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概念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②、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③、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初中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把定义推广到任意角,引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角这个重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线的画法。最后主要是利用所学解答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意识,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终边相同的角
2、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
3、三角函数线的应用
难点:三角函数线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这一部分是一个高频考点,通过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单独考查三角函数定义的问题,难度较低;若结合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及三角恒等变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稍大.题型均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四、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高一的学习后,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因为时间比较长,大部分同学已经忘记了,在高三一轮复习里,还要从基础知识抓起,基本题型引入,然后慢慢的引申,达到高考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这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这里采取了分组得分比较的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在探究问题、合作交流问题上发展不均衡,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的让学生们探究、自己动脑,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分析:
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演示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六、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
七、教学过程设计:
基础知识分成了两部分,这样显得有条理。在每一部分知识后面都对应了知识的典型例题。
题型一:对终边相同的角的练习,主要练习写出终边相同的角和一个范围的角。这里需要注意角的周期。
题型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练习,这个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练习定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生会漏解,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问题。
题型三:练习三角函数线,这个题型要注意边界是否取得,在图形上要特别注意标出。
八、课堂小结:强调一下课堂中出现的漏解的情况,画三角函数的时要虚实得当,以及本节的主要内容: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函数线。
九、目标检测设计
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检测,对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函数线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角的概念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评测练习
当堂检测:
1.已知角θ的终边上一点P(3a,4a)(a≠0),则sin θ=________.
2.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cm,面积是2 cm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
A.1或4 B.1 C.4 D.8
3.已知cos α≥ ,利用三角函数线写出角α的集合
巩固训练:
1.若α=k·180°+45°(k∈Z),则α在 ( )
A.第一或第三象限 B.第一或第二象限
C.第二或第四象限 D.第三或第四象限
2.若sin α<0且tan α>0,则α是 (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是第二象限角;②是第三象限角;③-400°是
第四象限角;④-315°是第一象限角.其中正确的命题
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设集合M=,
N=,那么 ( )
A.M=N B.M?N
C.N?M D.M∩N=?
5.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为,则角α的最小正值为 ( )
A. B. C. D.
6.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1),则sin α=________.
7.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为_______
8.在-720°~0°范围内找出所有与45°终边相同的角为________
9.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为,则角α的最小正值为 ( )
A. B. C. D.
10.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3x上,求10sin α+的值
12.已知cos α≤-.利用三角函数线求角的范围
1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是α=120°,弦长AB=12 cm,求弧长l.
课件28张PPT。角的概念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考纲点击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3.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二)命题趋势?通过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单独考查三角函数定义的问题,难度较低;若结合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及三角恒等变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稍大.题型均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预习案(第一部分)一、知识梳理答案
1.(1)正角、负角、零角
(2)α+k·360° 或α+k·2π(k∈Z).
2.(1)半径(2)|α|= (3)
(4)αr
、自我检测答案
1.C 2.
3.① ②
③ ④ ⑤. 终边相同的角 终边相同的角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考点,可以通过这个知识写出终边落在y轴正半轴、y轴、和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思考:终边落在一个范围内应该怎么写?已知 为第二象限角①写出 的范围并求出 的范围
②判断 、 所在的象限题型一 终边相同的角的应用① 解: 为第二象限角
所以
②解: 与 关于x轴对称。
在第三象限, 可以看成 逆时针转了 个单位。
在第四象限
针对练习:
如果题型一的已知条件改为:α 在第三象限,那么答案又是什么呢?预习案(第二部分)一、知识梳理答案
3、(1)
(2)正,正弦,正切,余弦
(3)
二、自我检测答案
4、
5、三角函数定义是一个重点内容,有两个应用:定义的应用和三角函数线的应用,其中定义应用是一个易错点,三角函数线应用是一个难点。 三角函数定义题型二 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1.已知角 终边上一点 p(x,3)且解:由题意 则
或2.已知角的终边落在直线y=3x上,求解:①当在第一象限时,取点(1,3),则
②当在第三象限时,取点(-1,-3),则
总结归纳 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中,同学们很容易漏掉解,所以做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已知 ,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角α的终
边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 题型三 三角函数线的应用1、已知 ,写出角 的范围。 针对练习2、求函数 的定义域针对练习同学们做一下当堂检测当堂检测答案1、 2、A
3、方法总结利用单位圆解三角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
(1)用边界值写出角的终边位置;
(2)根据不等式(组)定出角的范围;
(3)求交集,找单位圆中公共的部分;
(4)写出角的表达式. 知识总结 1、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2、角度、弧度互化
3、弧长公式、面积公式
4、三角函数的定义5、三角函数线题型总结1、终边相同的角的应用
2、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
3、三角函数线的应用作业: 讲义后面的课后巩固谢谢各位领导老师观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