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化装舞会》教学设计
内容主题 《化装舞会》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添加组合的方法制作面部装饰。
2、学会从生活中的物品中废物利用,培养联想想象能力,发现废物利用的乐趣。
3、举办化装舞会,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学会节约,热爱生活。
重点
学会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添加组合的方法制作面部装饰。
难点
巧妙利用废旧物品的质感和外形,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各种形象的面具范作、课件、简单布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呀要带小朋友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非常好玩,考验大家的听力,和反应能力,看谁听的最清楚,并且第一时间能反应出来是什么动物,但是呢,这个游戏有一个要求如果一旦你发出声音你就输了,不要出声,嘴巴闭严,我们只用耳朵耳朵听,然后用身体模仿这个动物做动作,大家准备好了吗,游戏开使。” 师:“嘘!听什么声音?” 师:“是小牛,我们一起来顶顶角。听,这是谁来了?” 师:“小鸭子正在寻找食物呢,我们一起帮它寻找。这是什么叫声?” 师:“小猫发现老鼠了,走起路来静悄悄。” 师:“这是谁来了?” 师:“大像它甩着长长的鼻子朝我们走过来了。握握鼻子来问问好。它可是动物中的大力士啊。走的慢一点,脚步动起来。”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挥动翅膀,往左飞飞,往右边飞飞,请小鸟们都飞回自己的位置上。” 师:“今天呀,我们来一场非常盛大的化装舞会,邀请同学们去参加,每个小朋友都要把自己装扮成有趣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化装舞会。”(板书,化装舞会) 二、尝试体验,解决问题 师:“在大森林里,有几只动物找不着五官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这样吧,我们来做个比赛,这四只动物分别请一二三四,四个小组的同学帮忙,我们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帮动物们找到五官,好吗?” 师:“每组派两个代表上来。下面的同学,用眼睛仔细的看,用脑子仔细想,这些动物的五官有哪些特征呢。”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找到自己的五官啦。现在的动物啊,也爱美,就拿狮子先生来说吧,它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好看,没有威严,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它的鼻子挺起来,有没有,想想看?” 师:“真聪明,把纸折一下就有立体感了,还有什么好方法。” 师:“也就是用换一种物品来当它的鼻子。还有什么方法,想想看,开动你们的小脑筋。” 师:“用纸卷一下贴上去。还可以用橡皮泥给它捏一个鼻子。这里所有的动物啊,都想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吸引人,特意聘请你们令人尊敬的小小整容师,使他们的五官更具有立体感,你们能满足动物们的要求吗,好,那我们还是分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们负责刚才你们帮助过的动物,请你们用桌上的材料,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哪个组最快,帮动物们换好自己的五官,每个组派两名代表上来。” 师:“狮子先生脖子上的鬃毛,金光闪闪,最有趣的是它的两只眼睛,很夸张,很幽默,是哪位小朋友的金点子,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嗯,想法真不错,我们把大胆创新奖送给这位同学和这一组同学,掌声鼓励。” 师:“我们来看一看山羊这一撮胡子,飘逸潇洒,像一位温文儒雅的学者,同学们,我们把别具匠心奖送给第二组的同学们好不好。掌声鼓励。” 师:“小猪的鼻子可爱极了,是用塑料瓶盖做的,相信用它拱起东西来更方便了,那我们就把可爱造型奖送给第三组同学,掌声。” 师:“这只青蛙的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相信什么害虫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同学们,我们就把心灵手巧奖送给第一组同学。” 师:“同学们,我们一开始我们在给这四个动物添加五官的时候,只是用的卡纸对不对,但是通过孩子们运用乒乓球,一次性纸杯等等废物利用的东西就会让作品显得更立体更有趣,所以呀,废物利用真有趣。”(板书) 三、谜语游戏,欣赏作品 师:“同学们,在我们大森林里还有很多动物,你们想不想和他们见面,那就请你们动动脑筋,请听题:红眼睛,白皮毛,长耳朵,身灵巧。是什么?” 师:“哦,是只小白兔(拿出小白兔面具),一起来看看,这只小白兔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师:“嗯是用一次性饭盒做成的,小白兔给大家跳两跳。再来听一题:脸上长钩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是什么?” 师:“是大象,大象来了,请你甩甩你的长鼻子,晃一晃。我还想考考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像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会把鼻子含在嘴巴里吗?它的鼻子里面有什么?它在怕什么?” 师:“嗯原来啊,它是怕小虫子之类的东西转进鼻孔里。刚才这位同学提到老鼠,那么老鼠就来了,我们来看看这只小老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嗯是用叶子做的,那么小老鼠最怕什么呢” 师:“那田鼠呢?” 师:“猫头鹰也来啦.。猫头鹰赶快去捉那只田鼠。” 四、教师示范,总结步骤: 教师通过柚子皮做一个小狗, 师:“孩子们你们看,创作一个面具个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画画,剪剪,贴贴,然后添加组合,就可以创作有趣的形象,一个有趣的用柚子皮做的小狗面具就做好了,老师还带来了外星来的动物,海底来的动物。”(板书,并展示更多有趣的面具。) 五、总结思考,动手创作师:“我看到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有趣的材料,谁来说一说你带来了哪些材料?能创作出什么动物呢?” 课件出示创作要求: (1)用你带来的材料想一想能创作出什么动物. (2)运用画画、剪剪、贴贴的形式创作有趣的动物,装扮形象。播放面具视频,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舞台走秀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大森林里已经来了不少的新朋友了,请大家来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师:“他们选材选的很合适,做的也很认真仔细,同学们你们做完了吗。那就请你们把面具带在脸上,请你们离开座位,去找你们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参加森林里的舞会吧。”(请同学们带上面具跟随音乐走秀) 七、拓展生华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猜这个包装是用什么做成的?它是用土豆的皮做成的,把土豆皮废物再利用,做成了这个包装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浪费纸张,保护环境,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发明更多的东西,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八、课后作业 师:“用你学过的方法,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面开一个家庭派对,把开排队的视频和照片可以分享给老师,” 师:“同学们,下课。” 学生听声音和老师一起模仿动物做动作。 生:“愿意。” 生:“好。” 学生代表上台拼贴动物五官。 生:“折一下。” 生:还可以用杯子当他的鼻子。 生:可以用纸卷一下贴上去。 学生代表利用废旧物品上台给动物换五官。 生:“我想让狮子看清楚左边右边和后边的事物,让狮子可以补捉到更多的食物,所以我就想到了用乒乓球和弹簧来做它的眼睛。” 生:“小白兔。”小女生上台戴上小白兔面具与师生互动游戏。生:一次性饭盒。 生:“是大象。”一位胖胖的男生上台戴上大象面具与师生互动游戏。 生:“它在怕老鼠转进鼻孔里。”一位瘦瘦的男生上台戴上老鼠面具与师生互动游戏。 生:“使用叶子和彩色卡纸做成的。” 生:“猫。” 生:“猫头鹰。”一位女生上台戴上猫头鹰面具互动游戏。 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材料和想法。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学生戴上面具上台展示分享,参加化装舞会,跟随音乐走秀。
课后反思 本课《化装舞会》是鲁教版一年级下册第 19课的学习内容,本课教学目标是学习运用画、剪、贴等简单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自己喜爱的面具。关注材料与造型的变化。在愉悦的美术情景中体验欣赏、参与化装舞会的神秘与快乐,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回头反思,本堂课我总结了以下优点和不足: 一、优点 1.本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合理,以鲜活的画面和生动的范作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一下子爱上做面具,体会到面具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废物利用真有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这一课,我准备了许多的各种各样的面具,以游戏导入,森林里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邀请同学们参加,由此引出课题。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废物利用可以使面具更加有趣,先展示,表演,再详细讲解,通过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添加组合这几个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教师能和和学生一起表演,学生表现也很积极。大家在课堂表演中不仅十分开心,而且完成了作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3. 营造愉快了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在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教师要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突破难点。不要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二、不足 1.教师的示范速度可以再慢一些,保证每个孩子都清楚制作面具的几个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画的时候眼睛的位置,安装带子时应找好位置,比对着自己的头,合适了再贴。 2.教师本身的语言再生动些,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环节过渡和总结的部分还应注意自然顺畅。评价展示环节中教师没有将大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完成,评价略显仓促,今后还需要改进。 总之,围绕授课重点做相应探究,讲解,创作时间要预留充足。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做为主线”的观念,将学生发展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