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三自制第4课《说数》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自制第4课《说数》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3 09: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沈致远说 数作者简介: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物理学家。
主要专业著作有:
《微波技术》、《高温超导微波电路》导 入: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数字情结的民族。有人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嵌入数字的诗就有一百三十首之多。历代诗人以数字入诗更是随处可见,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不胜数。清代文人纪晓岚更是别出心裁,他有一首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将数字运用得出神入化,堪称数字妙用的典范。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卓文君的数字诗  说明文是通过作者对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构造、关系、成因、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或对事理的规律、本质进行剖析、解说,从而使别人明白的文章 。
 科学小品文属于科学类说明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重在客观地解说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不含有感彩,而科学小品文不受这一点约束,它可以包含文学性的描述,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彩、语文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
小品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现在的小品文因内容的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小品文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误思想,抨击腐朽事物的杂文。 科学小品文就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
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想象和联想往往很丰富。它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明时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作解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等等来表达要介绍事物的特点,或者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要介绍说明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人格化、生动化,使我们对事物的特点、作用有更清楚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写作科学小品的注意点。 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阅读一些科学小品和浅显的科普文章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综合素质都是很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1、了解“数”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写法;
3、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数学美,学习仿写。1、字音
衍生  
一粲
孜孜以求
拭目以待
永葆常新
契机  
缥缈yǎncànzīshìbǎoqìpiāomiǎo一、检查预习 贷 借贷     拭 拭目以待
 赁 租赁     试 考试
 粟 沧海一粟   型 原型 模型
 栗 栗子     形 原形 图形 
 震 震撼 震耳欲聋 
 振 振兴 振聋发聩 (kuì)2、辨字形竭 枯竭 翅 翅膀
碣 碑碣  翘 翘首以待博 博大  绵 绵密
搏 脉搏  锦 锦绣        
1、孜孜以求:勤勉地追求。
2、不足为奇:不值得惊奇。
3、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4、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6、抱屈:叫屈。3、记词义1、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说明的? 请你根据作者的思路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2、讨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
3、从课文中概括几种数学美的例子,并另外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美的例子。二、自主探究 1、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说明的?请你根据作者的思路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自然数→(正数)、负数→零→(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复数→未来的发展(以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合作与探究第一部分(1—5):有理数的演变;
第二部分(6—8):无理数的发现;
第三部分(9—12):虚数和复数的出现;
第四部分(13):全文总结。梳 理 结 构中心:
通过数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智慧在开拓人类知识领域方面的巨大作用。
2、讨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
②采用多种说明手法。 ③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合作与探究 ④遣词造句。(准确、精当) ⑤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作者思路示意图自然数零带负号的自然数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复数 思考:
数由自然数发展到复数说明了什么问题? 数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科学的发展史,其中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对宇宙规律永不停息的追求.
科学的发展需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讨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
①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
②采用多种说明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③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3、从课文中概括几种数学美的例子,并另外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美的例子。 对称美1,2,3,4,5,6,… …;其相反数:-1,-2,-3,-4, -5 ,-6 … …;“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奇异美“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撼”创新美如第9自然段中“-1的平方根是什么?……但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这就是科学的创造精神。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和谐美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即0.61803398…。
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达·芬奇称黄金分割比为“神圣比例”. 简洁美 数学不愿意把一亿写成100000000,而要写成108,更不愿把亿分之一写成 1/10000000 ,而乐于写成10-8。
古希腊人以为,美是神的语言。他们找到了一条数学证据,宣称黄金分割是上帝的尺寸。几何学天才欧几里德更进一步:他发现大自然美丽的奥妙在于巧妙和谐的数学比例大多接近1比0.618。伦敦西敏寺、巴黎圣母院都是如此。 现代演员费雯丽、奥黛丽·赫本都在冥冥中遵从黄金分割这一美的规律。 当堂训练:1、文中说“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请归纳“零”的意义:①零是一切数的基础
②零是进位制的前提
③零具有运算功能答案:2、下列哪一项在“数轴”上没有对应点? (  )
A、自然数 B、零 C、分数 D、虚数D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诗中”永葆常新“具体指的是什么?答:圆周率的小数既不循环,也不终结,包含无限信息。 4、文中第一首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是化用了(  )朝诗人(    )的(     )里面的句。原句是:              
唐朝白居易 《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5、读第9段,回答:“科学的创新精神”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答:指数学家创造了本不存在的“虚数”,并用符号i来表示,规定i的平方为-1,从而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师生互动:共同说出带数字的成语或古诗句师生互动:共同说出带数字的成语或古诗句一鼓作气二三其得三顾茅庐四大皆空五陵年少六神不安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千岩万壑万籁无声 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现有一幅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60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
60×2+3×7=141;下联列式为:70×2+1=141。这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0——是开始,也是结束。然而对于有些事,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想归零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1——孤单的小孩。   2——虽然成双成对,可是,两个孤独的老人依旧孤单。   3——最喜欢这个数,一看到它就想起了小时候,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中间那个小小的我,在快乐地荡着秋千。   4——真正的成双成对。如果一对和睦的夫妇再能够拥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子女,那么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家都是圆满的。   5——有的人拥有了这个数,他说:“真好,我有了一半了。”而有的人拥有了这个数,却说:“我的另一半呢?” 6——常在想,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这个数,只是因为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   7——喜欢这个7不亚于喜欢那个3。由这个“7”往往会想到那个“妻”,也许她有一点不完美,然而想起她依旧满心温暖。   8——不像一般人一样喜欢这个数,倒不是自作清高,只是不喜欢这个数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对金钱的渴望。   9——最大的数字,也是最有禅意的一个数字,看到它就像看到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10——很滑稽的一个组合。一个瘦子,一个胖子,看到这个数就会不由自主地笑,因为想到了老公和我。   11——一双可怜的瘦腿,因为不会骑车不愿挤车不想打车而不得不奔波。
零的联想 
在弟弟的眼中,
零是好玩的籃球。
在妹妹的眼中,
零是珍貴的珍珠。
零是轉動的車輪。在媽媽的眼中,
零是可貴的戒指。
在爸爸的眼中,
零是繫住全家的一個圈。
在哥哥的眼中,
十你是耶稣的化身
世人遇到你,都会增加一份虔诚
你无限延伸于东西南北
行人为你守侯、为你徘徊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中两首小诗的写法,选一个数字或符号写一首小诗。
1、举例子
2、分类别
3、列数字
4、打比方(比喻说明)
5、作诠释
6、作比较
7、下定义
8、画图表
9、摹状貌
10、引用说明说明方法:《说数》一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举例子 4、作比较
2、打比方 5、引用说明
3、下定义 6、分类别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请举例)。举例子:(1)有些根本就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
(2)负数之引入解决了小数不能减大数的困难,例如1 – 2 = -1。
(3)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电工学中利用复数表示交流电,虚数代表虚功,使得电工学计算大为简化。打比方(比喻说明):(1)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2)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下定义:(1) 0,1,2,3……以及-1,-2,-3……统称为整数。
(2)有了无理数以后,原来的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引用说明: 文中引用两首小诗:《圆周率》、《零赞》。作比较:(1)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和圆周率比较,说明圆周率包含无限信息.
(2)与整数、分数比较,圆周率则根本不同,3.14159265358979323846……既不循环也不,也无终结,所以包含着无限的信息。 分类别: 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体会文章的准确美(对错抢答) 1.竞赛规则:
全班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题目公布后,各组成员若有知道答案的,立即站起来回答,不用举手,谁答得快谁拥有答题权。要求不仅答对是非,更要在文章中找出理据。每组基准分为一百分,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十分。 2.抢答题:①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 ②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③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和创造出来的,并没有实际的原型。(×) ④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 ⑤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⑥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 ⑦圆周率是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⑧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所有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