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九上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课件27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九上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课件27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3 13:33:17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可录像)
课型:新授课 年级:七年级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文明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本课在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二、课程标准: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通过《汉莫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建立,初步了解古代印度社会。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能力目标:(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在教师帮助下,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金字塔 汉漠拉比法典 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 印度的种姓制度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四大文明古国地图
教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教师:这些文明古国都和中国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学习起源于尼罗河流流域的古埃及。
一、尼罗河的馈赠——古代埃及
展示: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古希腊希罗多德
学生:齐声朗读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
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呼吸。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感受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
教师:古代埃及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尼罗河?
学生: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
教师:一提到埃及,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的埃及的标志性的建筑是什么?
学生:金字塔。
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建造想象图
教师:古埃及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学生: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教师:你能说出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吗?
学生:讲述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教师: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知多少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1:?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
学生2:“法老”死后,便取出内脏,浸以防腐剂,填入香料,将尸体长久保存,称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讨论: 胡夫金字塔修建于4600多年以前,当时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建造的?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
教师: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
二、两河的哺育——古巴比伦
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歌曲内容与本课内容极为吻合,还可以通过解读歌词帮助学习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图
教师: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在西亚这块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人类文明。
教师: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教师:汉谟拉比有哪些贡献?
学生: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学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教师: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时间?
学生:公元前18世纪。
教师: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谁的利益?
学生: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教师:汉谟拉比法典具有怎样的地位?
学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文、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材料二: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据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主人而剃去其奴隶之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
自由讨论:根据以上资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三、印、恒的诉说--古代印度
展示:
阿育王所立独石柱的柱顶(发现于鹿野苑废墟中)
教师: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是何时?
学生: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教师:印度是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后来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学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教师:古代印度社会全体成员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情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表格。
教师:种姓制度把人分成了几个等级?
学生: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教师:在种姓制度中,能够通过后天个人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种姓?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教师: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教师:在当今印度社会是否还存在种姓制度?
学生:存在。
教师:是的,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播放视频:《印度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加深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展示:
文明古国
发源地
时间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金字塔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
黄河流域
公元前2070年
甲骨文、分封制
六:课堂检测
1.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古代巴比伦
2. 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
至今仍屹立于(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一位游客在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七、板书设计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尼罗河的馈赠-古代埃及
二、两河的哺育-古巴比伦
三、印、恒的诉说--古代印度
课件27张PPT。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中国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第2课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姓名:王洪梅 单位:枣庄市第三十六中学
手机:13561167518 电子邮箱:wanghongmei7518@126.com
一、尼罗河的馈赠——古代埃及发源地:
建立奴隶制国家:
统一:
发展:
灭亡:
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古代埃及尼罗河颂
万岁,尼罗河!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
你给家家户户带来了光明!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代埃及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法老图坦卡蒙的金面罩木棺狮身人面像其面部参照国王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斯芬克斯古代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迷 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解读埃及金字塔建筑之迷知识拓展古代埃及二、两河的哺育——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爱在西元前》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
苏美尔人3、统一: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国王 汉谟拉比古巴比伦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
利于农业生产《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君权神授”《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进步性)3.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文、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古巴比伦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据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主人而剃去其奴隶之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根据以上资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汉谟拉比法典》想一想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三、印、恒的诉说——古代印度天竺古印度1、发源地:亚洲南部印度河领域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 古印度3、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国家是本地人建立的,后来雅利安人成了外来的征服者。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然要采取许多措施。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种姓制度,又叫做婆罗门制度。古印度梵 天婆罗门(第一等级)吠 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3.种姓制度掌握神权吠舍刹帝利
婆罗门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小结公元前3500年尼罗
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
域《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
域种姓制度公元前2070年 黄河、长江甲骨文、分封制 1.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古代巴比伦
2. 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
至今仍屹立于(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一位游客在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巩固练习ABCB活动与探究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你结合地图议一议: 从左到右四大古代文明的名称各是什么?请你分别说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2500年约公元前2070年ABCD谢谢聆听!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