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4-5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4-5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0 22: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5单元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zhuó)   生疏   契约(qì)   学而不厌
B.拖沓(tà) 暮色 譬如(bì) 悲天悯人
C.亵玩(xiè) 修茸 累赘(lěi) 海阔天空
D.露宿(sù) 垦切 鸿儒(rú) 以身作则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困难终于解决了,我如释重负。
B.张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
C.同学们要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少儿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就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
②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
③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
④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⑤究其原因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
A.②③⑤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④①②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改句:那树虽然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但是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
B.原句: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原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改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D.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真是一个奇迹。
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
6、根据提示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宁夏中考)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龙江绥化中考)葱茏苍翠的树木给人无限生机,随风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动不已,龚
自珍触景生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甘于奉
献的精神。
(6)(天津中考)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7.名著阅读。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
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
这个人就是_______________,他是19世纪_________(国籍)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家国天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某班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1)任务一: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我们能从两位伟人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故事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事二】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1937年“七 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2)任务二:阅读岳飞、苏武的事迹,并根据下联补充上联。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家喻户晓的爱国名人。南宋名将岳飞,面对金兵的烧杀掳掠,率领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奋勇杀敌,捍卫了江山社稷,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单于(匈奴的首领)为逼迫苏武投降,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坚守气节不为所动,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手持汉朝符节,以牧羊为生,十九年后才被释放。
上联:_____________
下联:苏武牧羊持汉节
【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3)任务三: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某班将举行以“爱国”为主题的诗词朗诵会,假如你在此次朗诵会中担任评委,你会从哪些方面给朗诵者进行评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2)往来无白丁( )
(3)斯是陋室( )
(4)无案牍之劳形( )
12、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13、对《陋室铭》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以山、水起兴,引出所吟咏的对象——陋室。
B.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因为陋室里有香味。
C.文中引圣人之言作结,暗示自己就是诸葛亮、扬子云一样的“君子”,深化了主题。
D.文章中作者主要从环境、人物、室中事三个方面描绘了陋室。
14、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三)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
⑤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⑥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⑦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⑧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A (修整、修补、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⑨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B (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⑩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⑾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⒀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⒁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⒂“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⒃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⒄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节选)
15.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填在A、B处。
A.    B.
16.选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7.指出选文第13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概括。
18.“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请就传承雷锋精神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19.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0.第④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2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22.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没有永远
杨 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锺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锺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锺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锺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锺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馆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选自《我们仨》,三联书店出版,有删改)
23.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24.钱锺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瑗“实在很佩服”。第④—⑥段详细回忆了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空白方框里。
————
25.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26.《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 。
三、作文
27.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1)请以“有你相伴,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颗善感的心。请以“__________就在身边”为题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答案
A 2.C 3.D 4.B 5.A
6.1)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独怆然而涕下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7.儒勒·凡尔纳 法国 《海底两万里》
8.(1)示例: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个人的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
(2)示例:岳飞杀敌卫社稷/岳飞杀敌护百姓
(3)示例:可以从语调的轻重、读音的准确、节奏的急缓、表情管理、情绪感染力、背景音乐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写出两点即可)
9.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
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或: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11、(1)出名、著名 (2)没有学问的人 (3)这 (4)使……劳累
1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3、B(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14、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15. A.修葺 B.闪
16.景物(环境)描写;作用:①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②表达了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 精神的赞美之情;③照应题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7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意思接近即可)。
18①指出雷锋精神的内涵(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②写出具体做法;③语言表述。
19.突出“苇”的生长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
和顽强的生命力)做铺垫,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
20.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悠悠起舞的情状。
21.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以“初生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
气势,但仍顽强生长的特点。
22托物言志或象征。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顽强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的愿望。(或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苇一样顽强生命的人。)
23.“嗅”的意思是闻(或用鼻子辨别气味),取喻于猎狗嗅觉的灵敏,传神地表现出钱瑗审稿认真和敏锐。
24.④为人刚正 ⑤审稿认真
25.示例:在内容上,点明主旨,表现了作者因亲人离世而内心漂泊无依。
26.《老王》:杨绛一家尊重老王,关照老王的生意,关心老王的生活,是善良的一家人。
《人生没有永远》:杨绛一家三口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两代人没有隔阂,是和睦的一家。(或:杨绛一家三口在学习和工作上认真严谨,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是儒雅的一家人。)
27、略