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0 21:4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课——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
巩固
发展

政治
经济
科技文化
边疆治理
对外关系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
对外关系
经济
政治
边疆管辖
西藏驻藏大臣
高产农作物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台湾台湾府
《红楼梦》京剧
清 朝
明 朝
文化科技
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废丞相、设特务机构
军机处
商帮
手工工场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八股取士
文字狱
郑成功收复台湾
新疆伊犁将军
明长城
1368
1405
1433
1636
1644
1653
1713
1727
1762
1840
郑和下西洋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鸦片战争
明朝建立

边疆治理:
疆域的巩固与民族的发展
东南:台湾
西北:新疆
西南:西藏
东北
1662年,
1684年,
1885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正式建省。
顺治时期,
册封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1727年,雍正时,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驻藏大臣。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时期,
1771年,乾隆时,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国。
1685、1686年,
1689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签订《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的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隋朝
元朝
三国
设澎湖巡检司

(1684年)
设置
台湾府
台湾成为行省

(1885年)

(1662年)
郑成功
收复台湾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湾
西藏
班禅金印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
西汉
时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了西域都护。
唐朝
时期
东汉
时期
东汉时,派班超经营西域。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新疆事务。
康熙
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
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元朝
时期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接西伯利亚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湖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
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管辖地区 措施
西藏 建立对①    的册封制度。1727年,清朝设置②     .
新疆 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后来设立③    .
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④    ,隶属福建省。
(1)请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①达赖和班禅。②驻藏大臣。③伊犁将军。④台湾府。
材料二 1771年秋天,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依山面湖的万树园里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蒙古族某一部落的首领,并举行一系列游园活动。接连几天,万树园里灯火辉煌,鼓乐喧天,歌舞欢腾,洋溢着一派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
(2)材料二中受到乾隆帝盛宴款待的部落首领是谁 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礼遇
(2)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实战演练
材料三 在多次交涉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康熙帝决定用武力保卫祖国边疆。1685年清军水陆并进,围攻沙俄侵略军,俄军伤亡惨重,战败投降。清军走后,俄军再次进犯,经过半年战斗,侵略军头目被击毙。800多名入侵者仅剩60多人,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3)材料三所述的中俄之战的名称是什么 “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最终是怎样被解决的
(3)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材料四 清朝前期疆域简易图示(下图)
(4)请写出A、B、C处对应的内容。
A: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B: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C:南海诸岛。
实战演练

对外关系:
中外交往的机与危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明朝前期
明朝中后期
国力变化
国力强盛
战争冲突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和平交往
郑和下西洋
国力衰弱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
(1)和平交往: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
(2)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认识:和平交往是人类发展的主流,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而暴力冲突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等。
核心考点
郑和下西洋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进步、________的发明和应用。
航线 从________出发,先后到达_______和_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
影响 是_____________的壮举;增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地位和威望
示中国富强
1405—1433年(明成祖),7次
国力雄厚
造船技术
指南针
刘家港
亚洲
非洲
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
世界航海史上
中国和与亚非国家和地区
西太平洋
印度洋
要点回顾
郑和下西洋
说说与下列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要点回顾
(澳门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闭关锁国政策
要点回顾
严厉海禁
放宽海禁
多口开放
限制开放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反清势力,“不许片帆入海”。
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1757年,只限广州一口开放
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郑和船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但并没有到处攻伐。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都先通好,再通商,用纱罗、彩帛、瓷器等物品与各国进行交易。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
A.抵御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B.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C.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地区友好往来
D.引进了高产粮食作物
实战演练
C.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地区友好往来
实战演练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世界各国的商人眼里,Canton(广州)这个名字,就是“财富”的同义词。很多人即使没听说过广州,也听说过Canton,甚至误以为Canton就是中国。这反映了清代 (  )
A.闭关锁国政策下的特殊情形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C.通过海外贸易展现大国风度
D.积极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A.闭关锁国政策下的特殊情形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时期,青花瓷采用从伊朗地区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创造出后世无与伦比的永宣青花。永宣青花色彩浓艳凝重,呈现一种宝石蓝般的颜色。宣德以后,明朝国力下降,只能使用国产钴料,青花风格变得淡雅、柔和,官窑瓷器的烧造也渐趋减少,更没有发展出十分独特的特色。
——摘编自杨梦瑶《明代青花瓷钴料来源与中外文化交流》
“陶瓷文化”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宣德前后青花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变化:永宣时期的青花色彩浓艳凝重,宣德以后,青花风格变得淡雅、柔和(或没有发展出新的特色);从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变为使用国产钴料。(2分)原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为青花钴料“苏麻离青”提供进口渠道;明朝后期实行“海禁”政策,导致钴料进口受到限制;明朝后期国力下降,官窑烧造减少,影响青花整体风格。(任答一点即可,2分)

政治: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发展趋势



秦汉时期
丞相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宋朝
宰相、副宰相
元朝
中书省
明朝
废丞相制度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强化,相权在逐渐削弱,直至废除
要点回顾
明朝的建立与强化皇权
目的
强化皇权 项目 措施 作用
中央
地方
监察
影响
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①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②把大都督分为五军都督府,权归兵部。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互不统属的“三司”;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分别驻守全国各地。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合称“厂卫”(实质: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监察
使皇帝进一步集中了权力,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分散了行省的权力,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监视官民,维护皇权
厂卫特务机构设置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本质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要点回顾
要点回顾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实行专制政策
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锁国政策
社会危机重重,中国落后于世界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政治
思想
文化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要点回顾
要点回顾
实战演练
下图所示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
A.宰相权力遭到削弱
B.皇权受到制约
C.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D.分割地方权力
C.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实战演练
明朝的政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胡惟庸的专权,因为他专权,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丞相的权力太大……于是,朱元璋干脆一劳永逸地取消丞相制度,就不会再有丞相与皇帝分权了。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实战演练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4分)
明太祖认为历朝宰相权势过重,易专权乱政,导致社会动荡;对胡惟庸专权的不满;相权分割皇帝权力,加强皇权的需要。(任答两点即可,4分)
实战演练
材料二 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韦庆元、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4分)
设置特务机构监督官员;以严苛的法律规范官吏行为。(4分)

经济: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 引进新品种:原产美洲的 、 、 、____、________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丝织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 是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1)商品经济活跃,出现 和 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2)出现了 、 等有名的商帮。
苏州
景德镇
晋商
北京
南京
徽商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
要点回顾
明朝经济的发展
清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人口 增长
①_______面积不断扩大;
②大力兴修水利;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作物,使______产量大幅提高;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①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②______手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
①商业网: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大型商帮兴起:______和______。
影响:_____矛盾尖锐,__________遭到破坏,__________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耕地
高产
粮食
工场
晋商
徽商
人地
自然资源
水土流失
要点回顾
清朝经济的发展
材料 清代某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实战演练
根据材料,指出该地区1661—1820年粮食价格(米价)变动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
实战演练
趋势:先不断下降,然后大幅上升。(2分)原因: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高产作物推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增加,米价随之下降;后期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供不应求,米价大幅上升。(4分)

科技文化:
明清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影响
作者
内容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药物学
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技术。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是明代末年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
要点回顾
明朝的科技
李时珍像
《本草纲目》药材插图
《天工开物》插图
《农政全书》书影
看图说史
秦长城
临洮
辽东
嘉峪关
鸭绿江
明长城
宫城
皇 城
内 城
外 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北京城——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宫建筑群。
要点回顾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变化:一度领先直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世界
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极大地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日益没落的封建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或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
④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⑤中国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如注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注重经验、缺少实验等特点,也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突破;
⑥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核心考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材料二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
(1)材料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宋应星
(3)说明《天工开物》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
(2)主要内容: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
(3)时代特点:资本主义萌芽。
实战演练
材料三 长城的修建自春秋战国开始,延续了两千多年。秦、明两代修建的长城均长逾万里。明长城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技术最先进,也最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长城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变迁。
秦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示意图
(4)比较两幅地图,找一找秦、明长城屏障对象的变化,想一想其中不变的是什么?
(1)秦主要是抵御匈奴,明主要是防御蒙古贵族南扰(后期女真)。功能未变,一直起着军事防御和保护作用。
(5)比较两幅地图,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其走向和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5)变化:向西北延伸;位置更加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