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中考压轴试卷语文试题(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压轴试卷语文试题(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8 22: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压轴试卷语文试题(三)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星宿(sù) 门框(kuàng) 贮存 (chū) 摒气凝神(bǐng)
B. 确凿(záo) 矜持 (jīng) 酝酿(niàng) 出人投地(tóu)
C. 怯懦 (què ) 燥动(zào) 挑衅 (xìn) 油光可鉴 (jiàn)
D. 狭隘(ài) 驰骋(chěng) 苍劲 (jìng) 怒不可遏(è)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
欧阳修说: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 。选择与自然 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 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 以 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 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 抉择 开阔 吸收 鉴定 B. 抉择 开辟 吸收 鉴别
C. 选择 开阔 汲取 鉴别 D. 选择 开辟 汲取 鉴定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①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正赶上桂花盛放,仿佛赶上了一场新嫁娘隆重 的婚礼。②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 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③花香馥郁,水流一样,弥散到园子里的四面八方。④举目之处 身临之处,向往之处,处处都是桂花之香。⑤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
A. “第一”是数量词,“隆重”是形容词, “花香馥郁” “举目之处” “裙袂叮当”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 第①句“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中“十多年前的秋天”作定语,句子主 干是“我来桂湖”。
C.第⑤句,有语病,“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应把句中的“醉人”改为“绚烂”。
D. 选段中第②③④三个句子,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②。
4.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某中学举办以“亲近经典·对话大师”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1)博观约取,中外荟萃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苏轼所作的《江
城子·密州出猎》。
B.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貌用语,请人指点说“赐教”,他人送己说“留步”,中途
离开说“失陪”,介绍自己的弟弟说“令弟”,看望别人说“拜访”。
C.《 简·爱》中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她的学生阿黛尔是罗切斯
特先生的养女。
D.《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各阶层人士在奸臣当道的背景下被逼上梁山,从聚义、壮大到因受招安而失败的过程。
第十六回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2)含英咀华,品鉴人物(3分)
学校要开展戏剧艺术节展演活动,请你结合名著的阅读体验,根据名著中人物命运和
主题为《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两位主人公设计宣传海报,
仿照示例把下表补充完整。
人物 海报底色选择 理 由
祥子 灰色 祥子来到北平成为一名人力车夫,他努力劳作,却屡次受挫,最终堕落 成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小说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灰色与祥子的悲剧 命运更契合。
保尔 A B
5. 古诗文默写(6分)
(1)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4)俄顷风定云墨色,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品味古诗,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正能量”!困境中我们要乐观坚定“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洗感伤低沉情调,尽显 慷慨激昂气概。
二、古诗文阅读( 1 7 分 )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甲】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金陵五题·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①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②。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②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在台 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6.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
A. 两首诗都是触景感怀之作,感慨国家的兴亡,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
委婉深沉。
B. 甲诗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清爽怡人的气氛。
C. 乙诗“万户千门成野草”中的“成”不但表现了台城今昔的不同,也给人一种发展变
化的感受,从而留给人以想象、思考的空间。
D. 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巧用“后庭花”的典故讽刺统治者的荒淫生活和不理朝政,表现出
诗人忧国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贺钦,字克恭,世家①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②。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为学止于是耶 ”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③上 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④召灾,自劾⑤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 性不显,真理犹霾⑥,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 别,肖⑦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 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 ”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⑧淬厉⑨,成其器业。
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注释】①世家:世居。②以戎籍隶辽义州卫:按军籍隶属辽义州卫。③亢旱:大旱。④旷职:旷废职守。 ⑤劾:检举揭发。⑥霾:通“埋”。⑦肖:动词,画。⑧磨砻:磨炼。⑨淬厉;同“淬砺”,制造刀剑必
须淬火和磨砺,比喻刻苦磨炼。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俯身倾耳以请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复以言官旷职召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D. 而我奚以为用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8. 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5 分 )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分)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3分)
9.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虽 不 出 户 庭 而 官 贵 人 闻 风 仰 德 者 莫 不 躬 拜 床 下
10. 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宋濂和贺钦的嗜学:甲文从 A 和B 写了宋濂的
嗜学,乙文则从 C 和 D 写 了贺钦的嗜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三、现代文阅读( 3 6 分 )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 ( 8 分 )
【材料一】
中国书画在狭义上是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
的绘画形式。中药是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采集、炮制及应用于中医临床的药物。二
者同样历史悠久,且自成体系,其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从古至今,包括墨在内的很多颜料不仅是中国书画书写和绘制的材料,而且还以中药材的 身份出现,它们与中医药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材料二】
以药入墨和制墨史一样源远流长。人工制墨的重要工序之 “黏合”,需要用到兽皮、 兽骨、鱼等动物胶,但动物胶易引起墨锭被虫蛀、变质甚至有异味。因此,历代制墨者在 制墨过程中会加入药材来改善这种情况。三国时期,魏书法家、制墨家韦诞将麝香、珍珠、 冰片等掺入墨中,首开以贵重中药制墨的先河。珍珠粉可让墨粉颗粒更细腻,冰片可防虫蛀, 麝香可增加墨在纸上的渗透力,用上述材料所制之墨可使书画作品色泽奇丽,还可使墨的 胶力经久不败、墨色不退。
中药可以制墨,墨也可以入药。以墨入药内服,最早见于《肘后方》。药墨的功效与 性能还和掺入的中药相关,随着药墨锭剂的发展,制墨时把不同中药组方加入墨中,即制 成功效不同的墨块、墨锭、墨丸等。清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用来治病的药墨复方制剂。直至现代,含墨复方制剂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此外,松烟药墨外敷亦是中医疗法之一。
【材料三】
传统中国画颜料主要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两大类,矿物颜料多取自天然砂、赭石、 石青、石绿、白粉等,植物颜料有花青、藤黄、胭脂等。传统中国画颜料的一些原材料与 中药材是同源的。中国画在古代谓之“丹青”,“丹”即朱砂,也叫辰砂,国画中的红色 来源。朱砂为硫化汞矿物颜料,是石色颜料之一,它还是《神农本草经》开篇的第一味药, 对于治疗失眠以及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疗效较好,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重镇安神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朱砂能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具有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抗惊 厥等作用。朱砂外用时可发挥敛疮、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疮疡和肿毒。
“丹青”中的“青”,即石青,是另一种常用石色颜料,取自蓝铜矿。以石青、石绿 等矿物为主要颜料设色的山水画被称为“青绿山水”,我国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千 里江山图》可谓把丹青中的“青”用到了极致。南朝齐梁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 了石青的生长环境: “空青生有铜处。”空青是石青的一种。石青主治风痰癫痫、惊风、 目痛、目翳、创伤、痈肿等。
【材料四】
中国书画颜料与中医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二者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需要提醒的是,药墨是药亦是墨,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很多现代墨及国画颜料产品中都添加了化工原料,不可擅作药用。
董希源是享有盛誉的中国画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医药爱好者。他提出让中国画联手中医药,呼吁书画家多创作以中医药为题材的书画作品,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艺术相 结合,将观感生硬的药材变为生动的书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欣赏、研读,从而推动全社会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
11. 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中国书画和中药二者同样历史悠久,且自成体系,其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中医文化,
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 中药可以制墨,墨也可以入药,以墨入药即可内服,松烟药墨亦可外敷。直至现代, 含墨复方制剂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因而成为现代最主要的医疗手段。
C. 中国画颜料主要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两大类,矿物颜料多取自天然砂、赭石、 石青、石绿、白粉、胭脂等。
D. 中国书画颜料与中医药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现代墨及国画颜料产品中都 添加了化工原料,不可擅作药用。
12. 下图是《千里江山图》,请结合“材料三”说说《千里江山图》运用了什么中国颜料 以它为主要颜料设色的山水画被称为什么 这种颜料有什么中医疗效 (3分)
【链接材料】
《千里江山图》至今已900多年,为何颜色依然鲜亮,答案就藏在画上的青绿颜料之中。 画作所用的颜料多取自矿物之中,这些矿物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画作历经千年而不变色。
13. 下图是某校举办的“本草印画”中医药文化创意活动的艺术展品——《孔雀图》,请结 合选文“材料四”,说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分)
作品名称:孔雀图设计理念:孔雀常常被人们称为“圣鸟”,因为孔雀高贵优雅的姿态,绚丽灿烂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所用药材及作用:孔雀的羽毛由木蝴蝶、海底椰制成,并点缀以玫瑰花、菊花、麦冬、枸杞、红藤、杜仲、槟榔等中药,具有养阴润肺,清热止咳、补益肝肾之功效。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走在故乡春风里
朱谷忠
①回到故乡闽中,正是春天。乡音与乡情,像两只看不见的手, 一早就招引我出门, 让我伴着归来的燕子,在乡间欢快地穿行。
②迎面吹来清晨的风,抚摸着我的脸颊,几丝温润,几丝凉爽。“回来了 ”“回来了!”“早 呀!”“早啊!”让我高兴的是, 一些老人还认得我,他们那熟悉的口音,我听起来感到 分外亲切。行走中我发现,村里的鸡鸭似乎比以前更多了。村头不知谁家的两头花斑奶牛, 一前一后,正欢欣地朝着翠草芊芊的山坡走去。花圃、果棚、菜地,常常可见摩拳擦掌的人们,那闪动着的一顶顶斗笠,鲜亮得像一朵朵彩云。细看,村里村外、墙隅石缝,绿意盎然的枝条正在春风中摇曳。
③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走着,看着,感受着春来时乡间的生命律动。身旁,掠过的 是忽闪的阳光,照亮了熟稔的灰墙黛瓦、阁楼扇门,以及矗立着的崭新楼房。许多人家的 窗户都敞开着。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蒇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几把搁在墙 洞的镰刀, 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 一溜堆在廊沿的春箕……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
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老伙
计”。
④出了小巷,眼前是村里的一条“新街”。 其实,老人们都知道,它原是一段官道, 由石块、石条铺成。 一般来说,官道都是从村落外边擦过,而故乡的先辈们,却不管不顾 地把这条约一公里长的官道“揽入怀中”。据说,当年他们考虑,只要把家族的根扎在这 段官道两边,就算是共同拥有了一条抬脚可至的“主干道”。官道伸向村外的道口,则建 起一座土木结构的凉亭。天气炎热时,每天轮流由一户农人在亭中施茶,供过路的客人、 挑夫饮用。渐渐的,故乡成为官道上一个显眼的“节点”。于是,有人开起小客栈、小酒店; 随后,杂货店、豆腐店、农具店也逐渐多了起来,展现了乡亲们亦农亦商的辛劳与智慧。 如今,官道早已拓宽,两旁楼房高低错落。铳楼旁建起的农贸市场里,人声喧闹,商贩摩肩, 蔬果充盈,鸡鸭满笼,织成一幅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画卷。
⑤走出农贸市场,踏上杨柳依依的河岸,脚下就是麦苗吐穗、油菜结籽的田野了。这 些年来,为了治理这条河流的污染,乡亲们曾挑灯夜战,数次疏浚河道,可惜效果并不明显。 直到上下游全面整治,又实行了河长制,清凌凌的河水才重回人们身边。有趣的是,昨夜 与一位童年时的伙伴喝茶闲聊,获悉村里推选他协助河长负责河沟的监测,有人称他为“沟 长”。向来乐于助人的他笑着说:“别看我官小,但责任不小,因为沟长不但管水,也管岸, 甚至管岸边的花草、桥边的古塔哩。”如今,漫步河堤,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一一在眼前掠过, 想起这条河的过往,真让人有一种时空转换之感。
⑥当然,入眼舒朗的还有渠水淙淙的田野,它让我想起青少年时期在田间学农事的日子。 是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熟悉的乡亲们,记得他们有过愁苦也有过欢乐的脸庞。
⑦这些年,故乡的变化快了起来。有人办企业,有人建蔬菜大棚,有人买汽车跑运输, 有人在网上做电商……乡亲们都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田野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面对这明媚的春色,我真想把自己变成一枚书签,夹进故乡生机勃勃的书页里……
(《人民日报》2024年4月13日第08版) 14.阅读选文第②~⑤段,结合“我”在故乡春风看到(感到)变化和不变化的内容,补全下表。
(4分)
变 化 不变的
崭新楼房 (1)
村民对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
(3) “我”对这条河的情感
乡亲们都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 结合全文概括:(4)
15. 赏析第③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他们仍然爱惜这些“老伙计”。
16.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 3 分 )
17. 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标题中“春风”的作用。 ( 3 分 )
18. 阅读选文内容并与鲁迅笔下的《故乡》进行对比,完成下表。(4分)
故乡给作者的总体感受 蕴含的情感
《走在故乡春风里》 (1) (用原文词语回答) (3)
《故乡》 (2) (4)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 (11分)
低调做人,是一种高素养
①低调做人,是一种高素养。
②低调的人,活得最清醒、最明白。他不但不容易在俗世里迷失自己,而且能够使自 己不断地走向人生的高度。低调之人,为人平实,做人踏实,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沉稳, 一 种大气, 一种让人默赞的品质。低调做人,就是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磨去那些不该保 留的棱角,考虑时多思,说话时慎言,待人亲切,与人为善;还要学会心胸豁达,诸事淡然。 低调,让你审时度势,游刃有余;低调,让你拥有坦荡人生,宠辱不惊。
③与此相反,有些人却喜欢高调。那些喜欢高调的人,常常表现为高傲自大,虚荣浮夸, 爱出风头,爱炫耀自己。他们本想显摆一下,却尊严尽失,形象尽毁。低调不是畏首畏尾, 也不是碌碌无为,而是经过人生历练之后的成熟和沉稳。低调不是平平庸庸,也不是与世 无争,而是面对名利时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心胸。
④低调的人生看似平淡温柔,其实它非常有情调,非常有内涵;看似缺乏霸气,其实 它柔中有刚,秀中有慧。
⑤低调的人,不怯不烈,不懦不狂,不卑不亢。他不追求轰轰烈烈,而一向踏踏实实, 从不示弱,从不退却;他不追求风风光光,而一直在默默努力,奋斗拼搏。低调的人不张扬, 不浮躁,不做作,话说得少,事做得多。
⑥越是优秀的人越是低调,因为他最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越是有本事 的人越是低调,因为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越是无德无才的人越是爱显摆,因为他 最怕别人说他无能;越是虚伪虚荣的人越是喜欢逞能,因为他想故意卖弄一下自己的与众 不同。低调的人都懂得,喜欢炫耀的人是肤浅的、幼稚的、无知的,因为“枪打露头鸟”“出 檐的椽子先烂”。
⑦低调的人,眼睛明亮,头脑清醒,心里充满着睿智,看待问题全面,分析问题周密。 他懂得山有高有低,他不会只仰望高山而小觑小丘,因为山高山低都是不同的风景;他懂 得水有缓有急,他不会只喜欢激流而忽视静水,因为水急水缓都是不同的态势。他懂得山 间有瀑布也有小溪,他不会只喜欢瀑布而鄙视小溪,因为瀑布飞流直下溅出千万个水花, 小溪也有着自己的内敛、静雅和奇迹。他懂得人更是形形色色,有的充满着正气,有的充 满着暴戾,有的善良热情,有的尖刻挑剔,有的张扬傲气,有的内敛柔气。
⑧低调的人不会高高在上,而只会默默进取。最贵是人品,低调恰似金。低调做人,
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你就是一个最受欢迎的人;低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你就 是一个越发成熟的人;低调生活,你才会看到朴实美好的风景,才能享受到最真实最有趣 的人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 阅读选文,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 3 分 )
首先提出了(1) 的论点;接着从(2) 进行具体论述; 最后得出了(3) 的结论。
21. 请为第⑤段文字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22. 低调,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被视为修养道德的重要方式。结合选 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怎样才能做到低调。(3分)
低调是一种高素养的表现,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低调。我们要(1) _;我们
要 ( 2 ) ;我们要(3) 。
四、写作(50分)
23.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才能够过出新意。太阳升起又落下,它是属于你的太阳,你 才能看出与众不同的光芒。打破时间的固化和偏见的桎梏,有时候只需要去做一件自己感 兴趣的小事,就像穿一件喜欢的衣服走进清新的晨光里,因为你在迎接自己的太阳,用你 的眼睛看待自我和世界。你的太阳应该拥有更多的形象和动态,只有你才能刷新自己的日出, 并且赞美你的每一天!
请以“刷新你的日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张雨霏,她共参加了59项次比赛,收获23枚金牌。张雨 霏是赛场上的“劳模”,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赛,如此高强度的赛程,如果为自己,可以不去, 但是为祖国,她必须去。张雨霏脊柱侧弯,这样的打击对她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这是终 身不可祛除的,不仅训练时的疼痛如影随形,还会严重影响蝶泳时的对称平衡要求,这意 味着张雨霏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去改技术。2019年7月的世锦赛遭遇惨败。正如颁奖 词写的: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她没有放弃训练,而是 忍受巨大的痛苦,更加努力地训练,最终在东京奥运会上迎来了“蝶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压轴试卷
语文试题(三)
一 、积累与运用
1.D(2 分)
2.C(2 分)
3.D(2 分)
4.(1)B(2 分)
(2)A: 红色(1分)
B: 保尔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忠于 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他满怀激情,身残志坚,在革命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因此,红色与保尔的精神品质更契合。(2分)
5.(1)瀚海阑干百丈冰
(2)衡阳雁去无留意
(3)鹏之徙于南冥也
(4)秋天漠漠向昏黑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 分,每空1分,有错字或漏字均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
6.B(3 分)
7.C(3 分)
8.(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分)
(2)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炼激 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3分)
9. 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 拜床下(2分)
10.A: 借书抄书
B: 虚心向老师请教
C: 善于思考(不拘泥书本)
D: 辞官从师苦读(每空1分,共4分)
三、现代文阅读
11.D(2 分)
12.(1)《千里江山图》运用了丹青中的“青”, 青即石青,是一种常用石色颜料,取自蓝 铜矿。(2)青绿山水。(3)空青是石青的 一种,又是一种中药,主治风痰癫痫、惊 风、目痛、目翳、创伤、痈肿等。(3分)
13. 创新作画形式,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艺 术相结合,将观感生硬的药材变为生动 的书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欣赏、研读,从而推动全社会重视中医 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更好地弘扬中医 药文化。(3分)
14.(1)乡音的亲切感
(2)官道变繁华热闹
(3)河水变清
(4)我对故乡的爱(4分)
15.“老伙计”是老朋友的意思,这是指农 具。乡亲们把那些不起眼的农具当作老 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乡亲们对农具 的深厚情感。(3分)
16. 不能删去。文段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 交代了官道过去的样子和故乡先辈对官 道的情感,为写官道变成繁华的新街做
铺垫,写出官道变化之大。(3分)
17.(1)“春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 “我”在故乡感受到的温暖等。(2)“春 风”点明了特定的时间节点,起到贯穿全 文的作用。(3)“春风”还指故乡变化的 春风,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欣喜和热爱
之情。(3分)
18.(1)生机勃勃
(2)萧索凋敝
(3)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表达对故乡变化的失望之情(4分)
19. 低调做人,是一种高素养。(2分)
20.(1)“低调做人,是一种高素养”
(2)低调的人的自我认知、具体表现、对外在问题的判断等方面
(3)低调做人、低调生活、低调做事才能享受美好人生(3分)
21.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发展国防科技 事业隐姓埋名、淡泊名利、深入荒漠、呕
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一生。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具有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3分)
22. 示例:(1)保持头脑清醒,不迷失方向
(2)保持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
(3)保持默默进取,不张扬傲气(言之有理即可)
四 、写作
2 3 .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