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10 15:05:32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
中图版
必修1
第一章
第1节 课时2
新课导入
【材 料】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每天最多只能供电三小时,学生们早晚读书受到很大影响。
2015年,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
新课导入
除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呢?
【思考】
西藏冈底斯藏医学院太阳能光伏电站
日喀则太阳能发电站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1. 结合区域图,描述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地理实践力)
2. 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对地球的影响。
(综合思维)
3. 结合具体地理现象,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念
1
状态:巨大的炽热气体球。
主要成分:氢和氦。
外部圈层:
太阳辐射
2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波长分布:
图1-12 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对地球的影响
【思考】
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风能
生物能
水能
波浪能等
矿物燃料
水电等
太阳能
大气运动
光合作用
水体运动
海水运动
地质作用
人类开发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和人类活动提供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拓展延伸
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思考题:
读图说出世界太阳辐射能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
(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
空间分布
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①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
向高纬递减
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
向内陆递增;地势高
处太阳辐射强,地势
低处太阳辐射弱
空间分布
② 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拓展延伸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
思考题:
读图说出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特点。
影响因素
读图分析:
1.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2. 湿润地区如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能贫乏的原因。
【思考】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情况下,全球年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因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昼长因素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反之,获得太阳辐射少
天气因素
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地势因素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值区。
素养培优
2022年8月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电力供应偏紧,新能源的开发
再次引发国人热议。国家电网电力公司数据显示,青海是光伏发电的冠军。右面图1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图2是“蜀犬吠日”图。
问题:1.[区域认知]根据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归纳太阳辐射在我国的分布规律。
答案: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增;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贫乏。
问题:2.[综合思维]青海光伏发电夺冠,分析青海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答案: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降水较少,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较长。
问题:3.[地理实践力]“蜀犬吠日”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
“蜀犬吠日”反映出四川太阳能资源的贫乏。原因: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大气密度大,年降水量较大,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较少。
/ 0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概况
1
概念:太阳大气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总称。
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光球层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温度比周围低,颜色看上去深一些;
数量有周期性变化
黑 子
色球层
色球位于光球之外
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①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②时间较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释放巨大能量;
③抛出大量带电粒子流;
④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同
耀 斑
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
日全食时肉眼可见;
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日 珥
日冕层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①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
②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③使大范围日冕受到扰动;④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风
周 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磁暴现象
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干扰无线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信,影响空间通信、电网和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
极光现象
扰动大气层,产生极光现象
影响气候
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变化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思考题
问题:对下列各项进行连线。
判 断
1.太阳黑子处不发光。( )
2.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和谷年,地球上降水较多。( )
3.两极地区的夜空可能看到极光现象。( )



素养培优
美国某科学家从美国、英国、挪威、瑞典、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广泛搜集粗大的树木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树木年轮的宽窄变化具有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数变化周期一致。右图是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
问题:1.[区域认知]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哪一层?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
光球层。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问题:2.[综合思维]说明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答案:
关系:当太阳黑子数增多,温带乔木年轮宽度增大;当太阳黑子数减少,温带乔木年轮宽度减小。
原因:太阳黑子数增多,温带乔木年轮宽度增大,树木生长快,说明水热条件好;太阳黑子数减少,温带乔木年轮宽度减小,树木生长慢,说明水热条件差。
问题:3.[人地协调观]当太阳活动达到高峰年时,你认为哪些部门应该做好防范工作?
答案:
通信、航天、气象、交通、电力等部门。(共40张PPT)
宇 宙 环 境
宇宙中的地球
中图版
必修1
第一章
第1节 课时1
新课导入
【材 料】
“先驱者10号”航天器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972年3月2日发射的一艘非载人航天器,旨在研究小行星带、木星的周边环境、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系中最远能够到达的地方。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安全通过小行星带,以及第一个近距离观测木星的航天器。1983年6月 13日,“先驱者10号”航天器飞出海王星轨道,当时的速度高达每秒钟14千米。2003年1月23日,“先驱者10号”航天器在距离地球122.3亿千米处与地球失去联络。目前,“先驱者10号”航天器仍在惯性作用下驶向距离地球68光年的恒星毕宿五。
新课导入
【思考题】
1. 按照每秒钟14千米的飞行速度计算,“先驱者10号”航天器现在距离地球多远 目前“先驱者10号”航天器飞离太阳系了吗
2. 请你思考我们的宇宙环境是怎样的。
■ “先驱者10号”航天器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1. 结合图片识别天体的主要类型,了解其特点。(综合思维)
2. 学会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模式图,描述地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尺度中的位置。(地理实践力)
3. 结合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宇 宙
宇宙概念
1
天体——宇宙的物质性
2
概念:宇宙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类 型
划分依据:物理和化学性质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天体系统——宇宙的运动性
3
天体
天体
天体
天体
天体
天 体
天 体
吸引
绕转
天体系统
层次
方法技巧
三看运转轨道
一看空间位置
二看物质形态
1.“三看法”判断天体
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到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
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极光、流星雨等
看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方法技巧
2.“四看法”判断天体系统
一看
天体的数量
一看
天体间的距离
三看
是否相互吸引
四看
是否相互绕转
拓展延伸
认识常见的天体
恒星
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氢;
本身不发光,
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绕恒星运行,在星空中有明显位移;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
环绕行星运转、本身不发光;
卫星大小不一,但是质量不会超过它绕转的行星
流星体
本身不发光,进入大气层后,同大气摩擦燃烧而发光,一闪即逝
彗星
由冰物质组成,不能自己发光;
拖着长尾,绕恒星运行,如哈雷彗星
素养培优
双子座流星雨以其流量稳定、持续时间长、亮流星多而闻名于世,非常适合天文爱好者观测。2021年流星雨极大期为12月14日15时,最多时肉眼每小时可看到150颗流星。
问题:1.[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判断图中各事物是否都是天体,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流星体是运行于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是天体。
(2)流星现象是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而出现的发光现象,不是天体。
(3)陨星是未燃烧尽的流星物质落在地球表面,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问题:2.[综合思维]双子座是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答案:
不是。理由: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能形成天体系统,组成双子座的各个天体宇宙空间相距很远,不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所以不是天体系统。
问题:3.[地理实践力]读下图,写出A、B、C、D所代表的天体系统。
答案: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问题:4.[地理实践力]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起来。
答案:
/ 02
太阳系和地球
太阳系
1
八颗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天王星
土星
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问题:在图中短线处用箭头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
地 球
2
普通型—体积和质量
地球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结构特征方面与其他类地行星相似。
普通型—运动特征
思考题:读图说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特殊性—表现
表现: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
思考题: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试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备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自身条件
有液态水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地球温度不断升高,产生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适宜温度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大气条件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
外部条件
宇宙环境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光照
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中年时期,状态稳定
方法技巧
1. 图示法记忆太阳系行星分类及物理特性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天王星
土星
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小行星带
距日越远,表温越低;公转周期越长,速度越慢,公转轨道越长


方法技巧
2.“四看法”分析行星存在生命的思路
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
一看
二看
四看
三看
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
素养培优
2018年2月26日,巴西科学家在地球上找到了与木卫二“欧罗巴”海底类似的环境,为木卫二可能存在生命再添新证据。木卫二是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目标,因为它可能为生命提供了宜居环境:其厚约10千米的冰壳下,是一个超过100千米深的液态水海洋。木卫二的直径为3 138千米,质量不足地球的1/100。如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问题:1.[综合思维]试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
答案:
木星属于巨行星,距离太阳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小,密度大。
问题:2.[人地协调观]为什么要证实木卫二上存在海洋?
答案:
木卫二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条件,包括温度、大气、液态水等。如果木卫二上存在海洋,则具备了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问题:3.[区域认知]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答案:
木卫二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木卫二体积、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