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9 12:4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
——“战斗民族”的政治创新与坚守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了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认识其历史影响。
【教材分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果”,又是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因”,其社会主义实践对后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影响。在单元专题中,上承《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格局》,下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绘制时间轴,认识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改革开放。
【学情分析】
该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初中历史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比较系统的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体系,再加上这节课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这给本节课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简单学过相关知识点,再加上近代中国一直在贯彻以俄为师的原则,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所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突出重难点,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再现历史的教学方法,通过呈现丰富视频图文资料,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到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充分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探索的曲折与意义。
【概念解释】
苏维埃: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联议会的名称,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因为俄国1905年革命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
【讲授新课】
导入语:“战斗民族”只会打战?
文学家:普希金(1799-1837)、赫尔岑(1812-1870)、屠格涅夫(1818-188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契诃夫(1860-1904)、高尔基(1868-1936)、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肖洛霍夫(1905-1984)……
艺术家:克拉姆斯柯依 (1837-1887)、柴可夫斯基(1840-1893)、列宾(1844-1930)……
科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梅契尼科夫(1845-1916)、巴普洛夫(1849-1936)……
截止2017年,俄罗斯和前苏联共有32人获诺贝尔奖。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不仅在文学、艺术、科技方面,还在政治方面,诞生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伟大政治家。
一、基于理论与传统的创新:列宁主义的形成
1.现实国情的选择:时代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2.别于经典的创新: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实际上是形成于不同时间、地点, 基于不同世情与国情的两个主义。纵观列宁一生所做的主要大事以及他的思想体系, 既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是 ”与“得”, 也有照搬甚至违背马克思主义之“非”与“失”。总的看来, 是多于非,得大于失。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新贡献在于探索落后国家如何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思维拓展】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经济上还是农业国,政治上沙皇专制),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地主与农民、垄断资产阶级与工人、民族矛盾等),即反动统治力量脆弱。
②俄国革命力量强大(有强大的工农联盟,有成熟的受列宁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有用革命方式解决现实各种矛盾的社会力量。
这两方面合起来构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基本原因
3.任人评说的灼见:历史意义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的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由于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下叶一直认为世界共产主义将由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法 、德三国无产阶级革命带头来实现, 这在当时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到 20世纪初, 时过境迁, 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和薄弱环节, 列宁认为世界革命将由俄国革命带头来实现。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在 1924年 4月间发表的 《论列宁主义基础 》一书中的说法作为准绳 。
斯大林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 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年代我在教学中一直都引用并讲解这句经典名言 。
二、成于理想与现实的奋斗:十月革命的胜利
1.国家发展的困境:俄国革命的背景
(1)客观条件:
①经济:19C末20C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仍落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美)莫斯《俄国史》
②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沙皇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其内部和外部矛盾重重。无产阶级同资本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农民同贵族地主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沙俄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动摇着沙皇的统治。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列宁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一事实出发,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和民族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俄国自然也不例外。
——于沛《十月革命和世界历史进程——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
③国际:“一战”期间,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有利的革命形势;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卷入一战——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主观条件:
①阶级基础:俄无产阶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强。
②思想基础:列宁主义的形成。
③组织基础: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君主专制的末日:二月革命的真相—370年的沙皇体制,何以如此脆弱地8天之内,就会土崩瓦解?
苏维埃得到武装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的支持,管理国家事务,这表明它是新生政权的萌芽。但在苏维埃中占多数席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社会主义革命,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特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二月革命过程中,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者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后者掌握着实际权力。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反同时期的欧美其他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发展迅速,矛盾缓和,社会相对稳定,无产阶级政党盛行修正主义,企图通过和平式的议会斗争实现夺权。
【解读】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奉行妥协主义的政策,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与杜马临时委员会3月2日达成协议,以李沃夫亲王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于当晚成立。4月1日,临时政府发布了这份宣言,其要点是:
①临时政府坚决恪守与协约国签订的协定,绝不退出战争。②许诺在普遍、直接、平等和秘密的基础上进行立宪会议选举。③许诺立宪会议将颁布宪法以保证国民的正义、平等和自由等方面的权利。④在立宪会议召开之前,临时政府将制定有关法律以保证全体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这份宣言显示:①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②临时政府不是立即着手解决劳动人民渴望的土地、和平与面包问题,而是用一些形式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来哄骗人民,想借此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引入改良主义的道路。③临时政府试图在法律上强化自己的权力,以便在时机成熟时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
二月革命后的形势。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3.革命策略的转变:十月革命的胜利
①和平方式:《四月提纲》“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②放弃幻想:
二月革命之后,俄国人民的厌战情绪极为强烈,要求退出一战。但临时政府为了履行国际义务,不愿单独退出一战,于7月1日冒险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军队发动进攻。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十天内俄军损失六万人,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首都,工人士兵群情激昂。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和其他革命群众在1917年7月16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还苏维埃,喊出打到临时政府的口号。临时政府调来支持自己的军队进行镇压,600多名工人死伤。这就是著名的七月流血事变。
七月后事变布尔什维克党转入地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斗争方式转向暴力革命。
到1917年8月底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口号主要有:“立即结束战争”——“缔结普遍民主和约!”“给农民土地”——“无偿地废除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把土地交给农民委员会管理!”“把工厂给工人”——“在全国范围对生产和分配实行工人监督!”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册)》
“结束战争”、“给农民土地”、“把工厂给工人”,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把当时俄国各个阶层普遍关注的“和平、土地、面包”的问题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之上,把俄国最迫切、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在一起,在1917年俄国各派政治力量的大博弈中向俄国社会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从。
③暴力夺权:
十月革命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调整策略,修改口号,如“结束战争”“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把工厂给工人”等,这都表明布尔什维克敏锐地把握住了大多数俄国人民的需求,使自己紧密地与他们站在一起,获得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首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十月革命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知识延伸】来自于十月革命20周年献礼片《列宁在十月》,及斯大林期间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告诉我们,十月革命的过程艰难险阻、波澜壮阔,意义非凡。苏联解体之后,苏联时期的大量档案向世人开放,这些档案披露的大量史料证实,革命期间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相反还“非常平静”,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甚至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史料实证)
三、源于国情与希望的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十月革命后,如何在俄国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 摆在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对此从理论上和 实践上进行艰苦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却被视为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这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密切关系。以及继承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1.迫于形势的跨越:求生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年(三年卫国战争)
①内容: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②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③评价:
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政策的实施对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
列宁的反思:为什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人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勒紧裤腰带跟着我们走,而在用鲜血与生命换来和平之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却面临被人民抛弃的危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第三编)》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能力提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和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作为“战时”措施,它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得以调动有限的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因此它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作为苏俄直接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设想和实践,它超越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遭到失败,引起了严重的危机。
2.面对现实的实验:谋发展——新经济政策(1921—1927列宁)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在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从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1921年,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列宁将政府无力经营的石棉矿以租让的形式交由哈默开发。此后,哈默联络了30多家美国公司与苏俄(联)做生意。列宁亲切地称他为“哈默同志”。
  ——丹尼尔《哈默传》
【能力提升】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使国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策。这是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更加成熟的表现,绝不是转向资本主义。
【学思之窗】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苏]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作了怎样的说明?
答案提示:列宁的论述告诉我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适应战争条件的特殊政策,它的“功劳”是有限度的。如果脱离了战争条件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就会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纠正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和商业原则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
苏联成立:
1922年12月30日,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大会宣布,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1917年俄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的解体。这一解体过程从二月革命开始,一直持续到国内战争。大部分被沙俄强行兼并的、原本有独立国家基础的非俄民族地区(如波兰、芬兰;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中亚的布哈拉、花剌子模;乌克兰、白俄罗斯)通过各种形式获得了独立。苏维埃俄国所继承的沙俄帝国遗产是一个版图已大大缩小了的俄罗斯。
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十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大联邦国家的任务,作为建立大联邦国家的一个过渡步骤,俄共(布)决定先在南高加索地区建立联邦国家。
3.发展模式的实践:图崛起——斯大林模式(1928—1991)
1928年在苏联历史上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此前,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曾被战争破坏的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同时,作为“过渡时期”迫于形势而运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占主流的社会主义观念始终存在着矛盾。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成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粗暴任性、强烈的权力欲,冷酷无情、崇尚暴力,主观片面、妒贤嫉能和孤僻,是反映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另一个方面。他的个人品性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很多方面。
——陆南泉《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方式: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为使苏联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于由1928年10月开始实施。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粮食危机);将农业生产纳入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在农村发动组织了农业集体化运动。至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93%,集体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9.1%,全苏已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它基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苏维埃政权的商品粮供应问题,并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为国家工业化的资金积累作出了贡献;
在全盘集体化高潮中,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偏差,如片面追求速度、数量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强迫实行住宅、小牲畜和家禽的公有化等。1930年和1931年,全国有60万富农被剥夺财产,有52.5万富农被强迫迁往西伯利亚、乌拉尔、北部边区。到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阶级已被消灭了。
(3)成就: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落后的农业国的面貌。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超过了同期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对新兴独立国家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损失兵力1000万,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73%,苏联以2000万人的牺牲为代价,捍卫了正义,捍卫了和平。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能力提升】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特点:
①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其优点是,赢得了时间,打下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巩固了国防;
②工业以自主生产为主,有利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本国国内市场的需要,减少对外国经济依赖;
③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忽略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的科技发明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
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以国有企业为主要依托。
(4)评价:
①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苏联模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苏联模式也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采取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手段,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社会矛盾。
——摘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学习拓展】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答案提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历史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实践,曾取得重大成就,为人类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历史经验;同时,社会主义模式也存在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领域。由于权力高度集中,排斥市场经济,导致经济比例失调,农业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主要在斯大林时期形成,因为没有及时改革,后来这种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教学反思】
基于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整合新了课标和教学资源,进行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进程以及影响教学。将历史的发展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结合,重新整合了教学的顺序,教学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鉴于教学内容多的特点,结合内容的特点,选用了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利用的“列表”等教学工具,节省教学时间,既培养了学生解读多种史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比较、解释的学科能力。
不足之处:教学活动中,学生互动的环节不够深入,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学能力和水平。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坚持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