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史料,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影响等的阅读、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成效,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及自我调整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辨证、全面的认识。
②通过对罗斯福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②罗斯福新政
2、教学难点:
①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初中生难以理解。
②《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去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三、学情分析:
1. 由于初中生没有学习过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应把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来处理。
2. 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但由于仍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学生尚不能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用及其影响形成深刻地认识。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加以适时、适度的指导和引领。
三、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漫画吗?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描绘时事,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先来看几幅漫画。
出示:《2008年金融危机漫画》
大家能发现这几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吗?是的,这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最早在美国爆发而后波及全球,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它成为当今许多专家和学者所研究的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时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事件之上,这就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2.出示图片:
①论文标题:《2008年金融危机与1929年经济危机之比较》等
②(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2008年出版的力作《大衰退——1929~1933》
师问:专家、学者对这两个事件进行比较研究,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4课《经济大危机》,去了解这段历史并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感悟和启迪吧。
学习新课:
“繁荣”篇
1.危机前的“繁荣”
与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也最早在美国爆发,而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过令许多人不解的是,在这场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国家却是一派繁荣安定的景象。
出示3幅图片:①《美国街头的汽车长龙》
②《现代化家用电器》③《幸福的生活》
可是,一夜之间,这一切全都变了……
二、危机篇
1. 危机的爆发
出示一组图片:《经济危机时人们的悲惨生活》(配背景音乐)
师问:在刚才的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面对如此强烈的对比,我们不得不追问:“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在最发达的美国突然爆发呢?”让我们通过材料来一探究竟吧。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出示三则文字材料)问题: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师总结其原因:①贫富差距悬殊,人民生活贫困;②政府不干预经济,生产盲目扩大;③资本家刺激消费,制造虚假繁荣。
原来,此前资本主义国家繁荣,其实是一种暗藏重重危机的——虚假繁荣 。
师:在这几点原因之中,你认为哪一个才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最关键因素呢?为什么?
3. 经济危机的特点
1929年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所爆发的第一场经济危机,所以,最初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美国为例,当时的总统胡佛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因此,他不仅没有及时提出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反而继续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正因为如此,这次经济危机才呈现出与以往危机所不同的特点。
出示图表:(学生根据历史信息,总结出特点)
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环性特别巨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那么,这场经济危机又会给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请同学们根据下列几则材料,总结出经济危机的影响。
出示材料:
①图片《饥民和失业者的游行示威》、《示威者与军警的冲突》
②材料:美国出现统治危机
③材料:德、日法西斯统治确立
问:请结合上述材料,总结出这场经济危机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生答后,教师总结:
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
②资本主义国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加剧,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统治危机;
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为二战的爆发埋下隐患。
(师): 看,这就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它所产生的这一系列严重后果,犹如恶魔一般把世界拖向无底的深渊。当时,千千万万的底层民众在这黑暗中苦苦挣扎着,呼唤着:“国家的出路在哪里?!人民的希望在哪里?!……”
三、寻路篇
面对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各国开始积极地寻求能有效解决危机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德日为代表的国家,它们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1.德、日的法西斯之路(出示图片)
另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他们走上的是改革之路。
2.美国的改革之路:实施罗斯福新政(出示图片)
认识罗斯福
出示罗斯福人物图及其生平简介。
问:请根据这些材料,谈谈你眼中的罗斯福吧。
下面让我们通过继续解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去深层次感受他非凡的智慧和迷人的风采吧。
解读新政之内容
请阅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为解决危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它们分别能起到什么作
用?
②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新政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
变?
感受新政之成效
播放一组有关新政成效的图片和数据信息,感受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搭配音乐背景)
(师)这就是罗斯福新政,它犹如一盏冲破黑暗的明灯,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风雨飘摇之际,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新生。
(4)感悟新政之影响
出示问题: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生答后,总结展示:
对美国的影响:①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②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的先河,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
对世界的影响:①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②美国经济的恢复,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国家干预经济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效仿的政策,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师)正因为如此,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才对罗斯福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另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 会主义国家。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
四、课堂小结
1.你的收获
学习了本课,你收获了哪些属于自己的感悟和启迪呢?
(学生畅谈感悟,老师适时中肯点评。)
2.教师寄语
师:每当看到罗斯福新政,我就不由得想起了英国作家布瑞杰的一段话。(出示图片,配乐朗诵)
所谓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伴生。当危机来临时,化解它的利刃,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它的名字叫智慧。
——英国作家 布瑞杰
那么,智慧从何而来呢?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历史可以让我们悟兴衰之道,明进退之度,知祸福之由,懂成败之道。那么,让我们一起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力量吧。
五、课堂巩固:
1.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B. 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D. 新政的影响是使美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避免了新的危机再次发生
2.罗斯福自己坦言:“从来在美国没有另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句话表明罗斯福新政 ( )
A. 没有对资本主义做任何调整 B. 只维护资产阶级私人利益
C. 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 与法西斯专制实质相同
3.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 )
A 使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B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六、拓展延伸:
请在课后查阅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和1929年经济大危机异同之比较的文章,阅读后记下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字数不限。
七、板书设计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虚假的繁荣 二、危机的爆发 三、罗斯福新政
(暗藏危机) (产生恶果) (解决问题)
课件29张PPT。(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之力作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4课 经济大危机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达到2600多万辆,平均每4个家庭拥有1.3辆汽车。一. “繁荣”篇1.危机前的 “繁荣”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电话吸尘器 已进入美国寻常百姓家脸上的幸福笑容和
心中的美好憧憬……1.危机的爆发 可是,一夜之间,这一切全变了……二、危机篇 二、危机篇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二、危机篇材料一:
1929年美国的国民总收入达828.1亿美元,但其1/3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攫取,约60% 的美国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上。材料二:
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不过多干预经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为追求利润,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材料三:
为减轻产品的积压,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使用了大量刺激手法鼓励人民消费,如有意压低贷款利息,以分期付款等方式刺激人们提前消费等。 ——以上材料均摘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1)贫富差距悬殊,人民生活贫困;(2)政府不干预经济,生产盲目扩大。(3)资本家刺激消费,制造虚假繁荣。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政策”:
认为解决危机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拒绝采取重大的经济干预措施
—摘自初中《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一、危机篇 美国总统胡佛2.经济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特别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巨大一、危机篇 2.经济危机的特点饥民和失业者的游行示威二、危机篇3.经济危机的影响示威者与军警的冲突二、危机篇材料一:
“如果美国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现在。……宁可受独裁者的统治,也不要国家瘫痪。”材料二:
“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像苏联人民那样建立社会主义政府,杀死你们这帮魔鬼。”(美国)3.经济危机的影响建立法西斯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二、危机篇材料: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的社会矛盾,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发展壮大,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材料:经济危机期间日本的法西斯势力猖獗发展,1936年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德国)(日本)3.经济危机的影响二、危机篇3.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加剧,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不安,为二战的爆发埋下隐患。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国家的出路在哪里?!
人民的希望在哪里?!
……
三、寻路篇1.德日的法西斯之路三、寻路篇2.美国的改革之路:实施罗斯福新政· 18岁 考入哈佛大学
攻读政治、历史和新闻专业
23岁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攻读法律
28岁 出任纽约市参议员
31岁 出任海军部副部长
39岁 患病,双腿瘫痪
46岁 出任纽约州州长
51岁 出任美国第32届总统(1)认识罗斯福请谈谈你眼中的罗斯福吧。三、寻路篇2.美国罗斯福新政(2)解读新政之内容 请阅读课本23页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 为解决危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它们分别能起到什么作用?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呢?新政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变呢?2.美国罗斯福新政三、寻路篇(3)感受新政之成效新政期间:
美国新办的工程和福利事业在 3万项以上:
全国新建了10%的公路,
35%的医院和65%的学校。
开辟了2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
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7700座新桥梁,285座新机场,
24000英里下水道,122000幢公共建筑,
664000英里新公路……
公共事业振兴署的道路建设工作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工人在进行纺织工作廉租公寓邦纳维尔大坝胡佛水坝三区大桥 田纳西水坝
仅此一项就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把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 倍。再看看这些:社会保障、
失业救济、
股市管控、
银行存款的联邦担保、
关于劳动时间及报酬的立法、
劳工集体谈判的权利、
农业补贴以及农村电气化
这些今天我们视为理所应当的东西,在罗斯福之前也是不存在的… …三、寻路篇2.美国罗斯福新政(4)感悟新政之影响①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社会秩序逐步稳定;
②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的先河,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①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②美国经济的恢复,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国家干预经济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效仿的政策……对美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三、寻路篇2.美国罗斯福新政(4)感悟新政之影响1. 你的收获四、课堂小结学习了本课,你收获了哪些启迪或感悟?所谓危机,
就是危险和机遇伴生。
当危机来临时,
化解它的利刃,
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它的名字叫智慧。
——英国作家 布瑞杰2. 教师寄语四、课堂小结请多多指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