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上
图
书
馆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了解作者
王
佐
良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1929~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
代表作有《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翻译著作有《英国文学论文集》、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wang zuo liang
了解背景
作为一位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回顾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清楚地感觉到,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他喜欢到图书馆读书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于是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上图书馆”之乐。这既是对自己学习经验的介绍,也是对广大求学者的呼吁:热爱读书吧,从中你不只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还能增强理性、获得教养等。
题目解释
“上图书馆”中“上”是动词,是“去”“到”的意思,在此处,有敬重之意。“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由题目可知,文章主要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点明了主要内容。
课文分层
文章首段出现了第一座图书馆
——法国国立图书馆。
第一部分(1-3节)
留学时期
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
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
第四部分(8节)
中学时代,
“公书林”打开“我”阅读英文原著的新天地。
第二部分(4-5节)
大学时期,
清华图书馆带“我”进入知识和情感的深层世界。
第三部分(6-7节)
英国圆形图书馆中升华体会,
感悟上图书馆的奇趣。
第五部分(9-10节)
在这些图书馆里作者侧重于描写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特地描写清华和牛津的图书馆里的“光”?
用光烘托氛围 以及描摹心情
清华图书馆里的灯光温情而宁静,是作者心境的写照;知识与情感的新世界“一片灿烂”,充满光感。历史的巨变,“灯光全灭了”,一切都暗淡下来,突出了痛苦的心情。
包德林图书馆“一灯如豆”,微弱的灯光照映这链子锁住的古籍,昏暗的画面,与作者一边忧心祖国战乱,一边忙于眼前繁重功课的压抑情绪互相映衬。随着考试通过、北平解放,阳光照亮了图书馆,纵情阅读,豁然开朗。
作者为什么会从英国的圆形图书馆联想到《哈姆莱特》中的台词?
作者此刻内心波澜壮阔,恨不得赋诗高歌,这种情绪用莎士比亚那浪漫而热烈、华丽而庄重的台词来表达,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一方面,图书馆的外形“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高耸的大圆顶”几个要素自然地联想到哈姆莱特赞美“苍穹”的著名台词;另一方面,图书馆所承载的人对知识的求索这一内涵,恰好与台词中赞美的“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相吻合。庄严神圣的穹顶,人类知识光辉的殿堂,恰好表现了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
对照黑塞和王佐良的读书经历,说说他们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①都从少年时代开始读书,并由此点燃了读书的兴趣;
②都是从世界文学、经典著作等书籍开始读起;
③都从书籍上认识了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拓宽了眼界,并由此获得 认知上的共鸣;
④都从读书中获得了知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新体悟;
不同点
①黑塞的读书启蒙更侧重来源于家庭;王佐良的读书基本都 是由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予以的支持。
②黑塞的读书过程中有过“曾经不爱读、之后放不下”的读书经历, 涉猎的范围更庞杂,王佐良的读书经历基本围绕中外文学文化,没 有这种起伏跌宕的读书心得。
③王佐良曾经因为现实的心境影响读书的心境,黑塞整体上没有提及
文华公书林
中国在20 世纪初以前,只有私人性质的藏书楼、藏书阁,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韦棣华女士建立的文华公书林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1899 年,韦棣华来到中国探望弟弟,随后受聘于文华书院讲授英语。进入书院不久,韦棣华发现文华书院图书资料贫乏,于是她便在讲课之余在校园一间叫作“八角亭”的小屋内,陈列自己收集的外文书籍报刊供学生们阅览,这便是文华公书林的雏形。韦棣华很快又发现“在全中国没有一所可以正确地称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置”,这又使她产生了发展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念头。经过她的不懈努力,1910 年春,文华公书林新舍正式建成,并取名“ 公书林”,即深寓“ 公之于众而非为文华独有”之意。
文华公书林建成后,1920 年,文华大学图书科成立,它又成为该专业的实习图书馆,由学生协助管理。这对推动中国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另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
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书中描绘了几个图书馆,哪些角度描述?有哪些收获或成长?
建筑特色、书籍特色、自身感受和收获。
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
中学时,“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
清华大学时,清华图书馆,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
英国的时候,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
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灯等,是说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给了作者很大的教益,是“我的解透教材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它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作者写自己上图书馆之乐,感情基调是愉悦的。可是,作者却选择自己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情景来写,加之国内战乱、亲人音信全无,作者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随笔,作者主要选择自己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入文,真实展示了图书馆在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处境下苦读的心情有些压抑,但这段图书馆学习的经历却意义重大,结局很是圆满。正是在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才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段文字,是付出得到回报后的喜悦,是拨开阴霾见日月的惊喜,是不再为家国忧虑的释怀,是在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的轻松与喜悦。相比较收获时的快乐,先前受那点苦又有什么呢?因此,从整体看,这一段苦读生活,更能表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社会在发展,我们的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你认为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图书馆应该有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厚度,比如足够丰富的图书,足够浓郁的氛围,以及源源不断的新书,要使读者有书可读,有新书可读。图书馆应该让公众在信息海洋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图书馆应不再仅限于查阅资料,它应通过信息的搜集、分析、勘误和重组,培养创新能力,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图书馆有自己的责任,要树立起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信仰。它有助于消除愚昧,开启民智,培养起一代智慧、文明、进取的国民。
教师总结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了作者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留学期间上图书馆的经历及品味到的乐趣,展示了图书馆在其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写出了读书在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教养等方面的作用。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