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大道之行也
——第二课时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没有战乱
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大 道 之 行 也
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施行
大道施行的时候,社会将呈现什么样子?
——第二课时
儒家推崇的上古时期的政治制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整体感知
1.朗读并翻译全文
选贤与(jǔ)能
矜(guān)寡孤独
男有分(fèn)
幼有所长(zhǎng)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cáng)于己
因义生音
整体感知
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大同社会要遵循什么规则?
大同社会对社会成员有什么要求?
大同社会最终呈现出怎样的形态?
2.理解内容 理清思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的管理者应
由品德高尚的人
和能干的人担任
政权(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核心)
社会成员间
应当建立起
良好的关系
人人都能得到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物物都能尽其用
人人都能尽其力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总结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理解内容 理清思路
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满足生存需要
满足发展需要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生活安定
治安良好
具有安全感
概括大同社会要遵循什么规则?
大同社会对社会成员有哪些要求?
大同社会最终呈现出怎样的形态?
再读探旨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总
分
总
归纳: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天下为公(核心)
选贤任能、诚信和睦
普遍仁爱
社会成员各有所养
各有所用、各司其职
行为皆出于公心;
杜绝作奸犯科之事
道德水平普遍提高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再读探旨
文中孔子的话描绘了一幅和谐社会的景象,请你联系《桃花源记》
的背景知识,思考孔子为何会提出对太平盛世的设想?
【东晋的时局】
动荡不安
战乱频繁
政治腐败
争夺权力私欲
仕途上充满险恶
官场上充斥贪污贿赂之风
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
春秋末期呢?
《大道之行也》的前置语段。
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à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前,孔于曾参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所以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背景链接
再读探旨
大道/未行也,天下为私。选贤与亲,尔虞我诈。故/人/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使/老/无所终,
壮/无所用,幼/无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无所养,男无分,女无归。货/恶其弃于地也,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必为己。是故/谋心大兴,盗窃乱贼大作,故/门户紧闭。是谓乱世。
行为皆出于私
流离失所
抢占掠夺
人心惶惶
替字朗读——了解孔子所处的现实社会:
怀才不遇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设想太平盛世
暗示现实黑暗
对比知因
文章主旨
本文描绘了以“天下为公”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施行时形成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当时社会黑暗的同时,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天下为(wéi)公
天下为(wèi)公
社会(政权及财富)是公共的
每个子民都要为社会贡献力量
社会大同
公权、公物
树立公心
“天下为公”的治世思想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孟子(公元前372-2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洪秀全(1814-1864):“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
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康有为(1858-1972)的“大同梦”:无国家、无阶级、无刑罚、无私产。
孙中山(1866-1925):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拓展延伸
孔子(公元前551-479):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拓展延伸
平等
公正
和谐
友善
敬业
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中国梦
古人以“天下为公”作为核心设想的太平盛世,
同样是现代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
天下为公的治世思想对我们后世的影响
公务员考试——“选贤与能”
拓展延伸
实现中国梦,国家在行动
“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拓展延伸
实现中国梦,国家在行动
“壮有所用”、“男有分”
“女有归”
拓展延伸
实现中国梦,国家在行动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拓展延伸
实现中国梦,国家在行动
打击“谋兴,盗窃乱贼”
拓展延伸
实现中国梦,国家在行动
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实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实现“大同”社会
做些什么呢?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
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活动
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讲公德,守诚信
人人树公心,共筑中国梦
国家行大道
公民行正道
人人树公心
共筑中国梦
大道之行也
社会纲领
基本特征
理想社会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社会关爱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 人尽其能
谋闭不兴 盗乱不作
外不闭户
太
平
盛
世
心
弛
神
往
(核心)
(最高准则)
(内容)
(生存)
(发展)
(精神)
(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