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蝉、贝壳)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9-12 17:58:00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蝉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jiè秋风.蝉 蝉,古称蜩、蚱蝉等,俗名“知了”、 “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
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夏天,雌蝉通常产卵于树孔,蝉产卵后一周内即死去,卵经过一个月左右即孵化,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上,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栖身。
在土中,它们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要经过漫长的若虫期。一般为4——6年,最长的需要17年。
老熟幼虫爬出洞穴后,慢慢爬上树干,然后自头胸处裂开。不久,成虫爬出蝉壳,等到翅膀施展、干燥飞向丛林树冠。成虫性成熟后,雄虫开始鸣叫,吸引雌性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完卵后也相继死亡,从而完成其传种接代的使命。 蝉之所以能鸣叫,是因为它的腹部有一对鸣器,当膜内发音膜收缩时,便产生声波,发出嘹亮的声音。不过别忘了鸣器只雄蝉才有,雌蝉是“哑巴”。 蝉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目标 小思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pān禺y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
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香港文学散文》等。蝉字词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短暂(zàn)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
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
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探 究本文主旨不管生命如何短暂,
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 究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这是本文文眼,也是本文情感重大转折的关键。本文因为有了这句话,才有了意义和光彩,它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的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聒聒。 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 探究总结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2、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3、我们能从蝉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先抑后扬 本来的生命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李商隐课件13张PPT。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 。
美丽的生命在静静地绽放!那春天破土而出的嫩芽儿,那夏天歌唱的蝉儿,那海边美丽的贝壳儿,都在引发着我们去把生命的意义思索……贝壳作者简介席慕容,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后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生命、时光、乡愁是席慕容作品的内在主题,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一、整体感知读完文章,你认为那句话最有道理,请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贝壳二、研读思考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想到了贝壳里曾经的小小柔软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好好面对它,好好珍惜它,好好创造它!“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生命,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贝壳“这是一颗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说说你对
这句话理解。贝壳作者并不希望建立什么丰功伟绩,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一样,用 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 人们。三、思考探究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
因为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坚硬、精致、小巧的一件艺术品 2、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二、思考探究 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更好。 四、比较阅读 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的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生命意义的阐发中,没有直接表白;<贝壳>的作者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小结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作业: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
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
也要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