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预习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预习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8 21:5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① 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经互会:
(1)背景:随着② 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成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③ ,简称“经互会”。
(3)作用: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④ 的轨道。
3.中苏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⑤ 的力量。
知识点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⑥ 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改革,如:发动⑦ 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等等。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⑧ 的经济体制弊端。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在经济上推行⑨ ,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⑩ 体制。
知识点三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 ,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 趋势也随之加剧。
2.东欧剧变:
(1)概况: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 ,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此后,东欧各国的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表现:在政治上,实行 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 。
3.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年底,苏联解体。
【自我检测】
1.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同点是( )
A.都大力种植玉米
B.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C.都倡导“政治多元化”
3.《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 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
( )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 ②冷战 ③经济互助委员会 ④计划经济 ⑤社会主义阵营
知识点二 ⑥个人崇拜 ⑦垦荒 ⑧高度集中 ⑨“新政策” ⑩计划经济
知识点三 多党制 分离 政治多元化 社会制度 议会民主制 市场经济 叶利钦 1991
【自我检测】
1.B 2.B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