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光线传播过程图
光影的产生
3.1.1光与影
光是生命之源,有了光周围世界的一切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眼睛所感知周围一切物体的存在,都是由于光的作用。在视觉艺术中,光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形体和塑造形体。
光有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区别。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物体的明暗关系。
我们来看看光影的产生:光照在
物体上,物体会吸收部分色光,也
会反射部分色光。由于每个物体本
身质地的不同,透光能力大小不一,
吸收或反射色光的程度不一样,就
产生了不同的色彩效果。光的变化
决定着物体视觉形象的千变万化。
研究光影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
物体的光影明暗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光影之美
物体明暗变化的三大面
我们以一个体和面较为明确的立方体为例。一个立方体共有六个面组成,我们
能够看到就是其中三个面,我们分别称它为正面、侧面和顶面。在这三个面中,
把直接受光的面称为“亮面”,把背光的一面称为“暗面”,把不直接受光又
不是的背光的斜射面称为“灰面”。亮面、暗面、灰面就是光影与明暗造型中
的三大面。
它是三维立体造型的基础。尽管如此,三大面在黑、白、灰关系上也不是一成
不变的。亮面中也有最亮部和次亮部的区别,
暗面中也有最暗部和次暗部的区别,而灰面
中也有浅灰部和深灰部的区别。这就是在确
定三大面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分,直到能够准
确无误地反映出物体的结构特征。
灰面
暗面
亮面
3.2.3物体明暗变化的五大调子
1、物体明暗的五大调子
物体明暗的五大调子是在三大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划分。物体色调层次其实是极为丰
富的,远不止五大调子这么简单。这样划分只是概括性分法,目的是便于我们正确理解物体
的明暗关系。五大调子只是把物体明暗分成五大块,更加细腻的色调层次需要我们自己去寻
找和体会。
(1)亮调
亮调是物体的主要受光部分,也是物体色调最浅的部分。其中,与光源成90 °直角关
系的部分被称为“高光”。高光表现很重要,往往能反映出物体的质感。高光位置是物体受
光部结构的转折点。
(2)灰调
灰调是物体的次要受光部分,是由亮调到明暗交界线过渡的部分。灰调主要特征是由
浅及深,直到明暗交界线为止。在受光部至光源斜射不到180°的范围内。
(3)明暗交界线
明暗交界线实际上是个面,也有叫明暗交界面的,意思上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明暗交
界线属于背光面,处于三大面中亮面和暗面的交界地方,是物体的最暗部。在光源斜射大于
180°范围内。由于同亮部对比强烈,所以在视觉上明暗交界线显得更暗。物体的形状千差
万别,明暗交界线往往并不是一条直线,其虚实变化很大。根据物体面的转折不同,其色调
层次变化也较为丰富。明暗交界线是物体明暗造型的最重要部分,它是形体结构的转折线。
画好明暗交界线就能够更好表现物体的体积感。
(4)暗调
暗调属物体的背光面,是明暗交界线到反光部分的过渡地带,有较丰富的层次
变化。在五大调子中,暗度仅次于明暗交界线,比反光和灰调要深。暗调是亮调的对
立面,在黑白灰关系中是富于表现力的部分。
(5)反光调
物体的暗部是接受环境光反射最多部分,反光的强与弱是由物体本身和环境光两
个因素决定的。物体表面质地光滑明度较浅,反光就清晰。如玻璃、陶瓷、不锈钢等。
物体表面质地粗糙明度较深,反光就暗些。如尼龙、木头、紫砂等。通常,暗部的反光
再亮也不如灰调强。
物体的三大面五大调子,是学习明暗素描的基础。更加丰富的层次需要我们去进
一步划分,从而使画面层次逐步丰富起来。实际上除了以上几点外,物体的投影也是不
可忽视方面。在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投影和物体本来就密不可分。由于透视和空气感的
因素,投影也是有明暗变化的;通常,靠近物体边缘部分投影较清晰坚实,离物体远的
投影边缘部分较浅模糊;投影离物体近就较深清晰,投影离物体远就较浅模糊;物体的
固有色深投影也深,物体的固有色浅投影也浅;光源强离物体近投影就清晰,光源弱离
物体远投影就模糊。
了解五调子中常见问题
明暗交界线:它其实是面与面色调的交接,并不是真的一条“线”。也不止一条。
反光:暗部的一部分,一般明度不超过亮部。
投影:投影是有形状的,投影的明度一般跟物体明度拉开。
高光:物体上最亮的地方,一般留出不画。
中间调子(灰部):一般最后画的,要注意控制层次变化,不然容易画灰。
光影明暗造型的关键
光影明暗造型的关键是抓住明暗交界线。它把物体分成明和暗两个大面,黑白分明,在视觉上很有感招力。明暗交界线形状与特征体现了物体的结构和体积特征,所以一幅明暗素描,明暗交界线的描绘至关重要。物体的切面明暗交界线强烈清晰,与亮部形成截然不同的明暗差别,明暗关系呈突变状态。物体的曲面上的明暗交界线呈较宽的带状,向亮部和暗部的变化丰富而微妙。
图3-2
达·芬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
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1452年4月23日)~1519年5月2日,享年67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
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
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
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
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
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
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
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达·芬奇少年时已显露
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
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
1516年侨居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丽莎》
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国之宝之一。
拉斐尔·桑西(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
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
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
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代表作品: 《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
徐悲鸿(现代画家)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
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
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
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
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
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
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
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
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
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
捐献给国家。
光影素描作品欣赏
光影素描作品欣赏
图3-6静物
图3-7静物
图3-3静物
图3-5静物
作画的步骤及线条的运用
a、首先作画之前要观察对象,了解形的特点画出大致轮廓。
b、接着找出黑白灰的关系及投影位置,画出大致的明暗关系。
c、然后加明暗,投影一并带出,从暗到亮逐步交代。
d、最后就是深入刻画、调整阶段,这一环节很重要是调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充分表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
怎么用线条画出深浅不同的光影变化和效果呢?
画明暗可用斜线、横线、竖线,并注意:
1、排线时,要方向一致,一笔一笔地画,疏密适当,
2、要轻起轻收,使线头两头轻,中间重,不要连笔,
3、排线方向要适当考虑物体的块面结构,
4、画暗的部分,要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不要乱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