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60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60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10 15: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中图版
必修1
第二章
第7节
新课导入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南纬3°之间,是非洲最高的山脉,有“非洲屋脊”之称,主峰基博峰海拔5 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它的山顶终年布满冰雪,近年来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乞力马扎罗山地区生长、栖息着热、温、寒三带的野生动植物。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新课导入
分析左图山顶周边色彩变化的原因。
【思考】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识别世界上主要的植被类型,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分布。(区域认知)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 01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基本概念
1
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
植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如森林、灌丛、草原和荒漠等。
植 被
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
人工植被
热带植被
2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环境特征: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热带雨林的植被特征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环境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干季降水稀少
热带草原的植被特征
亚热带植被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环境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特征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发育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
环境特征: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植被特征
温带植被
4
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温带草原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环境特征:夏季炎热或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且降水适宜
落叶阔叶林的植被特征
针叶林
针叶林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呈带状分布
环境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寒冷漫长
针叶林的生态特征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半干旱地区)
环境特征: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温带草原的植被特征
寒带植被
5
极地苔原
高山苔原
极地苔原
极地苔原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极地地区
环境特征:终年寒冷干燥
极地苔原的植被特征
高山苔原
高山苔原的分布区与环境特征
分布: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环境特征:终年寒冷干燥
高山苔原的植被特征
拓展延伸
我国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苔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为8个植被区域,如图。
素养培优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右图为内蒙古植被类型分布图。
问题:1.[区域认知]判断A、B、C三种植被类型。
答案:
A为温带阔叶林;B为温带草原;C为温带荒漠。
问题:2.[区域认知]描述内蒙古植被的分布规律。
答案:
森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
问题:3.[综合思维]指出影响内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答案:
水分(降水)。
/ 02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
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
洋 流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改变大气环境
改变土壤环境
植被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植物的残落体变成土壤腐殖质,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影响区域环境的演化
砍伐森林
过度放牧
开垦坡地
植被减少
地表径流增多地下水减少
土壤贫瘠
水土流失严重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空气质量下降
地理环境退化
拓展延伸
植物生长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思考:推测下图植被生长的环境。
骆驼刺
芦苇
冷杉
马尾松
案例:指示土壤的植物
南天竹:
别名南天竺、天竹。钙质土指示植物。
石松:别名伸筋草、 宽筋藤 、玉柏, 隶于石松科石松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强钙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案例:指示气候的植物
乌饭树:
又名南烛,古称染菽。因人们有每年阴历三月初三用其叶蒸乌饭食用而得名。指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越桔:
是常绿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细长匍匐的根状茎,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厘米。通常生于稍干燥的环境,但也生于相当潮湿的泥炭土。指示湿润寒冷气候。
案例:指示大气污染的植物
紫花苜蓿
二氧化硫污染指示植物:
二氧化硫污染常使叶片的脉间出现有色的斑点或漂白斑。
牵牛花
臭氧污染指示植物:
思考:如果大气中臭氧增加,牵牛花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
小结
影响因素 植物形态或分布 指示作用
热量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不同温度带
水分 湿生植物 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等 水湿环境
旱生植物 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 干旱环境
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小结
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光照 喜光植物 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 光照充足
喜阴植物 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 光照不足
土壤 铁芒萁、茶树、马尾松等 酸性土壤
碱蓬等 碱性土壤
环境污染 矮牵牛花能指示SO2污染 SO2污染
素养培优
材料一 骆驼刺景观图。
材料二 高山山顶上的旗形树。
问题:1.[综合思维]据图描述骆驼刺的特征,并说明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
特征:地上部分小,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很发达。
关系:地上部分小,叶子退化为刺可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能从更深更广的地下吸收水分。
问题:2.[综合思维]分析旗形树的形成原因。
答案:
受盛行风的影响,树的迎风面生长受到抑制,背风面生长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