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押题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10 10: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押题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如果,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4
2.一根绳子用去还剩米,用去的和剩下的比较( )。
A.用去的长 B.剩下的长 C.一样长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它本身B.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 C.带分数一定比真分数大
4.小明有18元钱,小华有x元钱,小明给了小华5元钱后,两人的钱数同样多。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5=18 B.18-x=5 C.x+5=18-5
5.已知〇+☆=60,□+☆=160,则〇与□相比,( )。
A.〇>□ B.〇=□ C.〇<□
6.一个蒙古包所占地面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A.10平方米 B.314平方米 C.78.5平方米
二、填空题
7.如果4n-3=1.8,那么5n=( )。
8.在中,当a是( )时,这个分数是真分数;当a( )时,这个分数是假分数。(a为非零自然数)
9.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180,如果这两个数的差是54,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 ( )。
10.看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
等量关系式:( );方程:( )。
11.在抢“1”的游戏中,小明依次掷出,接下来小明要掷出就能获胜。
1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如下图所示。
( )车先行完30千米距离;两车时速相差( )千米。
三、判断题
13.。( )
14.半圆的周长是所在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的长度。( )
15.一根绳子用去,还剩米,那么用去的和剩下的一样长。( )
16.任何两个自然数都有无数个公倍数。( )
17.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就能得到一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解方程。

21.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五、解答题
22.五年级三个中队去采集树种,第一中队采集了千克,第二中队采集了千克,第三中队采集的比第一、二中队的总数少千克。第三中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23.为了做好城市亮化工程,有一条路原来从一端起每隔9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有),共有81盏。现在要重新安装,要从一端起每隔6米装一盏。为节省施工成本,有些位置的路灯是不需要重新安装的。不需要重新安装的路灯有多少盏?
24.如图,横截面半径是0.2米的圆柱形油桶,从车厢的后端滚到前端共要5周。车厢长多少米?

25.妈妈下班步行回家,若按常速行走,平均每分钟走60米。由于今天家中有事,她加快了速度,平均每分钟走75米,结果提前5分钟到家,妈妈从单位到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6.一共要运50吨大米,大货车的载重量是小货车的2倍,用2辆大货车和6辆小货车一趟正好运完,大货车和小货车的载重量分别是多少吨?
27.天天超市去年下半年水、电费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这个超市( )月份电费和水费相差最大,( )月份的电费和水费一样多;这半年中最高电费与最低电费相差( )元。
(3)这个超市水费平均每月( )元,照这样计算,估计这个超市一年的水费一共( )元。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题意,a÷b=4,则a和b是倍数关系;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b=4,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数a。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进行解答。
2.B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作单位“1”,用去,还剩1-=,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
<,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判断方法,熟练掌握单位“1”的判断方法并灵活运用。
3.C
【分析】根据找一个数因数方法,和的奇偶性以及带分数和真分数的意义,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A.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原题干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它本身,说法错误;
B.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原题干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说法错误;
C.由整数部分与真分数组成的分数为带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带分数一定大于真分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4.C
【分析】根据等量关系:小明原有钱数-5元=小华原有钱数+5元,已知小明有18元,代入未知数列方程即可。
【详解】x+5=18-5
x+5=13
x=8
即小华有8元钱。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5.C
【分析】根据加、减法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〇+☆=60,可得〇=60-☆,□+☆=160,□=160-☆;再根据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就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〇+☆=60,可得〇=60-☆
□+☆=160,□=160-☆
因为60<160
所以60-☆<160-☆,即〇<□。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就越大。
6.C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底面半径,然后根据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31.4÷3.14÷2
=10÷2
=5(平方米)
3.14×5=3.14×25=78.5(平方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解题能力,熟练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7.6
【分析】解方程,先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求出算式4n-3=1.8中n的值,再把n的值带入5n算式中,即可解答。
【详解】4n-3=1.8
解:4n=1.8+3
4n=4.8
n=4.8÷4
n=1.2
5×1.2=6
如果4n-3=1.8,那么5n=6。
【点睛】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求出4n-3=1.8中的n的值,再根据含有字母算式求值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8. <5 ≥5
【分析】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由此即可填空。
【详解】在中,a是非零自然数,当a<5时,这个分数是真分数;当a≥5时,这个分数是假分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它们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9.126
【分析】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是:180÷18=10,10=1×10=2×5,如果是18×1=18和18×10=180,180-18=162,就和这两个数的差是54相矛盾,因此这两个数只能是:18×2=36,18×5=90,再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180÷18=10
所以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是10
因为10=2×5=1×10
这两个数的差是54
所以不可能是1和10
则这两个数只能是:18×2=36,18×5=90
36+90=126
即这两个数的和是126。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的整除性问题,它实际是考查了求最小公倍数方法的逆用,关键理解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这一关系。
10. 3个杯子的价格+1个水壶的价格=总价格 3x+58.5=76.5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式:3个杯子的价格+1个水壶的价格=总价格,然后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等量关系式:3个杯子的价格+1个水壶的价格=总价格。
3x+58.5=76.5
解:3x=76.5-58.5
3x=18
x=18÷3
x=6
【点睛】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据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11.
【分析】要想小明获胜,则小明掷出的分数和应是1,则用1减去掷出的,即可求出小明接下来需要掷出的分数。
【详解】1----
=----


则接下来小明要掷出就能获胜。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减法的计算,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时,先通分,通分后的异分母分数就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算。
12. 甲 15
【分析】从图中可知,甲车出发时刻是2时40分,到达终点的时刻是3时40分,用时1小时;乙车出发时刻是2时,到达终点的时刻是4时,用时2小时;甲车用时比乙车短,所以甲车先行完30千米距离。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甲车、乙车的速度,再相减,即是两车的时速差。
【详解】甲车行驶时间:3时40分-2时40分=1(小时)
乙车行驶时间:4时-2时=2(小时)
1<2,甲车先行完30千米距离;
甲车的速度:30÷1=30(千米/时)
乙车的速度:30÷2=15(千米/时)
时速相差:30-15=15(千米)
甲车先行完30千米距离;两车时速相差15千米。
【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小,分数值就越大,则,又因为被减数一定的情况下,减数越大,差就越小。据此解答。
【详解】由于,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减法的意义。
14.√
【分析】根据半圆的意义,半圆的是由该圆周长的一半与直径围成的封闭图形,所以半圆的周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加上一条直径,据此判断。
【详解】半圆的周长是所在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的长度,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半圆周长的意义及应用。
15.×
【分析】把这根绳子看成单位“1”,用去,那么还剩下,剩下的一定比用去的要长。
【详解】1 =, <
所以用去的的比剩下的要短,题干阐述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根据剪去的分率=1-剩下的分率,求出剩下总长度的几分之几,然后比较求解;不要被数字迷惑。
16.×
【分析】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但是0除外。
【详解】由分析可知:除0以外,任何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倍数、公倍数的意义;明确:0除外,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17.√
【分析】一张圆形纸片的圆心角是一个360°的周角,对折一次,就是把周角平均分成了两个180°的平角,再对折一次即可得到4个90°的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如图: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得到的角的度数是9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周角、平角及直角的定义。
18.;;;2;
;;;;0.04
【详解】略
19.;2;
【分析】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
根据加法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
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原式
原式=(+)+(+)
=1+1
=2
原式
20.;;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同时乘5再除以0.9即可;
先化简为,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同时减去3再除以3.5即可。
【详解】
解:
解:
解:
21.2.28cm2
【分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半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3.14×(4÷2)2÷2-4×(4÷2)÷2
=3.14×4÷2-4×2÷2
=6.28-4
=2.28(cm2)
22.千克
【分析】第三中队采集的比第一、二中队的总数少千克,则用第一、二中队采集的重量之和减去即可求出第三中队采集的重量。
【详解】+-
=-
=(千克)
答:第三中队采集了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即可列式计算。
23.41盏
【分析】由于两端都有灯,即间距数=棵数-1,即间距:81-1=80(个),由于一个间距是9米,此时的路长:80×9=720(米),根据题意,不需要重新安装的是9米与6米的公倍数的路灯,即18米倍数的路灯不移动,也就是求出每隔18米路灯的盏数,加上开头的那一盏即可。
【详解】81-1=80(个)
80×9=720(米)
9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8
720÷18+1
=40+1
=41(盏)
答:不需要重新安装的路灯有41盏。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什么样的路灯不移动,然后再按照两端栽树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24.6.68米
【分析】如图可知:车厢的长应为半径为0.2米的5个圆的周长与一条直径的和,根据直径是半径的2倍,周长=2r求出油桶滚动一周的长,进而求出5周的长,然后加上一条直径的和即可。
【详解】2×3.14×0.2×5+0.2×2
=6.28×0.2×5+0.4
=1.256×5+0.4
=6.28+0.4
=6.68(米)
答:车厢长6.68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长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应注意,最后要加上圆的一条直径的长度。
25.1.5千米
【分析】设妈妈按常速行走下班回家需要x分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妈妈从单位到家的路程是60x米,由于今天家中有事,她加快了速度,平均每分钟走75米,结果提前5分钟到家,妈妈用了(x-5)分钟,妈妈从单位到家的路程是75×(x-5)米,由于妈妈从单位到家的距离不变,列方程:60x=75×(x-5),列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妈妈按常速行走下班回家需要x分钟。
60x=75×(x-5)
60x=75x-75×5
60x=75x-375
60x-60x+375=75x-375+375-60x
375=15x
15x=375
15x÷15=375÷15
x=25
60×25=1500(米)
1500米=1.5千米
答:妈妈从单位到家的路程是1.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妈妈从家到单位的路程不变,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26.大货车10吨;小货车5吨
【分析】根据题意,设小货车每次运x吨,则大货车每次运2x吨,有关系式:2辆大货车运的吨数+6辆小货车运的吨数=总吨数。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小货车的载重量,再求大货车的载重量即可。
【详解】解:设小货车每次运x吨,则大货车每次运2x吨
6x+2×2x=50
6x+4x=50
10x=50
10x÷10=50÷10
x=5
5×2=10(吨)
答:大货车的载重量为10吨,小货车的载重量为5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等量代换,关键利用大货车和小货车的载重量之间的关系做题。
27.(1)见详解;(2)十二;七;800(3)900;10800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整理数据;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把超市七月至十二月每个月的电费和水费相减,比较大小,找出差值最大的月份;在折线统计图中,电费和水费重合的点的位置,即是电费和水费一样多的月份;这半年电费最高的是1600元,电费最低的是800元,用1600减去800即可得解;
(3)把超市七月至十二月所有月份的水费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求出这个超市平均每月的水费;用这个超市平均每月的水费乘12,即可估算出这个超市一年的水费。
【详解】(1)作图如下:
(2)1000-1000=0(元)
1100-800=300(元)
1100-900=200(元)
1200-700=500(元)
1300-900=400(元)
1600-800=800(元)
0<200<300<400<500<800
这个超市十二月份电费和水费相差最大,七月份的电费和水费一样多;
1600-800=800(元)
这半年中最高电费与最低电费相差800元。
(3)(1000+1100+900+700+900+800)÷6
=(3000+700+900+800)÷6
=5400÷6
=900(元)
900×12=108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