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向学生展现历史演进以及人类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基于这一理念,本教学案例力图在精选重要史事、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围绕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运用构建历史时间轴、史料解读、地图应用等多种手段,构建多视角、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以期通过《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的学习,学生能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涉及时间长、跨度大,讲述二战后50年代至90年代两极格局的演变历程:随着二战的结束,东西方重新走向对立。在美苏的不断猜忌中,两大阵营的对抗正式开始。双方开展了除直接军事交战之外的全方位遏制与竞争——冷战阴云笼罩二战后的世界。60、70年代,在两极对峙格局下,欧洲、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多个力量开始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两极对峙。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对抗逐渐缓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从单元视角看,本节课是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中的最后一节,是从分述各国历史到总述世界形势的转折点。本单元前三节分别讲述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自身的发展变迁,展示各自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本节则从国际关系视角阐述这些力量之间的关系变迁,是从国际视角宏观上把握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
从通史视角去考量,“美苏冷战”是“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主线,是二战后国家关系演变的缘起和起点,对于理解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有重要作用。本课通过讲述美苏冷战的始末,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格局演变以及影响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下国际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八单元的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在高一下学期。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很好的把握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与方法,可以较为流畅的进行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大体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及变化过程。
四、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构建历史时间轴的方式,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多角度搜集史料,探讨冷战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时间轴、历史照片、历史地图、主要人物回忆录等方式,纵观冷战表现并对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国际格局演变及影响演变的重要因素,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两极争霸格局是由美苏两国的对外战略决定的,从而使学生明确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原则。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表现及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
教学难点:美苏“冷战”的背景原因;影响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及由此得到的启示。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冷战的兴与亡” 作为主线,设计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冷战兴起,角逐欧洲;第二篇章——冷战扩大,时急时缓;第三篇章——硝烟“散去”,展望世界。通过整合归纳,构建起以“冷战兴亡——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为主线的主要知识框架, 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思考冷战的启示为引子把课堂延伸到课堂外、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基础上融会贯通、展望未来。
七、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
携手相助举杯相庆
教师讲述:美苏两国在二战中携手相助,是对抗法西斯的亲密战友,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举杯相庆,而就在此时美国驻苏联参赞却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那么这个“战争”指什么?二战中亲密无间的盟友在战后关系如何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所起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兴趣、快速进入正题,易简短巧妙、悬疑激趣。图片类史料生动形象,对于营造情境、调动气氛很有裨益。同时结合美国驻苏参赞的话巧妙设疑、呈现冲突,引发学生对二战后美苏关系走向的思考。
第一幕 冷战兴起 角逐欧洲
自主学习: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关系走向如何?都采取了哪些行动?阅读课本第一目,完成二战后初期时间轴:
学生根据第一目内容,自主设计时间轴并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习的基础。通过自主构建时间轴,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二战后美苏关系变化,搭建起恰当准确的时空观念。
过渡:从同学们建造的二战后初期时间轴可以看出,二战后初期美苏进行了一系列对抗,最终在1955年形成两极对峙格局。为何二战中亲密无间的盟友在二战后变成了敌人?到底是谁引发了冷战。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史料对这一问题一探究竟。
材料一 丘吉尔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1946年于美国)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他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记者问
材料二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斯大林的演说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
——1946 年 2 月 9 日斯大林在选民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蔓延及生长。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会议上的讲话(1947)
材料四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展示自己得出的结论:材料一认为冷战兴起与英国丘吉尔煽动有关;材料二认为是塑料斯大林强调与资本主义对峙、战争不可避免;材料三可以看出是美国积极主张与极权主义抗争;材料四则综合美苏国家利益矛盾、意识形态对峙等问题,认为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冷战爆发。
[设计意图]:冷战起源问题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立场不同、时代不同、史学家们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如何理解这一段历史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这就离不开史料实证。为此,我挑选出四则不同立场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对四个材料进行分析,多角度认识冷战起源不只是美国或者苏联单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两者间的矛盾、怀疑和不信任引发冷战。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重在史料分析的方法和过程。无论是哪种观点,教师都不能强加给学生,需要学生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并得出结论。
教师:在二战结束合作基础消失、美苏实力增强、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立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美苏终于走向了对立——战后长达半世纪的冷战就此开始。冷战中都有哪些典型事件?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地缘政治
军事
教师:从大家总结的表格看,这一时期的冷战有何特点?
学生:涵盖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军事集团对抗等多个领域;美国先采取措施,居于主导地位;集中于欧洲地区。
教师:那接下来我们就其中一个措施——马歇尔计划来具体分析。
材料二
教师:美国倡导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何在?
学生:表面上是援助世界主要是西欧经济恢复;促进自由制度即资本主义发展;利用西欧与社会主义阵营对抗。
教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背后也有深深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抗,打上冷战烙印,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在这样的对抗之下,欧洲成了对垒分明的两大阵营(见下图),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再次梳理美苏针锋相对的对抗措施,以马歇尔计划为突破口深入分析冷战的实质。之所以选取马歇尔计划为典型事件分析,是基于学生对此比较陌生,且这一措施本身是经济援助计划,通过分析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更能体现这一时期冷战的激烈程度:几乎所有领域都打上冷战对峙色彩。在分析马歇尔计划时,采用文字材料、历史地图、历史漫画等多种形式,更好的展现史料教学,提升学生分析、辨别不同史料的能力。
过渡:在经历了二战后初期针锋相对的对垒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60年代以后关系发展如何?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目的学习。
第二幕 冷战扩大 时急时缓
自主学习:60年代以来,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阅读课本剩余部分内容,续写时间轴:
教师:通过大家自己续写的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出60年代以后对峙的两大阵营之际既有激烈对抗也有缓和交流。下面我们以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来具体看一下。
材料一
设问: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这一时期两极对峙呈现的特点?
学生:既有对抗也有缓和;冷战不局限于欧洲,也波及到美洲等地,影响越来越大。
教师:随着冷战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比如亚洲越南战争爆发等等。但是这一时期的冷战还呈现出另一鲜明特征:既有激烈对抗也有缓和交流。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特点?我们再通过时间轴和部分史料来分析。
呈现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61年至1973年,美国在长达12年的越南战争中,先后投入250多万部队,耗资3500多亿美元,5.6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l%。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基本形成均势。……苏联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把“缓和”摆在苏联70年代外交政策的首位。
学生:6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崛起,中国影响力增强、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两极格局;美国在这一时期遭受经济危机,实力有所下降;苏联抓住时机积极竞争的同时采取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冷战下缓和和交流的出现。
过渡:由此可见,美国60、70年代因为实力稍有下降,更多的谋求交流缓和。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与苏联的对抗,70年代末80年代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和平演变的应用,再一次使对抗凸显出来。那这种对抗的最终结果如何呢?我们进入第三幕的学习。
[设计意图]:续写时间轴能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时空框架,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的演变历程。基于这一时期冷战的特点追问其原因,能帮助学生构建通史观念,明白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知识网,学会多角度看世界、分析问题。同时,这一原因分析也为后期总结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做好铺垫。
第三幕 硝烟“散去” 展望世界
展示图片:
追问一:1991年12月21日,苏联国旗降下来再也没有升上去。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一极自行坍塌,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结束了。在这半个世纪中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分分合合,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美苏之间关系的变化?
学生: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实力;外交政策等
展示图片:
追问二:本节课我们纵观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你从这50年的国际关系变迁中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发言展示:
反对扩大核装备、反对搞军备竞赛;
反对插手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提升国家实力,为捍卫和平做贡献
追问三:冷战真的终结了吗?从中你又有哪些感想?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总结: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影响力的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同时也应该兼顾他国的利益,致力于建立平和、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追问:哪些因素影响了美苏之间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变迁中得到哪些启示?冷战真的终结了吗,请谈谈你的感想?这三个追问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从知识梳理记忆升华到核心问题思考,将课堂从历史往事延伸到现实生活,结合现实开展关于冷战终结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冷战结束了,但冷战留给现今更为可怕的产物就是所谓的冷战思维,冷战并没有真正终结。这个思考实际上是批判性思维的另一种形式——逆向思考。有助于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对已有结论进行再反思、再质疑,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八、教学评价设计
1.丘吉尔在富尔敦演说:“不仅充分表达了英国的意愿,同时也道出了美国想说而不便公开说的主张,适应了杜鲁门政府的需要”。下列符合“英国的意愿”的是( )
A.联合美国同苏联公开决裂
B.遏制苏联,重建欧洲均势
C.争当“反共斗士”
D.追随美国,维护世界霸权
B [二战后,英国沦为二流强国,遏制苏联势力在欧洲的扩展已力不从心,唯有寻求美国支持,重建欧洲均势,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故B项正确。A、C两项都是表面原因;D项“维护世界霸权”明显不合时宜。]
2.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主义 B.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
D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因此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的标准就是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3.下图为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的图标。图标中间的四角星代表北极星,为指明方向之意,将世界引向正确的道路,防止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对世界秩序的破坏。为此,苏联针锋相对,采取的措施是( )
A.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B.成立华约组织
C.支持不结盟运动 D.成立北约组织
B [由“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防止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对世界秩序的破坏”及图标可知,这一组织是北约组织,故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与之对抗。]
4.1963年,美国串通苏联和英国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为的是阻止法国和中国建设本国的独立核力量,法国和中国不约而同地拒绝在此条约上签字。1964年中法建交也被东西方媒体称为“外交原子弹”。这表明( )
A.中国原子弹技术得到法国的支持
B.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C.当时两大阵营内部均出现了分化
D.核扩散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C [美、苏、英阻止法国和中国建设本国的独立核力量,而法国和中国“拒绝在此条约上签字”意味着当时在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都出现了分化,尤其是法国不满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自主的趋向明显,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材料依据不足;B项与史实不符。]
5.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佐藤内阁提出了“过渡到政治大国”的口号。其根源是( )
A.日本国内右翼政治势力膨胀
B.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怂恿
C.日本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D.冷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
C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内外原因,其中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是内因且是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A项是一般原因;B、D两项是外因。]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突出反映出( )
①新兴力量冲击着美国的霸权 ②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③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欧共体、日本、中国都属于两极格局之外的新兴力量,其崛起反映出美国霸权受到挑战,故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故②正确;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体现在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上,与材料多极化趋势信息不符,故③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④错误。]
7.戈尔巴乔夫认为:现实表明第三世界并不存在社会主义革命形势,不应采取输出革命的形式来人为制造那里的革命;不应以意识形态作为决定对外政策和判断事物的标准,处理国际冲突时一定要考虑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普遍安全”。对此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
A.是苏联实力衰落的客观反映
B.直接推动了国际格局的转变
C.否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
D.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反映
A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综合实力进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戈尔巴乔夫主张的“新思维”是国家实力的客观反映,故选A项;苏联解体直接推动了国际格局的转变,而“新思维”只是推动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B项错误;题干中反对“输出革命”不等于否定社会主义革命,C项错误;此时苏联尚未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有误,排除D项。]
8.马丁·雅克在《卫报》中称:“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的理由应是,该年前后( )
A.东欧相继发生剧变,欧洲两种制度对抗局面开始打破
B.东欧相继发生剧变,苏联在欧洲的影响力已彻底丧失
C.苏联解体,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A [1989年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年份,20世纪特别是“冷战”以来,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体系和两个世界之间明显对抗的时期,到1989年这种对抗局面在欧洲基本结束,故A项正确;B项错在“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上;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可排除C、D两项。]
9.“有的国家原本不是主角,但后来实力强大了,能够制约国际关系,特别是能制约大国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一旦主角力量消长及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一论述正确解释了( )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特点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C.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 [材料的中心意思是,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故C项符合这一主旨。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
10.有一段时间,美国认为西方式自由民主是人类历史的最终最高级政体形式,并提出所谓“历史终结”“大失败”等盛极一时的论调。这些论调盛行的主要背景是( )
A.二战的胜利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苏联解体
D.德国实现统一
C [根据题干中的“西方式自由民主”是“最终政体”,可知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故本题选C项。]
11.(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1)美苏冷战“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5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4分)
(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解析] 第(1)问,需从“冷战”的含义入手,“冷战”是指除直接武装对抗(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材料二的立场,回答时从美苏“冷战”的原因入手即可。第(3)问,联系苏联经济改革的失败,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成功的援助等说明苏联政策变化的理由。
[答案] (1)欧洲“冷战”: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亚洲“热战”:美国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冷战的兴与亡”作为主线,设计三个篇章讲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在教学设计中,共采用12幅历史照片、8段文字材料、3幅历史地图、2幅历史漫画和1个示意图作为史料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史料实证,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围绕材料进行问题设计时,没有过多关注历史思维的阶梯性,有些问题缺乏铺垫,学生回答时需要引导。可以设计成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链,层层设问,降低学生分析问题的难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更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了2个历史时间轴、1个表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还可以在更多方面发动学生以调动积极性,比如在材料搜集和选取上,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找资料。老师在搜集过程中,对搜集方法、史料分类及应用上加以指导,这样更符合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