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八上同步练习】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基础知识)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初三学生6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单位:cm)如下:.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75 B.180 C.185 D.195
2.若一组数据0,4,-1,2,的中位数是0,则在下列数中的可能值是( )
A.3 B.1 C.-3 D.2
3.在数学史演讲比赛中,小明对七位评委老师给自己打出的分数进行了分析,并制作了如下表格: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9.1 9.3 9.2 0.1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表格中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方差
4.已知一组数据2,l,,7,3,5,3,2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 B.2.5 C.3 D.5
5.教育部“减负三十条”规定初中生回家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下表是某校某班学生一段时间日平均回家作业时间统计表:
日平均回家作业时间(分)
人数 4 15 15 6
则该班学生日平均回家作业时间的中位数落在( )
A. B. C. D.
二、填空题
6. 下表是抽查的某班10名同学中考体育测试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30 25 20 15
人数(人) 2 x y 1
若成绩的平均数为23,中位数是a,众数是b,则的值是 .
7.已知一组数据:8,4,5,4,a,7的平均数为, 则 .
8.某学校九(1)班40名同学的期中测试成绩分别为 , , ,……, .已知 + + +……+ = 4800,y= + + +……+ ,当y取最小值时, 的值为 .
三、计算题
9.已知两个有理数:-9和5.
(1)计算: ;
(2)若再添一个负整数 ,且-9,5与 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仍小于m,求m的值.
四、解答题
10.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某校举行了主题为“防电信诈骗,保财产安全”的知识测试.七、八年级各有名学生,现从这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名学生参加测试,为了解本次测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将两个年级的测试成绩按,,,四个评价等级进行整理,得到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七年级成绩统计表:
评价等级 成绩x分 频数 频率
八年级测试成绩评价等级为的全部分数(单位:分)如下:
(1)表格中, ____________;
(2)八年级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分;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分,则认为该学生对防电信诈骗意识较强.请估计该校七、八两个年级对防电信诈骗意识较强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11.在“书香进校园”读书活动中,为了解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绘制成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图1)和条形统计图(图2),其中条形统计图被墨汁污染了一部分.
(1)条形统计图中被墨汁污染的人数为 人.“8本”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
(2)求被抽查到的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3)随后又补查了名学生,若已知他们在本学期阅读量都是10本,将这些数据和之前的数据合并后,发现阅读量的众数没改变,求的最大值.
12.[数据观念]甲、乙两运动员的射击成绩(射击成绩均为整数,且靶心为10环)统计如下表(不完全)所示:
次序 1 2 3 4 5
甲的射击成绩(环) 10 8 9 10 8
乙的射击成绩(环) 10 9 9 a b
某同学计算出了甲的成绩的平均数是9环,
方差是(环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折线将甲的成绩表示出来.
(2)若甲、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一样,则a+b= .
(3)在(2)的条件下,当甲比乙的成绩稳定时,请列举出a,b所有可能的取值,并说明理由.
五、综合题
13.在10块条件完全等同的试验田上试种两个品种玉米,每个品种玉米各试种5块,产量(单位:)分别如下:
品种:80,85,85,90,95;
品种:80,85,90,90,90.
(1)分别求出两种品种玉米5块试验田的产量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
(2)根据(1)计算结果分析,你认为该选择哪种品种玉米推广种植
14.为了解八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小华设计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部分学生,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是其中的部分信息:
【a】将学生每天阅读时长数据分组整理,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八年级学生每天阅读时长情况统计表
组别 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单位:分钟) 人数(单位:人)
A 8
B n
C 16
D 8
八年级学生每天阅读时长情况扇形统计图
【b】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的具体数据如下:
60 60 66 68 69 69 70 70 72 73 73 73 80 83 84 8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______,图中______;
(2)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这组具体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学生500人,根据调查结果估计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少于一小时的学生约有______人.
15.202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某校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两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开展了“两会”知识竞赛活动,分别从八(1)班和八(2)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单位:分,满分100分),并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与整理:
收集数据
八(1)班学生知识竞赛成绩:84,75,82,70,91,83,80,74,79,82
八(2)班学生知识竞赛成绩:80,65,75,68,95,82,84,80,92,79
分析数据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八(1)班 80 b 82 31.6
八(2)班 a 80 c 78.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 , , .
(2)请你对八(1)班和八(2)班抽取的这10名学生的知识竞赛成绩作出评价.
(3)该校除开展两会知识竞赛活动外,还组织了制作关于“两会”手抄报的评比活动,并对手抄报进行评分(单位:分,满分100分).在八(2)班抽取的这10名学生中,甲同学和乙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分别为95分和92分,手抄报成绩分别为70分和80分.现对甲同学和乙同学进行综合评分,若知识竞赛成绩占70%,手抄报成绩占30%,则哪位同学的综合成绩较好?
六、实践探究题
16.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八年一班和八年二班每班人中各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成绩单位:分,满分分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
收集数据
八年一班被抽取学生成绩:84 75 82 68 91 83 82 74 79 82
八年二班被抽取学生成绩:80 65 75 68 95 82 84 80 92 79
分析数据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八年一班被抽取学生
八年二班被抽取学生
(1)八年一班被抽取学生成绩在分以上含分的有 人
(2)填空: , , .
(3)在这次测试中,八年一班学生甲与八年二班学生乙的成绩都是分,若以上分析数据恰好与两个班级整体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相同,请判断两位学生在各自班级的排名谁更靠前,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2.【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3.【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
4.【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5.【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6.【答案】2.5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7.【答案】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8.【答案】120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9.【答案】(1)解: = ;
(2)解:依题意得 <m
解得m>-2
∴负整数 =-1.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平均数及其计算
10.【答案】(1)
(2)
(3)估计该校七、八两个年级对防电信诈骗意识较强的学生一共有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中位数
11.【答案】(1)4;108
(2)被调查同学阅读量的平均数为8.7本,中位数为本
(3)的最大值为3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12.【答案】(1)解:如图所示,
(2)17
(3)解:当a=7时,b=10;
当a=10时,a=7.
理由如下:
由(2)知a+b=17,则b=17-a,
∵ 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 S甲2<S乙2,
即>0.8,
,
将b=17-a代入得,,
∵ 0<a≤10, 0<b≤10,
∴ 7≤a≤10,
∵a为整数,
∴ a=7,8,9,10,
当a=7时,;
当a=8时,;
当a=9时,;
当a=10时,.
∴ a=7或10,
当a=7时,b=10;
当a=10时,a=7.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13.【答案】(1)解:品种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
品种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
(2)解:从平均数看两者一样,中位数和众数均是品种 优于品种 ,所以选择品种 进行推广种植.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14.【答案】(1)48,60;
(2)71
(3)350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中位数
15.【答案】(1)80;81;80
(2)解:两个班平均成绩相同,但八(1)班的中位数及众数均高于八(2)班,并且方差小于八(2)班,所以八(1)班成绩更稳定且优于八(2)班
(3)解:甲的综合成绩为:分,
乙的综合成绩为:分,
故乙的综合成绩较好.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16.【答案】(1)6
(2)80;82;80
(3)解:乙学生在该年级的排名更靠前,理如下:
八年一班学生甲的成绩小于中位数分,其名次在该年级抽查的学生数的名之后,
八年二班学生乙的成绩大于中位数分,其名次在该年级抽查的学生数的名之前,
乙学生在该年级的排名更靠前.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v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