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十里初中 七 年级数学学科教师备课活页
课题:1.4.1----1.4.2 主备课人:常逸梵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反馈预计授课时间: 同级同科教师签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与除法法则,能利用乘法与除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
2、能进行乘除法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与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的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
积是负数。21世纪教育网
3、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三、能力提升
计算:
(1) (2)
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重、难点:运用有理数乘法与除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能运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释疑解惑
思维误区点击:
(1) 两个有理数相乘,积仍然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异号
两数相乘积为负,积的绝对值都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两数相乘,同号为正
,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关键是积的符号的确定,计算时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确定积的符号,在确定积的符号时关键要准确运用法则;第二步是求绝对值的积。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2与1∕2 但有的学生会吴认为(-2)与1∕2 也是互为相反数的,所以这里一定要强调是1,而不是-1
(4)1除以一个数得这个数的倒数,但这个数不能为0
(5)多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先由负因数确定积的符号,在求各个绝对值的积。
(6)在乘法运算律的表达式中,a,b,c这三个字母代表任意的有理数。
二、知识构建
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