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1.5.1 乘方(1)
一、新课引入 1、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4(cm2).
2、棱长为2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8(cm2).2222212二、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相关概念; 3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41页至第42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三、研读课文 1、观察式子2×2,2×2×2,它们都是
________ 因数的乘法.
2、为了简便,我们将2×2记作_____,
读作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将2×2×2记作_____,读作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3、同样,(-2)×(-2)×(-2)×(-2)
记作_____,读作__________.
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几个相同2的平方2的二次方2的立方2的3次方-2的4次方的5次方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温馨提示:
与 是两个意义和结果
都不一样的幂.想想为什么?解:这两个幂的底数不相同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相乘,即 ,
记作 ,读作__________.
求 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 .
在 中a叫做 ,n叫做______. 看作是
a的n 次方的结果时,
也可读作____________.n个温馨提示: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指数1时通常省略不写.a的n次方n个相同因数乘积 幂底数指数a的n次幂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练一练 :1、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读作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它表示 个9相乘
2、5就是 .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3、 中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949的4次方9的4次幂4151-78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例1 计算 (1)(-4) (2) (3)
解:⑴(-4) =(-4)×(-4)×(-4)
= ___
⑵ =( )×( )×( )×( )
=____
⑶思考
从以上计算,你能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
什么规律吗?-64-2-2-2-216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归纳 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__.①当指数是奇数时,负数的幂是_____数.
②当指数是偶数时,负数的幂是_____数.负偶正数0负数正数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1、 中-10叫做____数,8叫做____数,
是________(填正数或负数).2、计算:(1)(2)(3)(4)(5)(6)(7)(8)解:底指正数(1)原式=1(3)原式=512(2)原式=-1(4)原式= -125(5)原式=0.001(6)原式= (7)原式=(8)原式=练一练: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用计算器
求有理数的乘方
例2 用计算器计算 和
解:按键求得
= ______ ; = _____ 练一练 用计算器计算:(1) =_____(2) =_____(3) =_____(4) =______-327687291771561592.704268435456-175.616四、归纳小结 1、求 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
叫做 .在 中a叫做 ,n叫做______. 看作
是a的n 次方的结果时, 也可读作 ____________.
2、 的奇次幂是负数, 的偶次幂是正数.
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__.3、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个相同因数乘积 幂底数a的n次幂指数负数正数负数0五、强化训练 1、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2、计算(1)(2)(6)(5)(4)(3)解:(1)原式=-27(2)原式=16(3)原式=2.89(4)原式= (6)原式=4×9=36(5)原式=-(-8)=81 , 01,-1,0五、强化训练 3、用计算器计算(1)(2)(4)(3)解:(1)原式=429981696(2)原式=112550881(3)原式=360.944128(4)原式= -95443.993 课件21张PPT。1.5.1 乘方(2)一、新课引入 1、在2 +32×6这个式子中,包含 种
运算,它可以读作2加上 .2、上面这个式子应该怎样进行运算?3的平方乘63学习目标研读课文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归纳小结强化训练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将会得到答案二、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研读课文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归纳小结强化训练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43页至第44
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
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新课引入学习目标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归纳小结强化训练三、研读课文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1)先 ,再 ,最后 ;
(2)同级运算,从 到 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 的运算,
按 、 、 依次进行.知识点一乘方大括号乘除加减左右括号内小括号中括号练一练:在2 +32×6这个式子中,先算
再算 最后算 .与2的和3的平方平方与6的乘积新课引入学习目标研读课文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归纳小结强化训练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例3 计算: 分析: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 解:原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分析:先算乘方,再算括号内的运算和乘除运算,
最后算加减.注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解:原式=
=
=
= 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计算解:原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4)+(-15)+15-8-15+15-8解:原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三三、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分析:观察①,发现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数的乘
方,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可发现排列的规律解:(1)第①行数是:-2,(-2)2, (-2)3,(-2)4,…(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2+2, (-2)2+2,
(-2)3+2, (-2)4+2,…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0.5倍,即-2×0.5, (-2)2×0.5
(-2)3×0.5, (-2)4×0.5,…三、研读课文 (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
(-2)10+[(-2)10+2]+(-2)10×0.5
=1024+[1024+2]+1024×0.5
=1024+1026+512
=2562
三、研读课文 练一练三、研读课文 解:(1)第①行数是:-3,(-3)2, (-3)3,(-3)4,…(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3,即-3+3, (-3)2+3,
(-3)3+3, (-3)4+3,…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 倍,即-3× , (-3)2×
(-3)3× , (-3)4× ,…三、研读课文 (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
(-3)10+[(-3)10+3]+(-3)10×
=59049+[59049+3]+59049×
=59049+59052+19683
=137784
四、归纳小结 乘除同级运算加减大括号括号内小括号中括号五、强化训练 4D五、强化训练 五、强化训练解:原式=解:原式=五、强化训练解:原式 =解:原式五、强化训练解:原式课件13张PPT。1.5.2 科学记数法第一章 有理数
第19课时
1.5.2 科学记数法课件制作:芸露一、新课引入 1、收集现实生活中你认为非常大的数.2、能否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大数呢?解:例如地球的半径,地球与月球的距离,长江的长度,光的速度等等。解:可以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1二、学习目标 23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
1、观察10的乘方的特点:
102=100,103=1000,104=10000,…
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后面有 个0),所以可以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2、反过来: 100=10×10=10— ,
1000=__×__×__= ,
10000=__×__×__×__= ,
100000=10— ,
10…0(在1后面有n个0)=10— 认真阅读课本第44至45页的内容 ,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探索科学计数法的意义 n 2101010103101010101045n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探索科学计数法的意义3、567 000 000=5.67×_________ =5.67×10—,
可以读作5.67乘10的___次方(幂) 4、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 ,n是正整数),这就是科学记数法.5、对于小于-10的数也可以类似表示,如:
-567 000 000=-5.67×__________=- 5.67×10—100 000 00088a×10n10100 000 0008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例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000 000, 57 000 000,
-123 0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解:1 000 000=106
57 000 000 = 5.7×__________
= 5.7×10( ),
-123 000 000 000 = -1.2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0 000 0007100 000 000 000-1.23×1011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 思考:上面的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1)1 000 000是 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的指数是 .
(2)57 000 000是 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的指数是 .
(3)-123 000 000 000是 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的指数是 .
因此,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 .
注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a的符号与原数的符号相同,如:将-37000科学记数时,a为-3.7而不是3.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76871211n-1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练一练: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 000, 800 000, 56 000 000, -7 40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解:10000=104800 000=8×10556 000 000=5.6×107-7 400 000=-7.4×1062、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 600 000,领水面积约为37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两个数为 平方千米.9.6×106 , 3.7×105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的数分别是什么数?
1×107 , 4×103,8.5×106 , 7.04×105,-3.96×104 。解: 1×107=10 000 0004×103=4 0008.5×106=8 500 0007.04×105=704 000-3.96×104=-39 600四、归纳小结 1、把一个 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其中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 ),这就是科学记数法.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 .
3、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10a×10n正整数n-1五、强化训练 1、4 010 000用科学记数法应记为( )
A、4.1×105 B、4.1×106
C、4.01×104 D、4.01×106
2、若409000=4.09 ×10n,则n=___.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写出原来的数.
(1)3.07×105=__________.
(2)-4×106=____________.
(3)-2.13×107=___________.
(4)3.005×102=_________.D5-4 000 000307 000300.5-21 300 000五、强化训练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 000 000; 572 000 000;
23 000 000 000; -30 900 000 ;解:10 000 000=107572 000 000=5.72×10823 000 000 000=2.3×1010-30 900 000=-3.09×107课件13张PPT。1.5.3 近似数第一章 有理数
1.5.3 近似数
第二十课时 近似数(一)一、新课引入 152.945157.313.95123二、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45页至第46页的内容,
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三、研读课文 近似数的概念与意义 1、先看一个例子,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个报道。一个报道说:“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这里数字513确切地反映了实际人数,它是一个______ 数.另一则报道说:“约有五百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五百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_____ ,它是一个________ 数。
2、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 ______表示.例如,前面的五百是精确到 百位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513的误差为13.知识点一准确13近似精确度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一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数时,有:
π≈3(精确到个位)
π≈3.1(精确到0.1位,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
π≈3.14(精确到0.01位,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π≈3.142(精确到____ 位,或叫做精确到___位)
π≈3.1416(精确到_____位,或叫做精确到___位0.001千分0.0001万分练一练1、下列各数中,是准确数的是( )
A.小明身高大约165cm
B.天安门广场约44万平方米
C.天空中有8只飞鸟
D.国庆长假到北京旅游的约有60万人
2、下列各数中,是近似数的是( )
A.七(1)班共有65名同学
B.足球比赛每方共有11名球员
C.光速是300 000 000 米/秒
D.小王比小华多2元钱CC三、研读课文 知识点二按要求取近似数例6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①0.015 8 (精确到0.001)
②304.35(精确到个位)
③1.804 (精确到0.1)
④1.804(精确到0.01)解: ?0.0158 ≈0.016;
?304.35 ≈304;
?1.804 ≈1.8;
④1.804 ≈1.80思考:
近似数1.8和1.80有什么不同?精确度不同练一练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003 56(精确到万分位)
(2)61.235(精确到个位)
(3)1.893 5(精确到0.001)
(4)0.057 1(精确到0.1)解:(1)0.00356 ≈ 0.0036
(2)61.235 ≈ 61
(3)1.8935 ≈ 1.894
(4)0.0571 ≈ 0.1
四、归纳小结 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准确数.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近似数
3、______与______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4、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确定的数接近实际数,但与实际数还有差距的数准确数实际数五、强化训练 1、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010精确到_______位.
2、一个有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4.2万,它精确到 ( )
A.万位 B.千位 C.十分位 D.千分位
3、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数取近似数
(1)20 450(精确到百位)≈__________;
(2)1.547 2(精确到0.1)≈__________;
(3)6.030 3×10(精确到千位)≈____________
千分B205×1021.56030×103五、强化训练 解:(1)5630400≈5630×103
(2) 5630400≈563×104
(3)5630400≈56×105
(4)563040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