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案】
——失衡·冲击·调整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本单元开始,人类进入20世纪的历史,也就是世界现代史。本课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紧密相联,围绕对20世纪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讲述,遵循历史思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三个角度,重点揭示帝国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大战的残酷性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对战后世界的影响,并将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有机联系,为本单元后续教学作必要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在初中已经讲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处理,适当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提升学生时空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教师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创设新的情境,引发学生理性思考,加深学生认识,并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影响,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史料和地图的分析,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理解,更有利于带领学生感悟历史的魅力。
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和历史资料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史料和图片来分析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破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坚决地捍卫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学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初中教材相比,有增加,有提升也有重复的部分。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科书用两节课时讲述一战的相关内容。高中教材增加了帝国主义与战争的关系,中国与一战的关系,国际联盟的原则等内容。教科书的地图较初中更精准,而一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与初中略有重合。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基础知识,通过半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对史料的研读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对于抽象的历史概念,对一战后新国际秩序的分析以及战争与革命,国际体系与世界和平的关系,一战与二战的关系等内容,需要从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难点:帝国主义形成与一战的关系,一战前帝国主义的矛盾,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讲授新课】
一、失衡:新兴强国VS传统大国
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从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更加尖锐起来,同时,在全世界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活动也空前加强了。因为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殖民地对于各资本主义国家有了新的意义。由于资本和生产的愈益集中,对于垄断资本家来说,资本输出和对原料、市场的控制更加重要,殖民地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成为他们拼命追逐的目标。从70-8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到一战爆发前夕,在世界总面积达 65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中,英国独占33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殖民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俄、法两国分别占有1740万平方公里和106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世界殖民地总面积的27%和16%。三国占据的殖民地面积占到全球总量的95%。德国跻身欧洲的第一经济强国,而海外殖民地远远少于英法俄三国。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①英德矛盾:争夺在欧洲甚至世界的领导地位。(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史料阅读】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②法德矛盾: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和争夺北非殖民地。
③德俄矛盾:因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④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交界处,是欧洲的东南门户,地势险要。是黑海、地中海的咽喉和东西南北各民族的交汇点,素有“陆桥”之称。又有亚得里亚海之“不冻港”之称,成为欧洲内陆国家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因此,战略地位显赫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取的战略物资。因此,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是帝国主义剧烈争夺的场所。这里多民族聚居,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而列强直接或间接介入其中,使巴尔干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区。
2.主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世界范围,英德两国逐渐成为争霸的主要对手,英德矛盾遂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在欧洲大陆,法德矛盾成为左右欧洲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在近东,包括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地区,俄奥、英俄、俄德矛盾明显加剧。结盟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壮大实力和声威的主要手段。经过19世纪最后30年的演变过程,20世纪初最终形成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这使维也纳体系荡然无存,使欧洲协调不复存在。
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三国同盟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和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随着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法俄同盟成为三国协约。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这给国际关系带来了种种灾难性的结果。每次争端往往都会扩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则不论愿意与否都将被卷入其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了两个兵团,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热窝巡视。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刺客是波斯尼亚的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普林西普。他行刺决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后是塞尔维亚秘密组织“不统一毋宁死”,即众所周知的“黑手社”。“黑手社”于1911年成立于贝尔格莱德,其公开宣称的目的是实现“民族理想: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政府并不支持这一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特别提醒】萨拉热窝事件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挑战,从刺杀目的看属于爱国行为,但却采用了恐怖手段,由此引发大战使世界人民陷入了灾难之中。因此即使是正义的行动,使用暗杀的手段也是不可取的。
4.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概念解释】极端民族主义(德国:“泛日耳曼主义” 俄国:“泛斯拉夫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者支持国家对外扩张,鼓吹国民对国家绝对效忠、爱国;宣传“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声称本民族利益受到对手损害,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鼓噪用武力“自卫”,动员民众支持战争。
“我们是所有民族中的精华……最有资格统治其他民族”“要在旧欧洲狭窄的边界之外完成重要任务”
——德国激进民族主义者
“要完成占领海峡控制君士坦丁堡这样的大斯拉夫主义的‘历史任务’”
——俄国激进民族主义者
萨拉热窝这个古老的城市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府,自十五世纪以来,这两个省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1878奥匈帝国占领该地,1908年,他们被并入奥匈帝国。这些地区成为泛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温床,这些人憎恨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所代表的王朝和帝国。刺杀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民族的觉醒、国际冲突以及坚定的同盟体系是这场冲突演变成整个欧洲的战争,并最终酿成了有32个国家卷入其中的全球战争。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83“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参考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双方来说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战前各国为了达到目的,寻求同盟者,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因此,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世界大战并不单纯地以战争的规模、范围和卷入的国家多少为标准,只有那种产生于世界政治经济整体性发展,涉及世界全局、解决世界性的矛盾、牵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战争,才能称为世界大战。而这些都只有到20世纪才具备。
——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二、冲击:战争预期VS残酷现实
决策者的战略 VS 大战进程走向:一战走向了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
大战爆发之初,各国的文官政府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军方则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争等方式的战争,即靠一、两次大的战役便见分晓。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
——徐蓝《国际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双方诸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在这场战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本特利《新全球史》
1.战线:欧洲的三条战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
南线:巴尔干半岛——俄、塞←→奥匈
各个战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西线与东线是主要战场,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
2.阶段:1914.7.28——1919.11.11
1.第一阶段:1914年
(1)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德军失败,“速决战”破产。这场会战的战略性结果十分巨大,德国人丧失了其优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
【概念解读】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要旨在于取道比利时直取法国巴黎,速胜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的对出征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马恩河激战后,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日本对德宣战,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后经中日协商,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民四条约》”。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彻底废除。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5 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首先打 败俄国,以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1915 年,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防线的中枢。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在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人数近100万。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
为了减轻凡尔登方面的压力,突破德军防线,英法联军发起了强大的索姆河攻势战役(6 月 24 日至 11 月中)。索姆河战役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超过 150 个师,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英军损失 42 万,法军 20 万,德军 50 万,联军只夺回了240 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 达到突破敌军防线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1916 年 5 月 31 日至 6 月 1 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 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英国出动了约 150 艘 军舰,德国出动了约 100 艘军舰。战斗结果,英国损失 14 艘,德国损失 11 艘,英国损失的吨位数几乎是德国的 2 倍。英国的损失虽然大于德国,但仍 掌握着制海权。英国大舰队继续控制北海水面,德国公海舰队仍被封锁在港 内。此后,双方的活动更加小心,北海水域内的战斗基本停止,双方开始把 注意力集中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
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关键性的一年,整个 1916 年战局再次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特别是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1916年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双方都力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1915年东线的战事表明,俄军不堪一击,但其幅员广大,德军不敢贸然深入,便决定在西线与英法主力决战。鉴于凡尔登是法国著名的军事要塞,有公路直通巴黎,是法国全部防线的凸出部分,军事上的支撑点。因此,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将凡尔登定为德军1916年的进攻目标……法军在凡尔登……第一道防线全被硝烟弥漫,战壕彻底被摧毁……法军殊死抵抗,伤亡惨重;终于第一道防线失守,与后方的交通线也被切断。 ……由于德军攻占凡尔登的战略目标未实现……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
——摘自《新编世界近代史》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 阵营变化, 有入有退
美国利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攻击了美国商船为理由,在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的旗帜下,于2月3日宣布对德断交,4月6日对德宣战。
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从中立到参战这一转变的一个原因是政府的备战运动,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做准备……另一个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家和工业家;他们一直在用赊销的方式向英国和法国提供军事物资,如果他们的顾客战败了,他们也将破产。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了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伤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不仅在军需品方面,而且在人力方面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斯坦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实际上,1917年因两大发展——俄 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证明是决定 性的一年。……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 大战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历史纵横】一战中的华工:一群小人物,影响大历史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的士兵。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一战华工以血肉之躯架起从战争通往和平的‘桥梁’,他们为欧洲的自由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值得永远铭记。”
——比利时波普林格市长克里斯托弗·德雅盖
三、调整:人类进步VS世界隐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要的后果之一,是战胜国对战后的世界作出的和平安排,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919.1.18——6.28 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等地区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美、英、法、意、日五大战胜国控制了会议,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在需要共同对付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下终于达成了协议,6月28日《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协约国与其他各战败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一系列和约及国际联盟的成立,构成了凡尔赛体系,这标志着一战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远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①疆界划分:恢复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承认波兰独立并归还领土;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南部:德国承认奧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在协约国规定的疆界内完全独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从德国得到西普鲁士和波兹南的绝大部分。北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实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归属。
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英国(包括其自治领)、法国、比利时和日本以“委任统治”形式予以瓜分。
②军事限制: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西岸的领土由协约囯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③战争赔偿: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马克(约49.9亿英镑)。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0%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德国关税不得高于他国,战胜国对德国输出货物不受限制;德国境内几条主要河流为国际河流,基尔运河对外国军舰与商船开放。
(注:德国政府需要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到1929年,这笔赔款被减少到1120亿金马克,必须在59年内付清。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拒绝恢复偿还赔款。 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此后德国开始偿还这些国际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自一战战败后,德国历时92年才完全还清赔款。总额达到220亿英镑(约合2328亿元人民币)。)
④承担战争罪责:根据《凡尔赛和约》第231条规定,德国和同盟国需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承担全部责任,也需要对战争中造成的各国损失承担全部责任。由于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后解体,无法追责,战争责任就落到了德国一国头上。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摘编自[英]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凡尔赛和约》中,德国受到了报复性的惩罚——德国军队受到极大削弱与限制,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丧失了大片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有划给了法国),还有一笔直到2010年才支付完的赔款。法国的福煦元帅,看到了和约文本后,认为对德国的惩罚太过分了,断言:“这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的休战。”看来法国元帅并非小粉红,而是位能理性的洞察世界的智者。而他的这次断言,也成为了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乌鸦嘴”。战败后的德意志民族,深深咒怨着世界对德国的不公,更仇恨着主导惩罚和约的法国。后来,希特勒利用这种复仇情绪上台,并迅速完成了军事化。
从总体来说,凡尔赛体系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惩与掠夺,也是战胜国之间妥协分赃的产物。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因此,战胜国并未达到建立战后全球新秩序的目的。于是胜利者特别是英、美、日之间的新一轮角逐便更多地围绕着凡尔赛体系所未能完全涉及的远东及太平洋地区而展开,并导致了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华盛顿体系:1921.11.12——1922.2.6 确立了美国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由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国出席的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而其核心是中国问题。
议题一、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问题——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
美英日法意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比例规定为5:5:3:1.75:1.75;英美不得在菲律宾、关岛、香港及太平洋东经110°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日本承诺不在台湾设防。
对美:抑制了日本,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地位;对日:海军扩张受到抑制;对英:开始丧失海上优势。
海军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海军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列强争霸的结局。《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美英对日本在战舰基地方面的让步,是日本在战略上的胜利,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潜在军事战略优势,并为后来的战争所验证。
议题二、关于亚太地区问题——拆散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
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四国条约》),规定四国彼此协商解决他们在该地区的争端并废止英日同盟。
对美国:拆散英日同盟,有利于其在亚太的扩张;
对日本:扩张受到遏制;在亚太利益得到承认;第一次取得同欧美列强同等的地位;
对英国:在亚太地位下降,远东外交政策日益与美国接近。
一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巴黎和会上将这些权益合法化。日本势力的扩张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对;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编》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部署在远东的海军兵力相当薄弱,而它们要保护的地域范围则从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英国远东舰队部署非常分散,如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治领部署大部分舰只,还在中国领海部署部分舰只。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于本土的战舰,共计46万吨,超过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军力。另外,德国、法国和俄国在远东部署的舰队力量极为薄弱。随着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
英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不得不从限制日本的立场上步步后退。
——摘编自胡杰《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
议题三、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
中心内容是在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前提下,确认列强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它们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在华特权继续存在。
同时在会外,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①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②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囯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囯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
是对凡尔赛条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所取得重大外交成果。
《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实质:是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美英平分海上霸权,《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这样帝国主义调整了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立一战后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这个由战胜国英法美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基础上,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孕育着另一场大战。
【思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①将世界战争的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 ③无视弱小民族的利益; 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2.国际联盟:1920-1946年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为了维护全球和平,它依赖于集体安全这一工具。然而,集体安全的基本前提——所有大国参加—— 一直没有实现,因为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都有一个或多个大国不属于国联。美国由于拒绝接受这个建议而一直没有加入这一组织。国际联盟尽管在30年代无力组织侵略并导致其在1946年终结,却建立了永久国际组织的模式,并为后来的联合国做了示范。
国际联盟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存在巨大的缺陷。国联实际成为英法所操纵的国际组织。它所规定的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使国联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美国始终不是国联的成员,苏联长期被拒之门外,30年代法西斯国家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相继退出,不受约束,从而使集体安全有名无实。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ー八事变”,国际联盟对这事件的既不援助中国也不制裁日本的做法,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决策机制问题)。直到1932年3月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宣布成立,国际联盟始终没有遣责日本是侵略者,不仅拒绝对其制裁,更拒绝援助中国,实际上是在鼓励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思维拓展】美国首先倡导建立国际联盟,但最终没有加入的原因,反映的问题?
①原因: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 美国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未实现; 美国利用国联控制别国、称霸世界的图谋遭到英、法、日等国的反对。
②反映的问题: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矛盾; 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得对世界的领导权; 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
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
——《美国外交政策史》
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
——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学思之窗】《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曰)
(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 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 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 成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
(二)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种人民之 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 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 行此项保佐。
(三)委任统治之性质应依该地人民发展之程度、领土之地势、经济之状况及其他之情形而区别之。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
你如何认为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
提示:史料告诉我们,一战中的战胜国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视为“落后的”国家,认为战后它们还不能获得独立,而需要将它们委任给英法等“先进国”帮助它们进行统治。盟约对委任统治的性质没有作出统一规定,而是根据被委任统治地区的发展程度由英、法等战胜国作出安排。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比原来的殖民统治有所进步,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因为第三种委任统治实际上还是殖民统治。
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胜利的协约国认为没有必要讨论诸如爱尔兰这样的臣属民族的愿望,更不要说殖民地人民了。他们以牺牲前敌国的利益为代价,鼓励领土的变更,同时却压制涉及本阵营内盟国利益的领土要求。
——(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核心概念】委任统治
委任统治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出现了新的形式,即在国际联盟监督下、按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国际冲突的形式。这种形式,取代了过去那种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形式。
协约国在划定新兴国家的边界时,尽管一定程度上按照了“民族自决的原则”,然而也存在着从自身既得利益出发,出于战略均势等方面的考虑来划分领土……波兰人口中有380万罗塞尼亚人(乌克兰人),100万德意志人;捷克斯洛伐克有330万德意志人;罗马尼亚有150万马扎尔人(匈牙利人)。正是这些人为主观分割领土所造成的少数民族问题,为20世纪30年代欧洲纠纷不断埋下了伏笔,民族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而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
——刘波《凡尔赛体系未能维护一战后世界和平的原因探析》
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包括各战胜国及一些中立国。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以后会员国数量有所增加。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但是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反对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中去,由他们控制的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法所控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3.一战的影响:无法忘却的战争
(1)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欧洲相对衰落,世界中心地位动摇;美日崛起。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代之而兴 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 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 1913 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战后,法国一度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 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全世界共有 20 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到 1930 年再增加到 45 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 40%已在美国手里。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 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
(2)引发社会主义革命
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3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一战后巴尔干的均势局面被摧毁,在帝国土崩瓦解的废墟下,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
奥匈帝国分裂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
波兰和芬兰脱离俄国独立。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
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 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 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列宁 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 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 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当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而战的时候,它们也把殖民地的人民投入了这场战争。然而令宗主国始料不及的是,起源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却在其殖民地获得了第一次宣扬。“民族自决”不仅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流行的革命术语,而且成为那里的人民的政治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战争给欧洲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创伤也极其巨大,它使欧洲人第一次深深怀疑西方文明的基本走向,并引发了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精神危机。这次大战的极其残酷性也使欧洲形成了更为广泛而普遍的厌战、反战和恐战的社会潮流。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本课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的政策,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由于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对立的两大集团,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改变了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该体系只是暂时缓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为二战的爆发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一战开始削弱了欧洲的霸权地位,开始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问题探究】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丘吉尔著,吴万沈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首先,它没有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激起战败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愤怒和复仇情绪;其次,它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势必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学习拓展】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其要点为:
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对所有关于殖民地的要求作出调整;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 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齐世荣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查找资料,了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动机及“十四点原则”的影响。
动机:十四点原则,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世界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英、法两国的实力,孤立新生的苏俄,重新瓜分世界、争霸世界的宣言书。
影响:“十四点原则”,除了8条是涉及具体国家外,有6条属于国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另外“不搞秘密外交”,公海航行自由、取消贸易壁垒,裁减军备和“调整”殖民地等原则都与国联密切相关。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20世纪的国际关系的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