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课件(21张ppt,3份,含视频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课件(21张ppt,3份,含视频材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3 13:39:49

文档简介

课题:能够提供录像课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从属于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方式之一即暴力冲突。主要介绍了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但一次猛烈的交火之后,随之而来,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所以要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辩证地评价一场战争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标准
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图文资料,探究亚历山大帝国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并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所带来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是战争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战争不是历史的主旋律。培养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但是它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以此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马拉松运动》视频
教师:想必同学们对视频播放的体育竞赛项目都很熟知,那么你知道此项目的设 立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中哪位英雄吗?组织学生结合课本36页“导入框”图文,回答。
学生: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为了纪念菲迪皮茨。
教师:一场战争孕育了一项现代竞技项目—马拉松长跑,此项比赛的设立,让 人们永远敬重爱国英雄。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种竞技,其实打它诞生以来就蕴藏着人类的一种梦想,希望通过它取代战争为人类带来和平。然而,硝烟至今弥漫在我们对历史的回望中,那么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它反映了什么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到两千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以及图片马拉松赛入手,从感知和视觉上冲击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东西方第一次较量-——希波战争
教师:学习一场战争,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时间 双方 原因 经过 结果 主要战役 影响等方面
教师: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东西方的第一场战争——希波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示:
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全盛版图
教师:这是一个迅速崛起壮大的军事帝国即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5世纪版图。结合教材我们一同研究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A组: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B组: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
C组: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包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黑海及里海一带。
D组: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最终希腊获得胜利。
教师: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波斯帝国对希腊的入侵是突发的吗?
学生:不是,波斯帝国在准备武力征服的同时,派出使者来希腊半岛,向各个城邦索取"水和土",妄图通过这种威吓的手段使他们屈服。结果遭到雅典和斯巴达的拒绝。
教师:是啊!威吓并没有达到波斯人想要的结果。于是,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庞大的舰队自东向西,横渡爱琴海,向希腊驶来。
播放:《马拉松平原战役》视频
旁白: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在波斯大军与雅典军队大战前夕,雅典军队统帅米太亚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他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他指挥雅典军队1万人,出奇制胜,以巧取胜最终战胜了15万人的波斯军队。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马拉松战役。
教师:三次希波战争中发生过多次著名的战役,当代好多影视作品依此为历史依据,拍摄成电影如《斯巴达三百勇士》,一定有同学们看过,也有的同学可能没看过或听过吧,相信没看过的同学一定很期待,下面我简单给同学描述一下,等将来有时间你在仔细欣赏。《斯巴达三百勇士》是一部较为真实反映温泉关战役的电影。温泉关之战是第一次波希战争中即马拉松战役之后的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依靠优势地形,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比自己多出几十倍的波斯军队。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出于此战。不管是马拉松战役还是温泉关之战,希腊人民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
学生:希腊进行的是正义的卫国战争,捍卫自由独立。
学生:各城邦团结英勇作战,指挥得当。
教师:希波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它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做简要的分析。
展示:
“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在历史上,再没有比这两个会战更伟大的,它们好像是两根擎天柱,负起支持整个西方历史的责任。”
——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学生:这不仅是东西方一次大较量,也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希波战争不仅是东西文明的第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文明的一次冲突。希波战争以后,希腊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此后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延续至今。
(设计意图:视频马拉松平原战役直观的再现了马拉松战役的场景,感受希腊人民的英勇无畏。旁白材料的选择,使学生感受到希腊人民为了保卫家园和捍卫自由所做的英勇抗争,体会希腊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二 、永不磨灭的昙花一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过渡:在希腊取得希波战争胜利之后,却面临着新的问题──内战。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各个城邦为了争夺联盟的霸主地位不断发生战争,这极大的削弱了希腊的势力,希腊逐渐衰落下去,被后起的马其顿王国所控制。
展示:
“马其顿同胞们,联军同事们,我发觉你们现在不再愿意以你们当初的那股热情跟我去冒各种危险。我把你们召集到这里来,是为了说服你们继续前进;不然就是我被你们说服,那咱们就向后转。假如在你们迄今为止所经受的劳累中确实可以找到什么差错,或者在带着你们忍受这些劳累的人,即我自己身上真的可以发现什么问题的话,那我再多说也无益。”
——《亚历山大远征记》
教师:这篇富有极深感染力的战前演说词,作者是谁?
学生:亚历山大大帝
教师:亚历山大大帝是西方历史上一位极具魅力的传奇人物,从雕像到影视,他
无所不在。让我们一同关注。
展示:

亚历山大大帝铜像 电影《一代天王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是古代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小的时候就充满了雄心壮志,当他眼见自己的父亲菲力普二世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国,建立了统一的联盟时,他悲嚎道:“他已经在各方面大大超越了我,我还能有什么可为?”他的父亲则鼓励他说:“我的儿,征服属于你的领土吧,马其顿对你来说实在太小了!”
——《亚历山大远征记》
教师:马其顿确实太小了,世界才是他的舞台。从此他带领着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征战四方,创下了不朽的历史霸业。那么他是如何实现“把世界当作自己的家乡”?
展示:

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 驰骋战场的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率军攻向埃及。当时埃及不满波斯帝国的强暴统治,视亚历山大为救星。马其顿军队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埃及,并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远征记》
教师:从以上材料和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大帝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野心大,具有军事才能,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有强烈的影响力。
教师:的确,在亚历山大戎马生涯的一生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战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及时变换战斗队形,充分发挥马其顿方阵的优势。在受挫后并及时改变战法夺取最终胜利。例如:当马其顿海军处于劣势时,避免与强大的波斯海军交锋,从陆地占领其沿海基地,切断其陆海军的联系,由此产生了著名的“从陆地上征服舰队”的战法。
教师:辉煌终究过去,今天就让我们重返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路径感受他那传奇的征程。小组合作绘制出简单的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展示: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学生:观看动态示意图,并绘制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帝国——远达印度
(设计意图:通过识图,绘图锻炼学生知识归纳和能手的能力)
教师:从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部队先后扫荡了埃及、巴比伦、波斯帝国,一直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一个新崛起的相对落后的马其顿王国对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等较先进的东方文明的征服,表面上看是西方征服东方。但是
展示:
亚历山大在征服阿瑞亚中,将男性全部杀死,将女性和孩子全部便卖为奴。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上下五千年》
教师:暴力掠夺土地和镇压人民并不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亚历山大帝国在各地的反抗斗争中迅速的衰落下去了。可惜如此辉煌的帝国只是昙花一现,那么你是如何看待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展示:
亚历山大在东进的同时,越来越着迷于东方文化,以致在行程中逐渐换上了波斯服装。虽然亚里士多德曾经向他灌输希腊文明的优越性,但亚历山大并不认为波斯等外族是“野蛮人”,应该归于希腊的统治之下。他在被征服领土上传播希腊文明的同时,也注意尊重当地的宗教吸收本土文化,而不是把希腊的模式强加给当地。
——《亚历山大远征记》
学生:亚历山大大帝既是一个残暴的侵略者,也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他建立的帝国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在东征的过程中,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又把东方文化渗透到希腊文化中,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师:昙花一现的帝国留给世界只有那些融入东方文化中的希腊文化,这也是这个帝国不可磨灭的印记。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选取两则材料,加深学生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影响的理解。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渡:在亚历山大帝国衰落之时,巴尔干半岛上,一个新兴的国家在两个兄弟的带领下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罗马。
极力扩张与文明交往的罗马帝国
教师:关于罗马的起源、发展,我们在第3课已学习,同组同学彼此回顾交流。
展示: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罗马谚语
教师:正如罗马谚语所言,罗马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终于由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霸主的身份,转变成2世纪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那么如此辽阔的疆域,罗马帝国是如何一步步建立的呢?
学生: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罗马在他的统治下,不断地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到2世纪规模最大。
展示:










罗马扩张示意图
教师:你能从图中标出罗马帝国的疆域吗?
学生:观看地图,在课本P38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上标记罗马帝国疆域四至。
(设计意图:通过《罗马的扩张》示意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四至──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地跨欧亚非,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培养学生图说历史的能力)
教师:其实我们早在七年级上册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对罗马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那时我们感触最深的不是罗马的武力扩张,而是罗马强盛下的和平友好往来。正如我们最常引用的罗马哪句谚语?
学生:“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师:下面我们把所学知识串联一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展示:
1、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帝国同北欧、印度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业传入了帝国。
2、帝国建立后,多次反动侵略战争,帝国的疆域不断的扩大。
教师:材料中帝国是指哪一国家?该国初期的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一个朝代?两国间的贸易通道叫什么?
学生:罗马帝国,相当于中国的汉朝,丝绸之路是连接两国的贸易通道。
教师:东汉时期中国同罗马帝国间贸易频繁,但罗马人最向往的还是中国的丝绸。丝绸之路影响至今。罗马帝国初期经济繁荣发展,其原因是什么?你怎么看待罗马帝国的扩张所产生的影响?
学生: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学生:罗马帝国的扩张既充满了暴力,同时罗马文化也渗入到它所征服的地区。
教师:初期的罗马帝国科技文化发达,伴随着它的扩张征服,罗马文化也被传播到了征服的地区。当时人们身以罗马人感到骄傲自豪。正如“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如罗马建筑、罗马法、拉丁字母。
展示:

古罗马高架引水桥 拉丁字母
(设计意图: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谚语引导本目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本目解决重难点的一个突破。)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拥抱和平 远离战争
播放:叙利亚战争带来的灾难
教师:古代的世界封闭,地域性强,文化往往不容易传播开来,战争正好成为有力的传播器。但是战争是以一方的牺牲为代价,征服者的繁荣是建立在被奴役者的痛苦之上的。但毕竟战争不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更不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内容。当今,强权仍然存在,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但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不变的主题,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的是和平,下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东西方文化之间交流的另一种形态,那就是和平。与战争相比,和平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流。渴望和平,拥抱和平是人类历史永远不变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叙利亚战争带来的灾难”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震撼学生的心灵。警示人类珍爱和平远离战争。以此对学生进行反对战争,爱好和平情感教育,达到学史鉴今的目的。)
六、课堂检测
测试题目一
一、选择题
1.2008年,我国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请问奥运会中马拉松长跑项目源于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征服扩张 D.蒙古军队西征
2.公元前4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
A.古代埃及 B.亚历山大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
二、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列举古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三次重要的碰撞,如何理解、认识这种文明碰撞?
测试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东西方第一次较量----希波战争
二、不可磨灭的昙花一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三、极力扩张与文明交往的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