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引导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科学思维:通过有关心脏的图片和动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 探究实践: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态度责任:明确心脏的重要性,关注心脏病的预防和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 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 观察心脏结构的图片,推断出其各自功能,更好地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播放:喷泉表演,思考: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由于重力作用,水往低处流,那为什么喷泉的水是往高处喷?是什么结构在起作用? 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个类似于“水泵”的结构,这就是“心脏”。 用喷泉引入课题,通过水泵类比心脏的作用,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1.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来感觉心脏的跳动,并大致说出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展示“人体体腔解剖图”,明确心脏的位置。 2.展示心脏的外部形态图,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从感性认识到运用科学术语说出心脏在人体中的准确位置和形态。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材61页到62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壁由_______组织构成,推断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 (2)心脏有_____个腔室,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心脏的____侧与____侧的腔不相通。 (3)与a、b、c、d相连通的血管分别是[ ] _______ 、[ ]_______、[ ]______和[ ]______、[ ]_______。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特殊的结构是______,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 (5)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室壁比心房壁_______,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______。它们的这些不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解剖图,可以看到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再来看心脏的内部结构图,心脏的内部有几个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通过“上房下室,左右不通,上下通”这个口诀来记忆。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与它相连,也可以通过“房静室动”这个口诀来进行记忆。 再根据动脉和静脉的概念让学生确定与心脏相连的这几根血管的血流方向,试着在教材61页用箭头标注一下,箭头的方向表示血流方向。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推测出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途径:血流的方向都是从静脉流向心房,心房流向心室,再从心室流向动脉。 血液在流动过程中会出现倒流吗?为什么?可能是什么结构在起作用?通过观看动画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得出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接着通过观察图片来比较心脏壁的厚薄,得出人体的结构与其承担的功能之间是相适应的。 最后通过表格总结一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结构功能组成瓣膜心脏壁厚薄
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动画等,分析比较得出:心脏中有四个腔,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以及房室瓣和动脉瓣,血液在心脏的流动途径,从静脉到心房,心房到心室,再从心室到动脉。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知识总结使学生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心脏的工作过程 1.出示心脏工作示意图以及动画 引导学生分步观察心脏每跳动一次经历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每一个过程中心房、心室、房室瓣和动脉瓣的变化及血液流动方向。 2.归纳心脏工作的过程 人的心脏跳动一次需要0.8 s,心房收缩占0.1 s、心室收缩占0.3 s、全心舒张占0.4 s。 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均大于收缩期,心脏是边工作边休息。 通过观察动画和示意图分析心脏工作的过程,了解心脏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学会通过科学知识和数据解决疑问。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 加深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为血液循环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布置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结合教材65页的技能训练,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明白合理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脏产生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