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燃料》
考点梳理: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 的氧化反应。
(1)燃烧需要的条件:① ;② ;③ 。
(2)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C + O2 点燃_________
氧气不充足时不充分燃烧:C + O2点燃 _________
2.灭火的原理:
(1)移走 ,将燃着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隔绝 ,将燃着的可燃物与空气(氧气)隔绝。
(3)降低 ,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 以下。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⑴增大 ;⑵增大 。
4. ⑴可燃物在 空间内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会使气体体积_____ 而引起爆炸。2-1-c-n-j-y
⑵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来源:21cnj*y.co*m】
考点二:燃料及其燃烧
1、三大化石燃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的燃料。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 ”,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现有的能源(应合理开采,提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研究开发新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等)。21*cnjy*com
2、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如全球气候变化;热污染;大气污染、酸雨等。其原因是: 21*cnjy*com
(1)燃料中,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和氮,燃烧时会生成 等气体污染物;
(2)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 ;
(3)未燃烧的一些烟尘排放,给空气造成污染。
3.天然气、乙醇属于比较清洁的能源。
写出下列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 。
(2)甲烷 。
(3)酒精(C2H5OH) 。
(4)乙炔(C2H2) 。
4、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
①产生途径: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的燃烧等。
②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 作用,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家普遍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或某些其他气体的含量增加会导致“ 效应”,从而导致全球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考点练习:
1.(2015?滨州)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2015?东营)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3.(2015?莱芜)下列处理事故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
B.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燃着的酒精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4.(2015?莱芜)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
C. 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
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2015?青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煤 B.氢气 C.天然气 D.汽油
6.(2015?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
实验过程中滤渣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2015?泰安)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8.(2015?威海)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21·世纪*教育网
B. 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9.(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10.(2015?烟台)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11. (2015?佛山) 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可燃物燃烧的同事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12.( 2015?成都)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氢燃料客车 D、太阳能电池路灯
13.( 2015?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4.(2015?广州)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com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5. (2015?天津)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16.(2015?广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
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17、(2014江西)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
18. (2014枣庄)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9.(2012.兰州市)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www-2-1-cnjy-com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0、(2014临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21.(2014重庆)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22.(2015?德州)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www.21-cn-jy.com
(1)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23.(2015?济南)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
24.(2015?济南)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提倡“生活方式绿色化”。请根据你学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气等,消耗化石燃料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吸烟对人体有害,我国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
(3)请你写出一条“践行绿色生活”的建议: 。
25.(2015?威海)神奇的化学变化﹣﹣光合作用与燃烧反应如图为光合作用和木柴燃烧过程中,部分物质参与循环的示意图.
请据图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葡萄糖和纤维素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光合作用及葡萄糖转化为纤维素属于(填“物理”或“化学”)的 变化.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而木炭燃烧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
(4)在图中光合作用与燃烧反应过程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 .
26.(2015?潍坊)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1000g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假设硫元素完全转化为SO2).
(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写“<”、“>”或“=”)的降雨称为酸雨,在煤燃烧后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并“喷淋”石灰水进行“脱硫”可减少SO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 ,石灰水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和碱反应与CO2相似).
(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2NO催化剂2CO2+N2,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7.(2015?烟台)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21cnjy.com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1·c·n·j·y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 、 (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28、(2014雅安)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①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② 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③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做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C 7、A 8、D 9、D 10、A 11、B 12、A 13、A 14、A 15、C 16、C 17、A 18、C 19、B 20、A 21、A
22
23. (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2) 没有与氧气接触 。
(3)用导管对准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 。
(4)③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
24. (1) CH4 + 2O2CO2 + 2H2O 。
(2)CO 。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
25. (1) 有机物 .
(2) 化学 6CO2+6H2OC6Hl206+6O2 2C+O22CO .
(3)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4) C、H、O .
26. (1) 天然气 5g .
(2) < 二氧化硫充分吸收 , SO2 +Ca(OH)2 ═CaSO3+H2O .
(3) 是
27.(1) CH4+2O2CO2+2H2O .
(2) CD
(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 .
(4) B .
28.(1)隔绝氧气,①③
(2)2C4H10+13O2点燃4CO2+10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