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二下时、分、秒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下时、分、秒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10 14: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下时、分、秒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秒针从12走到6,经过的时间是( )。
A.6分 B.30秒 C.6秒
2.下面不是用来帮助人们计数的是( )。
A.铜壶滴漏 B.结绳计数 C.石子计数
3.下面( )号钟表坏了。
A. B. C.
4.王小明是一名体育健将,跑100米只用了13( )。
A.时 B.分 C.秒
5.分针从3到6,走了( )。
A.3时 B.30分 C.一刻
6.兰兰、果果和苗苗三位同学参加50米游泳比赛,兰兰比苗苗快1秒,果果比兰兰多2秒。他们三人中,( )游得最快。
A.兰兰 B.果果 C.苗苗
7.笑笑在路口等红灯用了60( ),也就是1( )。
A.时,分 B.分,秒 C.秒,分
8.小明、小华和小军参加100米跑步比赛,小明比小华多用1秒,小军比小华少用1秒。( )跑得最快。
A.小明 B.小华 C.小军 D.无法确定
9.完成同一幅拼图,李强用了55秒,王红用了1分,张亮用了1分零5秒,( )拼得最快。
A.李强 B.王红 C.张亮
10.2022年3月1日上午,护士阿姨记录了三个宝宝的出生时刻,按时间排哪个宝宝最大?( )
A.8:30:06 B.8:30:55 C.9:30:28
二、填空题
11.写出每个钟面表示的时间。
( ) ( ) ( )
12.某学校上午部分课程表。
晨读 8:00~8:20
第一节课 8:40~9:20
第二节课 9:30~10:10
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1)上午8:50同学们在( )。
(2)上午第二节课一共上了( )分。
13.9时过一刻可以写成( ),11时半可以写成( )。
14.同学们举行100米赛跑,王小乐跑了18秒,张一然用的时间比王小乐多2秒,李力用的时间比王小乐少4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15.秒针从“3”走到“7”,经过了( )秒;分针从“4”走到“11”经过了( )分;时针走一圈是( )时。
三、判断题
16.钟面上的时间是4:55。( )
17.兰兰读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大约要用30分。( )
18.9时零5分可以写成9:5。( )
19.秒针从12走到5,经过7秒。( )
20.差9分钟就是9时,就是指9:09。( )
21.从7:30到11:30,中间经过了4小时.( )
四、计算题
22.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1时20分+40分=
五、解答题
23.果果家住在7楼,她用同样的速度上楼,从1楼到4楼共用了27秒,那么她从4楼到家还要多少秒?
24.周六小花从9:20开始弹钢琴,弹了30分钟后开始看书。她开始看书时是几时几分?
25.思考:如果分针没有指着12,指着6,你知道是什么时间吗?
26.小明周日上午在家练习计算用了15分钟,开始和结束时间如下图。先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再在第二个钟面上画出缺少的分针。
27.3名同学进行夹球比赛,每人夹10个球。小明用了15秒,小红用了12秒,小丽用了18秒。
(1)( )是第一名,( )是第三名。
(2)第一名比第三名少用多少秒?
答:第一名比第三名少用( )秒。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秒针从12走到6,走了6大格,经过了30秒。
【详解】6×5=30(秒)
秒针从12走到6,经过的时间是30秒。
故答案为:B
2.A
【分析】铜壶滴漏是古代一种计时工具,用于测量和记录时间;
结绳计数一种比较原始的计数方法,通过计算在绳子上打结数量的多少,达到计数的目的;
石子计数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计数方法,通过计算摆放石子数量的多少,达到计数的目的;据此解决。
【详解】A.铜壶滴漏是古代一种计时工具,不是计数工具;故符合题意;
B.结绳计数是古代一种计数工具;故不符合题意;
C.石子计数是古代一种计数工具;故不符合题意;
即,铜壶滴漏不是用来帮助人们计数的。
故答案为:A
3.B
【分析】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当分针指向12时,分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当分针指向6时,时针应指在两个数的中间,看钟面上的指针对准的数字是否正确,错误的那个就是坏的钟表,据此解答。
【详解】A.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时整;
B.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12,指针错误
C.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整;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时间单位即可。
表示较长的时间时,一般选择时做单位;表示较短的时间时,一般选择分做单位;表示很短的时间时,一般选择秒做单位。
跑100米,用的时间很短,用秒做单位合适。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王小明是一名体育健将,跑100米只用了13秒。
故答案为:C
5.C
【分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分针走一大格表示5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3)×5
=3×5
=15(分钟)
所以,分针从3到6,走了15分钟,也就是一刻。
故答案为:C
6.A
【分析】
同样长度的游泳比赛,用时越短、速度越快;兰兰比苗苗快1秒,说明兰兰游的比苗苗快;果果比兰兰多2秒,说明兰兰比果果游的快;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他们三人中,兰兰游得最快。
故答案为:A
7.C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表示比较长的时间一般用时作单位;表示比较短的时间一般用分作单位;表示特别短的时间一般用秒作单位。红灯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在1分钟左右,1分=60秒,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笑笑在路口等红灯用了60秒,也就是1分。
故答案为:C
8.C
【分析】
在游泳比赛中,谁用时短,谁就跑得快,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
在100米跑步比赛中,小明比小华多用1秒,那么小华比小明跑得快。同时,小军比小华少用1秒,那么小军比小华跑得快。所以,小军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C
9.A
【分析】完成同一项任务,用时最短的,速度最快,用时最多的,速度最慢,据此解答。
【详解】A.55秒<1分<1分零5秒,李强用55秒时间最短,所以速度最快。
B.55秒<1分<1分零5秒,王红用1分钟,时间排第二,所以速度排第二。
C.55秒<1分<1分零5秒,张亮用1分零5秒,时间最长,所以速度最慢。
故答案为:A
10.A
【分析】出生时,哪个时间早,哪个宝宝就先出生,也就是哪个最大,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按照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8:30:06;8:30:55;9:30:28。可知8:30:06最早出生,最大。
故答案为:A
11. 8:05 8:50 6:55
【分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图一时针指着8多一点,分针指着5,表示的时间是8:05;图二时针快指着9,分针指着10,表示的时间是8:50;图三时针快指着7,分针指着11,表示的时间是6:55,据此解答。
【详解】
12.(1)上第一节课
(2)40
【分析】(1)8:50在8:40和9:20之间,即同学们在上第一节课;
(2)用第二节课的结束时刻减第二节课的开始时刻就是第二节课的时长。
【详解】(1)上午8:50同学们在上第一节课。
(2)10:10-9:30=40(分)
即上午第二节课一共上了40分。
13. 9:15/9时15分 11:30/11时30分
【分析】一刻就是15分,故,9时过一刻就是9:15;
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9时过一刻可以写成9:15,11时半可以写成11:30。
14. 李力 张一然
【分析】赛跑比赛,用时越少,跑得越快,王小乐跑的时间加2秒等于张一然跑的时间,王小乐跑的时间减4秒等于李力跑的时间,比较三人用时的多少即可解答。
【详解】18+2=20(秒)
18-4=14(秒)
20秒>18秒>14秒,李力用时最少,李力跑得最快,张一然用时最多,张一然跑得最慢。
15. 20 35 12
【分析】秒钟走1大格是5秒,分钟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一圈是12时,根据走的格数进行计算。
【详解】(7-3)×5=4×5=20(秒);
(11-4)×5=7×5=35(分)。
秒针从“3”走到“7”,经过了20秒;分针从“4”走到“11”经过了35分;时针走一圈是12时。
16.×
【分析】时针快指向4,表示3时多,分针指向11,表示55分,合起来就是3:55;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钟面上的时间是3:55。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给出的数据,来判断对错。
表示较长的时间时,一般选择时做单位;表示较短的时间时,一般选择分做单位;表示很短的时间时,一般选择秒做单位。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兰兰读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用时属于很短,大约用30秒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把文字计时法改写成电子计时法时,几时就写几,十几分就写十几(零几分就写0和几),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9时零5分可以写成9:05。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12走到5共走了5个大格子,每个大格子中有5小格,秒针每次走一小格子,用大格子数乘每个大格子中小格子数即可算出经过的秒数。
【详解】5×5=25(秒)
即秒针从12走到5,经过25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每个大格子中有5小格,掌握对秒的认识是解决本题关键。
20.×
【解析】略
21.√
【解析】略
22.4时10分 7时35分
11时40分 30分
3时 8时
45分 2时
【详解】计算带有时间单位的算式时要用同一单位加减秒,哪一位上相加满60分要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要加1小时,不够减的要向前面的单位借1当60分,前一位要减1小时.
23.27秒
【分析】用4减1求出走的楼层数,用27除以走的楼层数即可求出走一层所花的时间。然后算出从4楼到家需要走的楼层数,用这个楼层数乘走一层所花的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4-1=3(层)
27÷3=9(秒)
7-4=3(层)
3×9=27(秒)
答:她从4楼到家还要27秒。
24.9时50分
【分析】用开始弹钢琴的时间加上30分钟即可求解。
【详解】9:20+30分钟=9:50
答:她开始看书时是9时50分。
25.几时半或几时30分
【分析】凡是分针指向6的时间,都是表示几时半或几时30分。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如果分针没有指着12,指着6,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半或几时30分。
例如:时针指向5和6的中间,分针指向6,表示的时间是5时半或5时30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时间与钟面指针的位置关系,要熟练掌握。
26.8:55;9:10;画图见详解
【分析】先根据对钟面指针的认识写出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解答即可求出结束时间,最后再根据对钟面指针的认识画出分针即可。
【详解】8时55分+15分钟=9时10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钟面指针的认识,以及时间的推算,应熟练掌握。
27.(1)小红;小丽;
(2)3
【详解】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