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0 14: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教材介绍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选择历史科目的同学
高二年级学习
纲要是指结构性的、主要的、核心的和实质性内容的总结、概述和介绍。
选择性必修课程意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对内
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教材结构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三省六部
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
中书省制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
地方收权分权
通判
行省
行省
废行省设三司

内外服制度
方国林立
中央:
地方:
州—郡—县
道—州—县
郡—县
路—府—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府—县

时空坐标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 传子(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意义:
①世袭制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制传统,权力继承从此与血缘有关,血缘政治开端,宗法关系萌芽。
②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历史的进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内外服制度
内服(王畿地区):商王直接控制,
外服(部落、方国):商王间接管理。
1.内外服制:(松散联盟)
2.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1、分封制——权力分配
目的: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对象:同姓亲族、功臣、旧贵族等
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封地世袭统治权(设官员;收赋税;建武装);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缴纳赋税
特点:同姓主体;血缘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积极: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③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经济交流,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基。
消极:①诸侯权力过大,为后来的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对当时
对后世
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简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商代的征伐,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许倬云《西周史》
评价分封制:
商朝的内外服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何异同?
同: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 ②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③都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
异: ①内外服制:王室与附属国是方国联盟体,未必有血缘关系
分封制: 王室与诸侯是家国共同体,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
②内外服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
分封制: 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加强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2、宗法制——权力继承
含义
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等级森严;
③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④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特征
影响:
积极:①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②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③有利于尊祖敬宗、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
3、礼乐制——权力认同
明确等级尊卑,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
消极:任人唯亲、重男轻女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分封制
礼乐制
宗法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血缘纽带(里)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权利分配
权利继承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
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2、等级森严;
3、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4、最高统治者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5、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6、贵族政治(血缘政治);
7、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一)原因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诸侯纷争,权力下移,变法改革;
思想:百家争鸣,法家理论。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四、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二)表现:
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经济根源:适应维护小农经济基础的需要。
社会根源: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政治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建立
原因: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对地方的管理方式,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二)含义: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发展历程:
萌芽
战国
确立、巩固
秦汉
完善
隋唐
加强
宋元
强化(顶峰)明清
结束
辛亥革命
中央:皇帝制度:皇权至上(核心)、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四)表现:
三公九卿制:
皇 帝
御史
大夫




九卿
直接控制
朝 议
百官之首
军务
监察
特征:
①分工明确,既配合又牵制,集权皇帝;
②官僚政治;③家天下色彩。
权力运作:公卿朝议,皇帝裁断。
影响:①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地方:郡县制
特点:
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中央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演变:春秋出现,战国形成,秦朝全国推行)
作用: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建立基础 血缘 按地域划分(地缘)
权利来源 世袭 中央任免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和人民 有俸禄,无封地、只有行政管理权
与中央关系 拥有较大自主性(地方分权) 郡县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历史影响 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和国家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的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趋势 ①从血缘划分到地域划分; 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贵族政治:
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官僚政治: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体系。
云梦秦简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文书制度:
提高效率、巩固政权
(四)表现: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思考:秦朝文书制度得以推行依赖哪些措施?
“书同文”
“车同轨”
驰道
积极:
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
2、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有利于文化和民族认同,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播;
4、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消极:
1、专制易导致暴政腐败和决策失误;地方缺乏独立性,发展受到束缚;
2、不利于商品经济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文化专制加强,禁锢思想,不利于科技发展和文化进步。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官制
一、两汉
(一)汉承秦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二)中央官制的变动:
1、西汉:
中(内)外朝制度
中枢权力由外朝转移到内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东汉:尚书台












政事堂(中书门下)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诏令
负责执行
审核诏令
影响:
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分工分明,提高行政效率;
③集体决策,一定程度上节制了君权,减少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影响深远。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
二、隋唐:
三省六部制
特点:①相权三分,体系完整 ②职责明确,相互制约 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
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但权力分割过细,导致机构臃肿,影响行政效率。
三、宋代:二府三司制
宋朝三省虽置,但职能废弛瘫痪,另设中书门下省“佐天子,执大政”,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宋史·范镇传》
皇 帝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六部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
原因:①元朝版图空前,事务繁杂;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有限;
③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评价: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相权加强,效率提高。但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四、元代:一省两院制
废除宰相的结果:
强化了皇权,但加重皇帝政务负担;过分集权于皇帝,导致宦官专权。
五、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内阁
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特点:无实权,非法定。
职责: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君权。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万历内阁首辅叶向高
六、清朝:军机处
内阁
军国大事
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康熙)
军机处(雍正)
过程
六部
皇帝
性质: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职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特点:简、速、密、专。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归军机,机臣承旨,只供传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演变的特点
君主专制(中枢权力)的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 君主专制确立
汉朝 中外朝制 巩固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完善
宋朝 二府三司制 加强
元 一省二院制 发展
明清 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趋势);
3、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2、宰相分权,事权相对集中;
5、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
削弱相权的方法:
(1)布衣将相、频繁换相
(2)决策与执行分离(内外朝制)
(3)分割相权(二府三司)
(4)中枢机构决策权力丧失(明内阁、清军机处)
史料1: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史料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西汉—中朝
方式:任用身边亲近的人
方式: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东汉—尚书台
史料3: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方式:分化宰相权力
练一练: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朝代及削弱相权的方式
史料4:“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宋史·职官志》
宋朝—二府三司制
方式: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
史料6: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明朝—废相,设内阁
影响:宰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内阁没有决策权,无法制约皇权
史料7: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清史稿》
清朝—设立军机处
影响: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史料5: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中书省
原因:分权导致低效率。 结果:相权反弹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官制
一、西汉
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①推恩令 ②十三州刺史
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
二、东汉晚期至南北朝
制度:
地方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州牧)
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①设“道”:道、州、县三级制度。
②节度使:唐玄宗时在边境设置“藩镇”,长官为“节度使”(拥有军政大权)。但藩镇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外重内轻)。
三、隋唐:
划分标准:山川形便
四、北宋:
措施:
分权:设路监督州县官吏(四监司);
收权:
①削实权:文臣任知州,通判监督;
②制钱谷: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③收精兵:地方精壮编入禁军;更戍法。
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内重外轻)。
行政区划:路、州(府)、县三级制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嘉
目的:吸取前朝教训;管理辽阔疆域
六、元朝:行省制度
层级: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元代行省权力较重,军国大事无所不辖。行省职能上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行省制下几乎没有大的反叛。
——《元史十八讲》
意义:
①权力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
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巡抚、巡按
行政
(包括财政)
司法
军事
总揽一省之权
七、明朝:
层级:省、府、县三级制
制度:①废行省,设三司,三司互不统属,直接对朝廷负责
②各省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八、清朝:
制度:
①总督巡抚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②东北、北部和西部,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层级:省、府、县三级制
五个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内地18省
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一个盟旗
阶 段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加 强
巩 固 汉初 郡国并行 削 弱
汉武帝 推恩令 加 强
完善 东汉晚期 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郡县三级制 加 强
隋 废郡,以州统县 加 强
唐中期 边境置军镇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 弱
加强 北宋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加强;但三冗二积
新发展 元 行省制,边远民族地区宣慰司,宣政院 加强,省制开端
明 废行省,设三司 加 强
清 督抚制度 加 强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怎样的特点及演变趋势
特点:
1.制度发展有沿袭性,也有变革性(郡县—行省);
2.监察机构通常会演变成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行政区划上动下稳,县作为基层区划最稳定;
4.地方层级增多,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有中央 未集权
有中央 有集权
贵族等级分封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本课小结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C.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A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
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成熟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有助于国家开疆拓土
刘邦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其政治制度层面上的失败,主张“王同姓以填天下”;《汉书》中指出“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候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材料可用来说明( )
A.汉初郡国并行形成的原因 B.西汉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
C.秦朝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D.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
A
D
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第三次北征,“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帝问群臣当复进否,群臣唯唯,惟阁臣(杨)荣(金)幼孜从容言宜班师,帝许之"。由此可见,当时( )
A.内阁具有辅佐功能 B.决策民主化程度高
C.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政治统治相当昏暗
唐朝后期,各路节度使或新列税捐,或截取户部钱财,然后把所得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三进献给皇帝,称为“羡余”,实际上就是皇帝向节度使的索贿,这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中央财政的窘境
C.藩镇实力的削弱 D.赋税制度的变革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