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课件(29张ppt)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课件(29张ppt)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2 23:21:51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自行车王国” → “车轮上的国家”中国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已超过了30年,被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人民日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自学求知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视频求知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视频求知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否定社会主义道路;
否定人民民主专政;
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质:鼓吹全盘西化,
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思想?对比求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三大报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合作求知 党的十三大(1987年)有哪些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三步走战略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
三步走战略部署图片求知 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合作求知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基本路线1982年1987年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及经济发展 战略部署三步走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自学求知邓小平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④特区姓“社”不姓“资” ;
… …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又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结合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 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史料求知 材料二:海外舆论纷纷把邓小平的南巡活动和谈话称之为“邓旋风”,认为在“邓旋风”的推动下,中国必将出现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百年潮》2002第3期 材料一:听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让我听出了这位老人的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1992年1997年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 。1.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2.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 。列表求知指导地位指导思想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南方讲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进一步解放思想指导地位指导思想梳理求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外国政要看小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外国媒体看小平: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世人看小平 “小平”看小平: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拓展求知 国人看小平: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了。拓展求知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拓展求知拓展求知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毛泽东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次历史性飞跃拓展求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拓展求知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拓展求知 2007年党的十七大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12年党的十八大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拓展求知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练测求知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视频求知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学难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方法
列表求知法、视频求知法、合作求知法等
课型及课时
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候课:播放视频《春天的故事》
师:教室外,春暖花开,春天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教室内,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天的故事”。 (上课!)
一、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都怎么来学校?
生:骑自行车、坐公交车、汽车…
师:有多少同学骑自行车来学校?(或者:有多少同学有自行车?)
学生举手
师:还真不少,都是有“车”的人呀!
1.展示图片
师:曾经,咱们的国家被世人称为“自行车王国”,当时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就是“自行车”;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而我国也从“自行车王国”变成了“车轮上的国家”。但这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大家来看一组数据。
2.展示数据
师: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至2013年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做手势)
生:上升
师: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更是保持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已超过了30年,真可谓“沧桑巨变”。我国之所以取得令世人叹服的“中国经济奇迹”,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披荆斩棘,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展示课题《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展示板块
师:本课我们将通过三个板块进行学习,请同学们齐读三个板块的名称。
生: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
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师:让我们开启第一篇章的学习
四、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1.展示表格
师:老师要向大家重点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列表法,这是老师结合本课第一部分的知识点制作的表格,从表格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包括四个历史事件,请同学们大声读书的同时,注意这四个事件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交换意见,检验自学情况。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从此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正当人们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前行时,忽然刮起了一阵歪风,使不少人在思想和理论上出现了混乱。欣赏视频: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2.展示视频
师:大家一起告诉我,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呀?
生: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师: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实质就是: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必将危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强调“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基本原则呢?
生: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
师:一连用了四个必须,剑锋直指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支撑起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四根擎天之柱,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砥柱中流,力挽狂澜,人们不得不赞叹邓小平面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惊人洞察力和果敢决断力。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
3.展示表格
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什么思想?
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师:所谓“特色”,就是指“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指出了光明前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条道路“具体该怎么走,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成功召开,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
4.展示十三大
生: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有两位同学在学习党的十三大时,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小明:我能用“一二三”概括一五计划的成就,即一座武汉长江大桥;二条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三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小文:我能用“一二三”来概括党的十三大的内容。
大家能帮小文解决这个问题吗?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部署
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的国情,虽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完成。既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就说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此来大力发展生产力。
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不仅照亮了中国的现在,更照亮了中国的未来。请看三步走战略部署。
5.展示三步走图片
(师)这不是一般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因此,它是一个切实、具体而又光辉诱人的宏伟蓝图,是激励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奋进的目标。
6.合作探究
师:回顾我们所学……把表格补充完整吧。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生)…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遇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问题的困扰,邓小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航向。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邓小平正确分析了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作出了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甚至包括我们今天所走的路,也是邓小平设计的。因此,邓小平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当之无愧成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过渡:然而,希望和危机总是并存的,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遇到了思想上的困扰,使得改革开放步伐放慢。在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透过国内外风云变幻的迷雾,看到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又是怎样拨开迷雾,引航我国改革开放之路的。请同学们速读本课第二部分第一段。
五、拨开迷雾,引航改革路
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又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1.展示视频
生:遇到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
师:邓小平都说了些什么,请大家用序号标注下来。
2.展示“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
(师)看到邓小平讲话的内容,哪一条你的印象最深刻?
(生)
(师)“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句话坚定了人民改革开放的信心,也成了我国的基本国策。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正如邓小平曾经说过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用简介而又准确的语言解决了争论多年的问题,请看课本导入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渡:结合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
3.南方讲话的影响
(生)“邓旋风”从深圳吹出,那种犹豫、怀疑、观望之风悄然逝去,代之而起的是响彻神州的进军号角。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是90年代的春雷,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新浪潮。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将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4.十四大、十五大
师:自主学习,完成表格中的空
生:……
师:在课本44页,我们曾学过党的十四大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南方讲话一起,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展示知识梳理
师:小组推选代表,结合知识树,带着大家回忆本课内容。
生:
师:远见卓识的邓小平、立足国情、开拓创新,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历史功绩,将用最浓笔墨载入史册。
过渡:人们是如何邓小平的?
6.展示材料
师:一位有着一生巨大成就的老人,对自己的评价却仅仅是四六开!
74岁古稀之年领导社会主义事业,88岁高龄不顾旅途劳累到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讲话,解放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信心。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针对领土问题,他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也正是这位老人,在临别之际,留下遗愿,不搞仪式,遗体用于医学解剖,捐献眼角膜,这是对祖国、对人民何等的情怀?(热爱)我的耳边仿佛想起了老人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7.展示对联
师:老师写了一副对联,让我们共同铭记我们的领袖。
过渡:历史创造了伟人,伟人影响和改变了历史。踩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得以走得更高、看得更远,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
六、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1.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
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邓小平则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
2.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
(升华)“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3.展示图片
七、学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