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高中地理 2.1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思路: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区域农业结构和布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东北地区位置2、位置经纬度位置一、东北地区概况括 、 、 、 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1、范围海陆位置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其中,有些条件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在区域农业发展时,该如何利用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条件,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
科技、机械化、工业基础、历史等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我国气候类型分布 1、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旱涝灾害和热量不足给东北地区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地形地形多样,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水源 黑土、黑钙土,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
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降水量: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
由南向北递减. 描述东北地区等降水量线和等温线的分布点。主要地形山地
平原
高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森林资源蕴藏量大,优质商品木材产地,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势平坦, 有优质草场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类型2、社会经济条件
国际国内 广阔;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小,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商品率高;
支持;
较高;
工业体系完整,是我国重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 基础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黑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土壤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探究活动1:为什么说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最高耕地 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和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荒地探究活动1:为什么说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最高耕地宜农
荒地 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和三江平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
在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土地开发——荒地三江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三江平原:
——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沼泽的重要意义:蓄水池、水源地
丹顶鹤、天鹅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
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北大荒”这个因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而闻名世界,又被称为“北大仓”的宝地,如今正因大量水土流失变得沟壑纵横,黑龙江这一“全国最大粮仓”的生产能力正在受到来自土地恶化的威胁。专家呼吁,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北大荒”在若干年后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
由于过度开荒,这里的原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巨额“罚单”:黑土耕地质量下降,粮食减产两百万吨;生物多样性降低,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气候恶化,旱涝频繁。
——摘自《北京日报》土地开发
——荒地破坏了湿地和生态系统 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
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
还草、还湿地问题:
措施:探究活动2:
我国的耕地保护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家乡的例子,说说本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在耕地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本地的自然条件:
1.较充足的水源;
2.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4.比较肥沃的冲积土;
在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城镇和农村居民用地规模盲目扩大;
2.招商引资建立的工厂闲置,占用大量的耕地;
3.沿海地区乱挖耕地养殖鱼、虾、蟹;
4.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地污染;
5.不合理的灌溉如大水漫灌,造成土壤盐碱化;
6.人们对耕地的法律意识淡薄,土地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
1.科学种田,发展生态农业;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土地;
探究活动3:
对我国的耕地保护措施,你还有 哪些建议?探究活动4: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其突出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
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资源为全国最高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荒地)
山区面积广,宜林地区广,
树种丰富,林木的蓄积量大,
木材产量高。质量好数量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