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还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毁了”。
这几位苏联领导人做了什么?他们的政策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发展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增长速度达23%,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思考:二战后苏联在哪些方面取得进步?
苏联的发展是否存在问题?
到50年代,问题暴露了出来。虽然工业发展很快,从1913年到 1950年增加了12倍,但是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产量仅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有的农庄的工分只有几戈比。
——刘茂森,王书锋主编《新思路·历史 修订版》
斯大林模式的弊病
党中央
单一公有制
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指令性计划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
重工业畸形发展,轻工业、农业长期落后
改革刻不容缓!
1953-1964
主要推行农业领域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964-1982
主要推行工业领域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85-1991
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共同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促进发展
(二)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赫鲁晓夫执政后对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旧框框。他首先从农业入手,采取了三次重大改革措施:一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二是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三是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二十二大”决议和苏共新纲领提出了以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加强经济核算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
——刘茂森,王书锋主编《新思路·历史 修订版》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我的这个报告的目的并不在于全面地评价斯大林的生涯及其活动……我们现在关心的是一个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党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即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到底是怎样慢慢滋生起来的。而这种个人崇拜又怎样在特定的阶段成了给予党的各项原则、党内民主以及革命的法制秩序的极其严重的深刻的危害的一切事物的根源的。
——《赫鲁晓夫回忆录》
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是苏联在赫鲁晓夫任内主张的外交政策。其实际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避免战争;而在和平的竞争中超越美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对亚非拉尚未或未完全实现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则积极渗透共产主义思想,以便使这些国家也和平过渡到自己的战略轨道内,扩大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农业:
工业: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政治: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社会: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外交: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影响
①积极: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取得了一些成效
②局限: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内容
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尝试对苏联的经济,特别是农业进行改革。为了扩大谷物生产,赫鲁晓夫提出开垦荒地的办法。1954年2月党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荒地。从1954年到1958年间,政府为开荒投资67亿卢布,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到东部地区落户,共开垦出4000万公顷的土地。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垦荒区共收获谷物5850万吨,占当年全苏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解析》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 ……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涅伊兹维斯特
评价
局限: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宿草深深绕墓碑,当年政变出宫闱。 力除旧弊诚明举,尽弃前功岂智为。 得意螳螂方起舞,伺机黄雀已追随。 捕蝉未果腰先折,谁与斯人论是非。
——欧阳鹤《赫鲁晓夫墓》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赫鲁晓夫推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带有探索和开创的性质,极大地冲击了苏联传统体制的各种弊端。
—— 金圣才主编《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详解》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十月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赫鲁晓夫改革就此失败。
政变后,勃氏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背景
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斯大林体制弊端突出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内容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对“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实验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1965年通过了三项有关改革的决议:《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决议》和《国营生产企业条件》。以这三个文件为指导,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新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1)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增进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编制的标准确定本企业的机构和编制,有权自主招聘或解雇职工;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企业可以确定工资形式和奖励办法;企业有权处理多余的设备、工具和仪器等。(2)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以利润为中心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提高企业的利润留成比例,并把利润提成改为“基金付费”、“固定缴款”、“闲置利润余额”三项,力求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把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很好结合起来。(3)实行工业品批发价格的全面改革,改变某些产品价格偏低的现象,让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产品社会必要劳动量,使正常生产企业能获得必要的利润。(4)加强银行信贷的作用。促进企业节约投资,合理使用资金,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1983年苏联的导弹
材料一: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
改革重点依然集中于重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985年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的“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影响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
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
他不重视对客观情况发展变化的研究,习惯于因循守旧、满足现状,惧怕重大的改革。 ……维持现状和粉饰太平,缺乏锐意进取和改革的创新精神,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苏共的主调。
——《第7集 苏共的领导集团》
积极:苏联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消极: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热衷于给自己颁发勋章的勃氏
恐怖的“勃列日涅夫之吻”
评价
勃氏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
改革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传统模式
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日益沉重的国家财政负担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积极: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达到了鼎盛期
消极: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军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接任总书记,1984年2月逝世,享年70岁
契尔年科,1984年2月接任总书记,1985年3月逝世,享年74岁
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总书记(54岁)
背景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的改革时断时续;勃列日涅夫逝世后,苏联沦为老人政治、病夫治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政治、经济已处于危机前的困境
经济:1985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围绕社会生产力进行“加速发展战略”,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内容
政治: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思想: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 多元化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想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他提出了通过租赁承包制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用农村的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红利来发展农业生产。可惜由于太急功近利,不等农业生产发展取得真正的提高就将工作中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其结果是其农业又一次出现了倒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摆脱危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是在最终促成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的彻底瓦解,从而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浅析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及教训》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评价
改革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但最终彻底地断送苏联社会主义
影响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它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政变失败,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1991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
1991年苏联解体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的原因
(二)改革
比较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时间
侧重
结果
败因
相同点
(二)改革
1953-1964
1964-1982
1985-1991
农业
重工业
前期经济,后期政治
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
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主要是涉及经济领域;
③结果: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一)概念
东欧原是地理概念,一般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区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东欧国家”则成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都曾获得苏联不同程度的帮助。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五国主要利用了苏军挺进东欧的有利条件;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主要利用自己的力量解放全国;民主德国(东德)是在柏林危机发生、德国分裂的情况下,在苏占区成立。东欧八国的领土面积约1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 9 000万,它们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显著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和世界影响。
(二)背景
(1)政治: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经济: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国民收入下降,各国领导人希望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成就
1.南斯拉夫
1950年,南斯拉夫决定改变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全国国营工矿企业中普遍建立工人委员会,把企业交给工人管理,实行" 工人自治"。1950年6月26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通过了《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营经济企业及更高级的联合组织的法令》。法令规定:" 劳动集体通过企业工人委员会以及联合几个经济单位的高级联合组织的工人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来管理这些企业。" 这标志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正式开始。
最早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内容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确立始于1950年,在1974年通过的最后一部宪法时,南斯拉夫认为,这部宪法“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自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体制”,集中反映了南斯拉夫解放30年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然而,也正是这部宪法孕育着许多涉及自治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多方面的潜在矛盾。此后的实践表明,各共和国关系上的“邦联化”,政体上的“极端民主化”、经济上的过度分散化和违背经济规律的契约化,民族关系上的分立化等倾向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南共联盟的“联邦化”也日益表面化。
——赵乃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影响
1.南斯拉夫
2.捷克斯洛伐克
捷共中央4月通过的《行动纲领》是由经济学家希克、姆林纳日、奥尔斯佩等人起草,通过广泛讨论制定的,它是“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的宣言,捷共新领导的纲领主张,勾画了在捷克斯洛伐克构建民主、法治、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蓝图。
《行动纲领》对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产生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指出,社会改革是当务之急。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实验,构建一个新的、十分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的社会主义典型。
——刘天白《震撼世界的“布拉格之春”》
内容
提出了一整套“彻底从捷克斯洛伐克条件出发”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羁绊和苏联的控制,维护自身的主权和独立
布拉格之春的领导人——杜布切克
2.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的不满日益加深。它以捷克斯洛伐克“复辟资本主义”为名,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纠集波兰、匈牙利、民德、保加利亚四国,向杜布切克施加压力,威逼其放弃改革措施,并加紧策划武装干涉。
……8月20日午夜,苏联纠集民德、保、匈、波四国军队,约60万大军,6000辆坦克,在巴普洛夫斯基将军的指挥下从北面、东面和南面分18路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在24小时内占领了这个国家。
——刘天白《震撼世界的“布拉格之春”》
结果
苏联将捷共的改革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纠集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改革运动夭折
3.波兰
波兰道路是哥穆尔卡担任波兰工人党中央书记、党中央总书记和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期间探索的波兰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探索波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尝试。
……迫于苏联的强大压力和内部保守势力的顽固抵抗,哥穆尔卡退却了,并逐渐转向与苏联保持一致。
——李斌《哥穆尔卡对波兰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
结果
“一五”计划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和农业发展成果显著
波兰工人党中央书记——哥穆尔卡
4.匈牙利
从社会主义各国的情况看,匈牙利是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也是人们所公认的改革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
……匈牙利的改革者们为匈牙利设计了一个三角形的目标模式——匈牙利新经济体制。三角形的重心就是这一模式运行的所有制基础: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三角形的三条边即是目标模式的三条原则:实行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指导性计划制度;国有企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要使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主张国家以经济的方法来实现计划对市场的指导。
——郑永丰《匈牙利新经济体制改革模式思考》
结果
1968-1973年国民收入和人民消费水平增速较快,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匈牙利社会主义改革的倡导者——卡达尔·亚诺什
5.民主德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经互会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从1963年开始,特别是从1967年起,民主德国对工业的计划体制进行了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这场改革是在1961-1964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以后进行的。这种体制存在到1970年。
——D·格兰尼克《从双重体制到重新集中化》
结果
经济稳步增长,到1988年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与勃列日涅夫进行“兄弟之吻”的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
(四)局限
民主德国经济失败只能在相对意义上才能站得住脚,相对于西方国家经济,主要是联邦德国。正是由于经互会国家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劣势,使得其中的佼佼者面对联邦德国才显出失败的态势。这个态势不能笼统归于计划经济体制本身, 而是由内外部多方面原因导致。内部原因主要在于政治因素对经济的绝对主导,以致出于意识形态缘故而不惜违背经济规律,使得计划完全脱离市场,成了不顾事实的主观任意行为;外部原因主要是苏联的控制和整个经互会国家经济的不景气。前者使得其无法从民族经济利益角度去看待经济问题,后者使得其外贸强项的实际经济值大幅下降。
——王涌《民主德国经济失败原因探析》
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五)剧变
原因
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1989-1992年,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纷纷实行政治多元化,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苏联模式的弊病)
(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五)剧变
不 同 点 相同点
相对平稳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
流血冲突 罗马尼亚
合并统一 民主德国并人了联邦德国
国家分裂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国家解体 南斯拉夫分成了六个国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今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一)准备
1.过渡时期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二)发展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①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②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579亿千克。
④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004年白云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2021年“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运行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