联军总司令,并打败了傅督军,可是不幸他又被北方军阀驱出湖南。彭德怀跟着孙的军队一同逃跑了。受了孙的一个军长程潜的委托去做侦探的工作,彭又回到长沙,可是他为人所卖而遭受逮捕。那时候张敬尧正统治着湖南。彭德怀述说着他的经验说:
②“每天他们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拷打我一个钟头。有一天晚间,我的双脚被捆着,双手被绑在背后,狱卒站在我的周围用脚踢我,逼着我招供——因为他们对于我还没有证据。我好几次昏了过去。
③“这种拷打持续将近一个月之久。在每次拷打之后我总是想着再一次我就要招供了。因为我实在受不起了。可是每一次我总是决定不等到第二天我不会放弃的。结果他们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任何东西,而且使我非常惊讶的是他们后来终于将我释放了。在我一生中最满意的事,是几年以后,当我攻下了长沙以后,我们把那所折磨人的老房子拆毁了。我们释放了好几百个政治犯,他们里面有许多人,遭受了毒打,凶恶的待遇,以及饥饿,已经是半死的人了。”
【乙】
①盼望已久的木柴已经近在咫尺。但是筑路进度特别缓慢,因为伤寒病每天要夺去几十双有用的手。
②有一天,保尔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发烧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今天的热度比以往哪天都高得多。
③那吮吸着筑路队血液的肠伤寒也在悄悄地向保尔本人进攻,但是他健壮的身体仍在抵抗它。一连五天他都强打精神,挣扎着从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起来,跟别人一道去上工,但无论是那件暖和的皮短大衣,还是朱林来送给他的那双已经套在冻坏的双脚上的也靴,都帮不上他的忙了。
④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东西猛刺一下他的胸口。他浑身发冷,上下牙直打架,两眼发黑,只觉得树木像旋转着的木马似的围着他直打特。
⑤他好不容易才走到车站。异常的喧哗声使他吃了一惊。他仔细一看,只见站台旁边停着一列跟站台一样长的平板列车,上面装着小火车头、铁轨和枕木,许多随车同来的人正在忙着却车。他又向前走了几步,身子便失去了平衡。他只觉得头一晕,就我倒在地上。积雪贴着他那灼热的脸颊,他觉得很舒服。
⑥几个小时以后才有人偶然发现他,把他抬进板棚里。柯察金呼吸困难,已经认不出周围的人了。从列车上请来的医生说:“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体温四十一点五度。至于关节炎和脖子上的两个毒疮,那倒不值一提了。光是上面那两种主要病症,就足以把他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下表展示了同学们研读《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部分成果,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23.(2分)请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色窑工 伙头军 神怪生活 教育部长 毛泽东 徐海东 徐特立 朱德 追逐溃逃的敌军 第一次受伤离队 修筑铁路 结婚之后 大腿中弹受伤 头部受伤,右眼失明 双腿瘫痪,双目失明 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
24.(2分)两篇选文都写了人物面对困境时的态度,请结合【乙】选段,分析保尔的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彭德怀有着坚韧的意志,他面对严刑拷打,虽然有时也想妥协,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
25.(2分)两篇选文的体裁不同,其语言特点也各异,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概括【乙】选段。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文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语言特点是平实、准确和客观。
26.(2分)《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给人以极大的鼓舞。请探究《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作品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锻造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和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5分)学生们研究“山水文化”作品集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和“绿水青山,源远流长”两个专题。请根据以下提示,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对山水文化的保护或传承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议。(100字左右) 任务二: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小诗,在分享会上与同学共同感悟山水中蕴含的哲理。(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文章。
任务一:古人寻访山水,觅得山水知音;市民city walk,觅得奇妙夜景;君子修身治国,觅得人生真谛……请你以“觅”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任务二:满山的红叶,静静的水面,冉冉升起的太阳等无不是积极向上的景象。山水有情,人亦有情。请补全“一程山水,______”为题,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清代魏源在《游山吟八首(其二)》中写道;“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见山魂魄”。游山如此,观水、赏月、看人,也是如此。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 请白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D(重音是“爱”)
2、A.挠 B.翘 C.饶 D.饶
3、林壑幽深藏古寺 云山环绕伏盘龙
4、①将“严阵以待”改为“准备就绪”或“蓄势待发”等
②将“首当其冲”改为“身先士卒”或者“率先垂范”等
③“门庭若市”改为“井然有序”或“供应充足”等词语
5、示例一:从趣味性和创意性的角度来看,这类谐音梗确实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宣传文案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河北的“钵钵冀”巧妙地将“钵钵鸡”这一流行词汇与“冀”(河北的简称)相结合,既传达了河北的美食文化,又让人印象深刻。同样,云南玉溪的“一次‘玉’见,一生‘溪’欢”也利用了谐音,将“遇见”和“喜欢”与“玉溪”相结合,表达了与玉溪相遇的美好和喜悦。
示例二:这类谐音梗也存在潜在的滥用风险。如果过度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语言的混乱和误解。例如,河南郑州的“郑道的光,照到了大地上”这句文案,虽然将“正道的光”这一网络流行语与“郑”相结合,表达了一种正能量,但“郑道的光”这一表述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能会让人产生困惑。此外,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谐音效果而忽略了文案的实际内容和质量,也可能会降低宣传效果。
6、①星汉灿烂 ②潮平两岸阔 ③不舍昼夜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⑤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万里送行舟 ⑦气蒸云梦泽 ⑧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4分)
7、诗人借“征蓬”自喻;借“归雁”指大雁北飞;借“胡天”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8.离魂莫惆怅 看取宝刀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4分)
9、(1)尽情地喝酒 (2)④ (3)指诉讼事件 (4)适逢 正巧遇上
10、A、乎 B、于 C、耶
11、官 吏 相 与 庆 于 庭 /商 贾 相 与 歌 于 市/ 农 夫 相 与 忭 于 野
1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
13、滁人游 太守宴也 众宾欢 太守醉
14、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乐;都展现了人生哲理之乐;
不同之处:
乐的内涵不同:欧阳修的“乐”更加多元化,包括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等,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苏轼的“乐”则更多地表现为隐士之乐,他在诗词中经常表达归隐山林、超脱世俗的愿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7分)
15.D
16.导致受众不愿深入挖掘作品精神内涵,无法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导致创作者为迎合用户,放弃了作品应有的现实逻辑和价值追求;导致社会审美取向趋于低级、低俗,让文艺创作患上“失语症”。
17.①创作者应力求在作品的艺术属性、社会属性、娱乐属性之间找到平街点,在疏导社会情绪、观照受众诉求的同时,展开对历史的解读、现实的洞察,对人类情感、人性命运的深度思考。②受众要有自我把控意识,不能盲目地被营销控制、被噱头吸引、被评价误导、被观感驱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18.戈壁 河谷 壮丽广阔 平淡自然、清新活泼
19.“坦阔无边”写出了戈壁的辽阔空旷,强调了大自然的宏大和壮丽;而“微渺弱小”则和“坦阔无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的微小和脆弱;但人们依然勇往直前,坚强乐观,自足丰盈,体现了人生智慧。
20.妈妈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坚韧智慧,有情趣,有爱心的人。妈妈生活在荒芜的戈壁,却选择用“散步”的方式来过年,并且要去“最远的一远得从未去过的地方”看看;散步时还要带着三条狗,包括收养的邻居不要了的老狗阿黄,途中顺便用雪把狗洗干净了,还抱走不动了的赛虎回家;妈妈能够细心观察到骆驼吃树叶的情景,并向我描述得生动有趣。
21.示例:本文描写了我与母亲带着三条狗散步的经历及散步过程中看到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广阔、美丽又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表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同时也传递出阿勒泰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于探索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22.示例一:这种自然之美让我意识到,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快速,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宁静和力量。
示例二:作者与家人一起散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被物质欲望所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却忽视了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与家人共度时光,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是一种更加真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示例三:这篇文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生活的简单与纯粹、面对挑战的勇气以及对生命的敬畏。这些感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并努力追求更加真实、有意义和美好的人生。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8分)
23.追逐溃逃的敌军——大腿中弹受伤
第一次受伤离队——头部受伤,右眼失明
修筑铁路——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
双腿瘫痪,双目失明——结婚之后
24.保尔有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他即使发烧,得了严重的肠伤寒,仍然顽强抵抗,强打精神,继续工作,直到晕倒。
25.如: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形象细腻,富有表现力。
26.这本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或: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略
28.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