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的特征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第2节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综合思维)
2.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区域认知)
3.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促进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 01
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生物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1
关联性的表现
2
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气候
土壤
生物
水文
地貌
关联性的表现
2
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环境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核心归纳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水文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生物生长
核心归纳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
气候 气候的干、湿、冷、暖条件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土壤性质等,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水文、地貌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核心归纳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4.生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核心归纳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素养培优
2022年6月1日21时30分左右,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351国道一隧道上游出口位置处发生山体滑坡,壅塞宝兴河形成堰塞湖。
问题:1.[综合思维]此次山体滑坡影响了哪些自然环境要素?
答案:
地貌形态的改变(山体滑坡),导致了水文状况的改变(形成堰塞湖),影响山体上植被生长和土壤(土层)变化。
问题:2.[综合思维]植被要素的变化与山体滑坡有何关系?
答案:
山区植被覆盖率的减小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
/ 02
环境特征的一致性与
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1
全球角度
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一致性突出
区域尺度
同一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具有具有相对一致性特征
西北地区
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2
全球角度
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具有自身统一的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
区域角度
每个区域内部整体性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也是统一的
青藏地区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方法技巧
地理关联示意图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的组合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网成图,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简明化,对理解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等都有重要作用。
我国北方沙尘暴成因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方法技巧
地理要素关联模式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要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2)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有效信息。
(3)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4)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