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含解析)高一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含解析)高一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9 17: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上册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24·广东肇庆·三模)据史书记载,孔丘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孔丘也曾任命原思做“宰”,“与之粟九百”。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
A.儒家思想影响广泛 B.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兼并战争日趋激烈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预测)春秋之前,史官负责对文字材料的归档及档案利用,具有封闭性。春秋晚期以后,封闭的史官制度开始动摇,士阶层迅速崛起,这些饱学之士利用档案典籍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建立私学,使档案典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材料所述变化( )
A.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铲除了周王朝统治的根基 D.形成了尊崇儒学的社会氛围
3.(2024·广东惠州·一模)陆浑戎原居于甘肃酒泉附近。考古发现,洛阳附近有众多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葬群,陪葬品中有马牛羊头蹄,还有数量众多的成套青铜器及玉石质礼器,如编钟、编磬、铜车马器、玉璜、玉扳指等。该现象表明( )
A.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B.华夷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弭
C.华夏文明影响力日益扩大 D.生产关系已发生重大变革
4.(2024·山东淄博·二模)战国时期,人们广泛使用“城”作为土地人口的计量单位,封地的大小往往不再用方圆多少来形容,如秦王用十五城求购“和氏璧”,商鞅被封为商君并且得到商於之地十五城。这说明( )
A.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兼并战争更加激烈 D.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5.(2024·广东汕头·二模)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 (下表)。
表: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
“中国”的含义 出现次数 示例
指京师 9 “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
指国境之内 17 “咨女殷商, 女穀于中国”
指诸夏之领域 145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指中等之国 6 “以负海攻负海, 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
指中央之国 1 “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据表可知,先秦时期( )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B.王朝疆域不断扩大
C.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
6.(2024·广东广州·二模)公元前702年,“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为表谢意,齐国为防守边境的各国军队馈送食物,并让鲁国来帮忙确定馈送的先后次序。鲁国按周王封爵的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郑人怒,请师于齐”。这说明了,春秋时期( )
A.贵族政治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B.郑国力图巩固西周的分封制度
C.传统的政治秩序已被破坏殆尽 D.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7.(2024·广东·二模)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
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
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8.(2024·广东茂名·二模)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 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9.(2024·广东·模拟预测)《左传·闵公元年》记载,管仲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明,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论语·季氏》中写道:“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上述这些言论在春秋时期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可以推论出( )
A.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B.反映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中原华夏与周边各民族互动频繁 D.春秋时期各大国间的争霸战争
10.(2024·广东汕头·一模)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 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 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11.(2024·广东佛山·二模)某战国竹简有如下记载:“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既闻其辞,焉少小穀(官职)其事,以程其功。”这一记载( )
A.表明宗法分封制度崩溃 B.渗透儒道思想理念
C.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 D.体现官僚政治特征
12.(2024·广东梅州·一模)战国时期,齐国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探寻治国理论,专门设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并给予优待,在学宫内出现了各派学者“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的盛况,他们之中有的潜心钻研,有的聚会论辩,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这种现象反映出稷下学宫( )
A.体现了官府垄断学术 B.得益于诸子百家的相互融合
C.维护了贵族等级体系 D.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13.(2024·河南·模拟预测)战国末期,秦国的《金布律》规定,出售的商品应当分别系上标签标明价格,市肆中的商贾对“钱”和“布”两种货币同等对待,不得“择行钱、布”。官方直接经营的集市,主要出售各种高档手工艺品和盐、铜、铁以及皮革等物品,由官方委派“工室”对官商和私商进行监督管理。据此可知,当时的秦国( )
A.贯彻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注重规范商业经营秩序
C.继续发展工商食官制度 D.着眼于推动日用品贸易
14.(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末)《左传》记载:曹刿对鲁庄公说,要想战胜强大的齐国,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鲁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对周惠王说,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虢国的史嚣议论时政时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强化“君权神授”的意识
C.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终结 D.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
15.(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孔子认为,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 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有战事才征召他们,无战事时则免除)……先王以为是。”据此可知,孔子( )
A.代表了下层百姓的利益 B.倡导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
C.意在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D.主张赋役征收应注重实际
16.(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统兵将领发放虎符。虎符呈伏虎形,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将领只持有右半,左半则存于君主处。调动军队时,传令者持左半虎符与将领的右半虎符合符、命令方才生效。这一措施折射出当时( )
A.君主专制强化 B.军事将领权重 C.诸侯混战频繁 D.分封制度瓦解
二、综合题(共52分)
17.(23-24高三上·河北保定·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孔子以“仁”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论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又主张统治者“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孟子将孔子的仁爱理论发展为“仁政”的政治统治理念,主张将礼乐教化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认为统治者要在纷争的战乱中取得胜利,不能单纯地凭借武力征讨,最关键的是实现民心的归向和支持。统治者要想获得民心,则必使百姓有“恒产”。孟子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将林、牧、副、渔都纳入民生的范畴进行综合发展。
材料二 管子将人民对粮食的依赖性上升到国家的层面,统治者要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的巩固,那么就必须保证人民无口腹之忧。管子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将土壤及其产物分为九十种,建议当地生产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商鞅大力实施其“农战”思想。在他看来,国家之强弱的关键在于粮食的多寡。商鞅将农业和战争紧密结合,以农养战,以战促农,把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平时生产,战时则从戎打仗。为配合“农战”的顺利推行,他还提出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向德富、赵川《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和法家重农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家重农思想的影响。(8分)
18.(2023·广东茂名·一模)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 违背) ,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大戴礼记·五帝德》
材料二: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节葬》
材料三: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中记述的禹的形象。(4分)
(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6分)
(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4分)
19.(2023·广东·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明从夏商重巫到西周重史,史官文化逐渐形成。史官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学在王宫,平民百姓没有文化;二是职在史官,史官之外的官吏无权记录;三是包罗万象,史官记载的内容涉及国家大事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精神文化的全部。这充分体现了史官文化的独占性与封闭性。到了春秋时期,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一统局面日益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所取代,整个社会面临着大动荡和大分化。一个从独占性、封闭性文化向普及型、开放型文化发展的转化过程逐渐形成。
——摘编自罗德荣、胡如光《春秋战国文化传播的历史进步》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参政意识。对于当时社会变革中的种种问题,人们提出自己的认识和主张,这些认识和主张大部分是围绕政治思想上的论述而逐层铺展开的。人们“为学”是为了实际的政治,这就决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具有普遍的政治色彩。同时,随着物质文明发展迅速,财富、享受、欲望与野心、权势、罪恶同步增长,文明进步与道德沦丧背离,思想家们生发改变现状的种种主张,并为此锲而不舍地追求。此外,长期的封建割据、封闭的自然经济、迥异的地理环境、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列国文化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
——摘编自王景润《简论春秋战国文化的时代特色》
(1)简述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原因及影响。(6分)
(2)概括材料二中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时代特色。(6分)
20.(2024·江西·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有不同内容,如下表所示:
时期 内容
夏商时期 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两周时期 内地华夏礼乐文明日益完备,与周边民族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助长了华夏族文明的优越感。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夷夏之辨”的理念,认为华夷有别、要严守“夷夏之大防”
秦汉时期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汉文帝、景帝时由于国力上的劣势,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汉武帝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以夏化夷”,纳“夷秋”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
魏晋南北朝 在儒家“大一统”观念影响下,各政权都以华夏礼乐文明承袭者自居,坚称自己“奉天承命”,以“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指责其他政权为“僭伪”
隋唐时期 隋文帝实施“守御安边”之策,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夷夏大防”的传统民族观被打破,开启了“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的大格局
宋朝 “华夷之辨”的呼声又趋激烈。北宋石介在其《中国论》中严格限制了“华夷”之间的文明界限: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
元代 宫廷和军政官署大量使用“华夷一统”“华夷混一”等概念,汉族士人多谨慎地称之为“混一”,如“混一华夷”“华夷混一”
明朝 盛行“华夷一统”,又兼用“中华一统”,朝野上下多认可“华夷混一归真主,宇宙弘开属大明”的主流价值观
清朝 皇太极继位不久便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乾隆认为“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完善了“华夷一体”的观念
——摘编自段超《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据题干“孔丘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孔丘也曾任命原思做‘宰’,‘与之粟九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孔子可以在鲁国和卫国等不同国家为官并获得相应的待遇,这反映出当时诸侯国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分封制度下诸侯受到周天子严格控制的局面有所松动,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 项正确;题干中这些现象主要体现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与儒家思想影响广泛无关,排除 A 项;题干中并未直接体现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排除 B 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孔子在不同国家的情况,与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关系不大,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变化体现出士阶层文化作用的增强,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塑,排除A项;C项表述中,“铲除了”之说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的主旨是史官制度的变化,士阶层崛起推动文化发展,这无法铲除周王朝统治的根基,排除C项;D项表述发生在汉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可知,陆浑戎是原居于西北的游牧民族,数量众多的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葬群中,出现大量的华夏礼乐文化风格的成套青铜器及礼器等,反映了游牧民族对于华夏文化的尊崇,说明华夏文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受到华夏礼乐文化的影响,没有涉及政治秩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AD项;据材料可知,西北游牧民族的墓葬中,陪葬品中有动物头蹄,保留了游牧民族自身习俗,排除B项。故选C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封地的大小已经不再用方圆多少来形容,而是以“城”作为土地人口的计量单位,说明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多,这是社会生产进步带来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并不能体现分封体制的不断强化和兼并战争更加激烈,排除BC项;根据人口计量单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京师、国境之内、诸夏之领域、中等之国、中央之国等,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诸夏之领域”,说明先秦文献中“中国”强调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的含义,折射出了先秦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A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王朝疆域不断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一词的不同含义,并不能得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鲁国确定馈送食物的先后次序是按照周王封爵的次序,而对次序郑国不满意,说明当时分封制仍有影响力,即贵族政治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A项正确;郑国力图维护的是本国的利益,而非维护分封制度,排除B项;传统的政治秩序已被破坏殆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剧烈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前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逐渐得到应用,牛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主要肉食来源中没有了牛,由此可以推知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战国时,社会等级结构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战国时期,贵族阶层也没有消失,排除C项;肉食来源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商品经济趋于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墨子提出的“举公义,辟私怨”,强调了公共利益和私人恩怨之间的对立关系,这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诉求。荀子提倡的“公义明而私事息”,以及韩非子提倡的“所谓直者,义必公正”,都强调了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D项正确;材料主旨为“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而“等级秩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社会影响力有限,没有到得到广泛的认同的程度,排除B项;“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体现为各家思想的激烈冲突与融合,但是材料主要讲述战国思想家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管仲说,戎狄好像豺狼,是不会满足的。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安逸等于毒药,是不能怀恋的。《论语·季氏》中写道,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上述关于如何处理与周边各民族关系的观点侧面反映中原华夏与周边各民族互动频繁,C项正确;从《论语·季氏》所述的招徕吸引“远人”不能断定国家分裂,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B项;春秋时期,一些大 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 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 权。管仲把戎狄视作豺狼,《论语·季氏》所述为招徕吸引“远人”,这些与争霸战争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王、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均自称“一人”或“余一人”,强调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但到春秋晚期渚侯国齐国的国君齐灵公自称“余一人”,强调了他独一无二的地位,分明是没有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僭越了周礼,表明传统礼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商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西周对商朝的政治制度是继承和发展,非延续,排除B项;统一性通常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联系和共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材料“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可知其主张,举贤否认血缘与出身的因素,提倡不偏富贵与不避贫贱的公平原则,有能则举之,善用人才,这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宗法分封制度崩溃的相关结论,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墨家的“尚贤”思想相符,未涉及儒道思想理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私学兴起对解放思想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齐国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专门设立稷下学宫,而在学宫内出现了各派学者潜心钻研、聚会论辩的场景,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平台,D项正确;春秋时期,官府垄断学术的局面已经打破,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本质,而非原因,排除B项;专门设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而非维护贵族等级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国颁布律令规范市场价格和交易行为,并且由官方委派“工室”对官商和私商进行监督管理,反映了当时的秦国注重规范商业经营秩序,B项正确;材料表明秦国注重规范商业经营秩序,而不是“抑商”,排除A项;秦国委派官员对官商和私商进行监督管理,并不是继续发展工商食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表明秦国注重规范商业经营秩序,“着眼于推动日用品贸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与“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国将兴,听于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士人注意到了民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甚至将民众的支持与否提升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这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瓦解,天子对地方控制在减弱,而不是“增强”,排除A项;“君权神授”的意识与材料中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观点冲突,排除B项;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在逐步瓦解,并不是终结,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 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可知,孔子主张依据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说明其主张赋役征收应注重实际,D项正确;孔子代表的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敬天保民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赋役征收应注重实际,并未提及恢复西周礼乐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统兵将领发放虎符,调动军队时,传令者持君主所有的左半虎符与将领的右半虎符合符、命令方才生效,反映出君主对于军权控制加强,君主专制强化,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出将领军权受君主控制,军事将领军权遭到削弱,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反映诸侯征战的情况,无法得出诸侯混战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7.(1)背景: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代,小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战争频繁,各国追求富国强兵;各家学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
(2)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了对民众的人身束缚,限制了人口流动;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后世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
【详解】(1)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得出儒家和法家重农思想产生的背景,如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代,小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战争频繁,各国追求富国强兵;各家学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等等。
(2)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中法家的重农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法家重农思想的影响,做到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根据材料“以农养战,以战促农,把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所学可知,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他还提出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和所学可知,加强了对民众的人身束缚,限制了人口流动;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重农思想还影响了后世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
18.(1)形象: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塑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塑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
(2)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士阶层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禹的形象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之处: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的反映禹的形象。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一中的“(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译为”禹为人聪明机智,办事敏捷又勤奋,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根据材料二中的“衣衾三领……上毋通臭”译为“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形就行,及至下葬,下面不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墨家将禹愬造成节葬的典型”;根据材料三中的“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译为“大禹在会稽山上接受各方诸侯的朝拜,防风国的国君迟到了,被大禹处死”,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法家将禹愬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
第一小问价值:史料按价值划分,分成一手史料(实物史料、直接记载的客观事实等)和二手史料(文献史料、经中间人修改的史料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史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小问不足: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对其进行印证、补充和纠正,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
19.(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的瓦解;社会形态的转变;等等。
影响:直接导致史官制度的崩溃与学术的下移;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推动了士阶层的迅速崛起,为文化传播造就了规模庞大的主力军;为百家争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等等。
(2)时代特色:强烈的政治意识;执着的精神追求;浓厚的地域色彩;以人为本的理念;空前自由的学术气氛;等等。
【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地区已非常广泛普遍,牛耕技术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根据材料“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一统局面日益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所取代”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动,促成了各种政治主张的产生和不同哲学派别的形成,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和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的思想局面,为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良好社会环境,可概括出社会形态的转变;等等。影响:根据材料“充分体现了史官文化的独占性与封闭性……一个从独占性、封闭性文化向普及型、开放型文化发展的转化过程逐渐形成”可知,直接导致史官制度的崩溃与学术的下移;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私学的勃兴;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推动了士阶层的迅速崛起,为文化传播造就了规模庞大的主力军;政治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议政机遇和人才基础,经济变革为百家争鸣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文化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思想条件,代表不同阶级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对治国提出处世理论,这些都为百家争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等等。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激烈的阶级斗争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参政意识”可得出,强烈的政治意识;根据材料“思想家们生发改变现状的种种主张,并为此锲而不舍地追求”可以得出,执着的精神追求;根据材料“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可以得出,浓厚的地域色彩;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空前自由的学术气氛;等等。
20.示例:
看法:“夷夏”区别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
阐述:中华民族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多元趋势,中原文明农耕发达,政治成熟,领先于周边地区,因此有“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等观念的存在;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拓展,以及中原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加之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统治者的民族观念适应客观形势逐渐发生改变,强调“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观念逐渐占据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夷夏”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当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许多启示。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世界。结合中国古代史整体对材料中的现象可提出看法:“夷夏”区别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阐述可围绕中原文明农耕发达,政治成熟,领先于周边地区,因此有“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等观念的存在;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拓展,以及中原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加之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强调“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观念逐渐占据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夷夏”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当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许多启示等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